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影影评 > 正文

电影影评

火星有什么未解之谜 火星十大未解之谜

影评小编2023-02-06电影影评58

火星未解之谜

南北半球的地貌差异

自1976年“海盗号”探测器和20年后“全球勘探者”查明火星地形的全貌以来,我们知道火星南北半球表面的地貌有很大差异。北半球几乎是光滑的平地,环形山为数不多,而南半球由许多环形山覆盖。这个事实表明,南半球是比北半球更古老的地形。赤道一带有因大规模火山活动造成的塔尔西斯山区。火星南北半球地貌差异巨大,成因一直是未解之谜。美国科学家最近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认为,小行星或彗星等外力猛烈撞击是造成火星南北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数十亿年前,小行星或彗星猛烈撞击年轻的火星,造成地表巨大差异。不过,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最新研究成果虽然为撞击说提供了更多论据,但仍无法完全排除其他可能,如火星自身的地质运动。

巨大的沙尘暴之谜

人类通过“水手9号”和“海盗号”探测器观测到火星上巨大的沙尘暴,而且“全球勘探者”也于2001年观测到几乎覆盖火星的大规模沙尘暴。大规模沙尘暴大多是在南半球的冬春两季频繁发生。例如2001年6月发生的一场沙尘暴。一开始只是南半球赫拉斯盆地上空的一团尘云,接着它的体积稍微有所增大,但是到了6月27日那天,风暴开始肆虐,尘云也急速膨胀起来。到7月初,尘云已扩散到盆地之外,并蔓延到整个火星上空。沙尘暴直到9月底才结束,但是卷起在高层的沙尘还照样浮游在大气中,所以到11月火星看上去还

是朦胧不清。

火星的大气很稀薄,只有地球的十几分之一。从理论上来说,大气大循环模型所表现的大规模的风,按火星上那样的条件不能轻易地刮起来,所以欲从表面扬起沙尘是困难的。尽管如此,实际上大规模沙尘暴还是发生了。这是为什么呢

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对“火星上的沙尘暴是如何迅速席卷全球”这一疑问做出正确解释,但是人们趋向于这样一种理论 由于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吸收了太阳光,使它们周围的空气迅速升温。大风卷起火星表面更多尘土,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这一循环机制使得小面积的尘云最终演化成了火星全球性的大沙尘暴。

与此相比,地球上没有全球性的大沙尘暴。这是因为地球上不存在火星那样全球蔓延的大沙漠,而沙尘暴是靠自我给养的。其次,地球的气温主要受制于水蒸气中所蕴含的热能,空气中的尘粒对气温的影响不大。而在火星上,情况则完全不同,因为尘土吸收了太阳光,能导致干燥的空气骤然升温,进而形成强风,扬起更多的尘土。

水的存在之谜

众所周知,人们探测火星最感兴趣的是是否存在水,因为水关系到生命的存在。从火星各地发现的称之“河谷网”这样的河流痕迹的地形推测火星上曾经有过大量的水。近期,美国宇航局“风凰”号登陆器在火星极地冰帽以外的地方发现了水冰存在证据。对于了解火星地表是否适于居住,此次发现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现在,科学家们确信火星上曾经有过大量的液态水。可是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有可能的一种解释是来自富含硫酸的地下水。这是因为“勇气号”发回的岩石光谱图显示,岩石成分有多达40%是硫酸盐。地下水通过火山岩层渗透上来,有时会淹没火星表面,形成浅湖或浅海,然后,水蒸发了,地面留下一层薄薄的硫酸盐,这样的过程在火星上可能多次发生。于是就累积成了厚厚的含硫酸盐的岩层。

也有科学家认为北半球的低地曾经是海。另外,赫拉斯盆地或阿尔蒂雷平原还积存着水。那么说来,大量存在的水流到哪里去了呢 现在,确认火星上存在水仅是在两极的冰和大气中的一点点水蒸气。水是蒸发了,它是发散到宇宙空间中去了呢 还是渗入了地下呢 或者至今还作为冻土状态存在呢

不少科学家认为水是渗入地下,这与“奥德赛”探测器的观测结果刚好不谋而合。事实上,这次“奥德赛”的观测目的之一是寻找火星上水的存在。在这个观测中使用了伽马射线

分光仪。当“奥德赛”探测器在降低飞行轨道首次掠过火星时,伽马射线分光仪在南极以北区域的土壤中检测到放射的中子和伽马射线,由此知道地表和近地表层的氢浓度,这显示火星上存在水冰的迹象,并且知道永久冻土的量以及随季节的变化。

那么,我们从中子和伽马射线又是怎么知道氢原子存在的呢 众所周知,火星上没有稠密大气,当受到宇宙强射线撞击时,其地表就会释放很强的中子流。这些中子在穿越火星近地表层时,会与各种元素的原子核发生碰撞。当中子撞到水中的氢原子核时,会减速并释放部分热能的中子飞出,如果被氢等其他的原子吸收,则放射出伽马射线。所以,如果热中子的量少,伽马射线的量多时,则认为氢的浓度高。

从伽马射线分光仪发回的数据表明,在南半球南纬60度以南地区热中子的量少,而氢吸收中子时释放能量的伽马射线量上升。另外,北半球部分也有同样的地区。这些事实显示南纬60度以南地区有距地表1米左右的永久冻土,好像存在大量的冰。如果这个推断是

正确的话,将来在永久冻土中探寻生命痕迹的使命中,这些地区将成为勘探的对象。

磁场消失之谜

1996年“全球勘探者”为了进入火星的圆轨道,采用大气进行制动的方式,没想到太阳电池板的一侧没能充分打开,导致了空气制动的时间延长。由于比预定的距离更接近火星表面,所以得以进行精密的磁测量,结果“全球勘探者”在南半球的某些地方发现了磁干涉条纹。

现在的火星不存在磁场,但是知道过去的磁场局部被保存在岩石中,而且根据不同的

地方,磁性的方向发生逆转,产生干涉条纹。这样的磁干涉条纹在地球的海底也存在,并且作为板块构造理论的证据。

火星上残留磁性的存在,显示这个行星曾有过磁场。但是由于早期火星的核冷却,磁场消失了。因磁干涉条纹仅在南半球看到,北半球没有发现,所以科学家认为北半球的地形是在磁场消失后形成的或内部的热和水搅在一起造成的异常使磁性消失。综上所述,我们仅知道火星上存在过非常强的磁场,有什么东西制造了干涉条纹,以及在某个时期磁场消失了。至于为什么北半球没有磁干涉条纹,为什么在南半球仅是在某些地方有呢 这些问题人类还没有找到答案。

被揭开的火星的秘密是什么?

秘密 2013年12月9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有重大发现,在火星上发现了存在古湖泊的证据,湖里的水可能是可以饮用的淡水。这是当地曾经长期存在湿润环境,并有简单生命出现的证据。

“好奇”号探测任务的首席科学家格罗茨格尔(JohnGrotzinger)表示,如果将地球上的微生物放到火星上的湖泊里可以存活并生长。

扩展资料

火星上可能曾有过海洋,但是在地质历史上仅存在过一瞬间,这一分析让这颗红色星球上曾存在生命的观点受到挫折。这是美国宇航局(NASA)加州帕萨迪纳市喷气推进实验室的Tim Parker提出的一项新理论。在2016年3月他争论称,小行星连环撞击早期火星可能曾让水涌到该行星表面,至少暂时如此。

Parker一直认为,海洋曾蔓延至火星北半球一半的面积,有迹象表明火星的表面一度被水覆盖,如果火星一直像今天看到的那样干燥、被灰尘覆盖,那么其大量地质特征就很难解释。

这些特征包括由NASA“机遇”号漫游者在火星上漫步十多年发现的多边形裂缝。在地球上,这些裂缝需要水蒸气才能形成,因此Parker认为它们强烈表明,漫游者行走的地方曾是海洋的边缘。“(‘机遇’号行走过的)超过43公里的火星表面的均匀特征非常容易解释,那里一度曾是浅海。”他说。

然而,问题在于古火星气候模型很难匹配让液体水留在火星表面的状态,这需要更厚的大气层。这些大气层可能曾很快消失,留下了人们今天所能观测到的火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火星

除了火星有两张脸以外,有关火星的未解之谜还有哪5个?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认为火星是一颗“燃烧的星星”,科学家至今仍在激烈争论与这颗红色行星有关的问题。即使已经有不少飞船已经被派去研究火星,但它的许多问题,我们至今仍不知道答案。让我们盘点以下这颗红色行星的几大未解之谜吧。

1.火星为什么有两张脸?

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对火星两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感到不解。这颗行星的北半球平坦而地势较低,是太阳系里最平坦的地方,这种地形可能是由曾经从火星表面流过的水流造成的。但是火星南半球的地表非常崎岖,有很多庞大的陨石坑,海拔比北半球的盆地高大约2.5英里到5英里(4公里到8公里)。最近获得的证据表明,火星南北半球的巨大差异是由长期的太空岩石撞击造成的。

2.火星上的甲烷来自哪里?

2003年,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首次在这颗红色行星上发现甲烷,这是最简单的有机分子。地球大气里的大部分甲烷都是生命产生的,例如牛消化食物。据悉火星大气里的甲烷达到稳定状态仅有大约300年,因此不清楚目前是否它仍在继续产生这种气体。当然,在没有生命的情况下也能产生甲烷,例如火山活动。打算在2016年发射升空的欧洲航天局的“ExoMars”飞船,将会研究火星大气的化学成分,了解更多与甲烷有关的问题。

3.火星上有没有海洋?

大量前往火星的任务显示的这颗红色行星的表面特征,表明它以前的温暖环境足以确保液态水在火星表面流淌。这些特征包括像是巨大海洋的结构、河谷网、河流三角洲和需要在水环境下形成的矿物质。然而,当前的早期火星气候模型无法解释这种温暖环境为何存在,因为那时的太阳比现在更加微弱,因此一些人不禁怀疑,这些地貌特征可能是由风或其他因素造成的。有些证据表明远古火星的温暖气候至少可以令一面存在液态水。其他发现则暗示远古火星曾又冷又潮湿,并不像人们经常争论的那样是又冷又干或者温暖而潮湿。

4.现在火星表面仍有液态水吗?

尽管有大量证据表明火星表面曾流淌着液态水,但是,这种情况是否只是偶尔存在,或者这颗红色行星上现在是否还有液态水流淌,这些仍是未解之谜。火星的大气压非常低,大约只有地球大气压的一百分之一。然而在这颗行星斜坡上看到的黑色狭窄的线暗示,每年春天可能会有咸水从这些坡体表面流过。

5.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成功登陆火星的第一艘飞船——美国宇航局的“海盗一号”引出一个至今仍未破解的谜 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吗?“海盗一号”是第一艘,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艘试图在火星上寻找生命的飞船,它的发现现在存在巨大争议。它在这颗红色行星上发现氯甲烷和二氯甲等有机分子。然而,这些成分被认为是地球污染物,也就是说,它们是在地球上做准备工作时,用来清洁飞船的液体。

对我们已知的生命来说,火星表面的环境异常恶劣,它极端寒冷、具有强辐射、极其干旱,并存在其他一些不利因素。然而地球上有很多生命在极端恶劣的环境幸存下来的实例,例如南极干谷寒冷、干燥的土壤,以及智利异常干旱的阿塔卡马沙漠。事实上地球上只要有液态水的地方就有生命,火星上曾存在海洋的可能性,令很多人想弄明白那里是否曾有生命繁衍生息,如果事实果真如此,是否现在这颗红色行星上依然存在生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有助于了解生命在宇宙的其他地方到底有多常见,或者多么不常见。

6.人类可以在火星上生活吗?

要想回答火星上是否曾存在或者目前是否仍然存在生命的问题,人类可能需要亲自前往那里寻找答案。美国宇航局1969年制定的计划是到1981年进行一项人类火星任务,到1988年在这颗行星上建立永久性火星基地。然而,人类星际航行面临诸多科技挑战。需要克服的其中一个困难是食品、水和氧气问题、失重环境的不利影响、失火和辐射等潜在危险,以及执行这种任务的宇航员距离救援地有几百万英里,而且每次需要飞行好几年的事实。着陆、工作、生活在另一颗行星上,以及重返家园也面临很多挑战。

然而宇航员似乎非常希望找出谜底。例如,火星500计划的6名志愿者在一艘模拟飞船里生活了近一年半,这是有史以来进行的最长时间的模拟太空飞行,它的目的是模拟火星载人任务的全过程。甚至有很多志愿者愿意参加单程火星旅行。微小的噬岩菌能够用来开采火星上的宝贵资源,为第一批人类居民和在这颗红色行星表面种植作物铺平道路。人类能否前往火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权者是否相信我们能到达那里。

如何破译火星的未解之谜?

现代探测表明,火星表面所以呈红色,是由于火星大气能够发出红外线激光,使火星形成一个巨大的气体激光器。火星地表亦富含氧化铁而呈红色。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幻想着“火星人”的存在。但实际上,火星远不具备地球上的生存环境。这里的大气极其稀薄,只相当于地球3万米高空的大气;同时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而且异常干燥。火星赤道地区全年平均气温仅达到摄氏——15°。春季的大风暴异常猛烈,可在火星上空形成经久不散的、面积极大的“大黄云”。火星表面类似月球,球形山密布,大约有几万座。

经过地球人的探测努力,尽管未能发现“火星人”的现实踪影,但从“人面石”到金字塔等古建筑物的发现,已经表明火星上确有文明遗迹的存在。而最先为揭示火星文明秘密提供证据的,正是美国于1976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维京1号”。

同年7月31日,“维京1号”拍下了著名的火星表面照片,这就是火星“人面石”照片。从照片上看,一处巨大的建筑犹如五官俱全的人脸仰视着天空。该照片受到了美国宇航局的重视,为此还成立了由3名技术人员组成的专门研究小组,来分析这令人莫名其妙的画面,以鉴别是否属于自然侵蚀或自然光影所致。

专门研究小组成员采用计算机最新的处理技术对火星“人面石”照片进行分析。他们认为 “人面石”是修建在一个极大的长方形台座上,刻有轮廓分明的鼻子以及左右对称的眼睛,还有略张开的嘴巴。“人面石”全长(从头顶至下巴颏)为2.6公里,宽度为2.3公里。

美国宇航局共存有6张火星“人面石”的照片,这是当初“维京1号”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的同一物体。此外,从这些照片上还发现有类似金字塔的火星古建筑,它们地处“人面石”西南向约16公里处,其边长是埃及金字塔的10倍、体积超过其1000倍。它们对称排列在“人面石”的对面;除了塔形建筑,还有其它形状的一些建筑。

门森德·伊比特罗是美国宇航局电子工程技师,也是专门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他在介绍对火星“人面石”的检测情形时说 “眼睛部分里面有眼球,也就是有瞳孔。眼睛部分经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分析,看出内部面积很大。越往外越狭小,明显地能看出刻有半球似的眼珠。更有趣的是,仔细一看眼睛下方还刻有像眼泪似的东西。这意味着什么就弄不明白了……”

专门研究小组对于“人面石”照片上出现的塔形物体和排列在其附近的人工建筑,也进行了放大处理和仔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火星上的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相同,都是面向正北方修建的。研究人员还在照片上发现,在类似古代都市遗迹的建筑物和金字塔群附近,有人工修建的城堡似的墙壁向前延伸。其墙壁的一面长达2公里,呈V字形耸立。从形式上看,就像地球上的古城堡似的,不知用途何在。

对于火星上出现人工建筑物的事实,由于有已向公众公开过的火星“人面石”照片为证,已是不容否认的了。前不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的一些火星研究专家,将他们从旧资料堆中偶然发现的一组有趣的火星照片公布在报纸上;这些照片都是1976年由“维京1号”、“维京2号”探测器在飞临火星上空时成功地摄取下来的,只是因为当时照片太多而被积压下来。在这些拍摄于十多年前的火星照片上,人们可以看到一尊尊石头人像(眼、鼻、口甚至头发都清晰可辨);一座座高耸的金字塔;一片片类似城市废墟的奇迹。

显然,在久远的火星历史上,曾有过智能生物的大规模的文明活动。那么,这些智能生物究竟源于火星本土、还是来自于火星之外的世界呢?对此,没有任何可供追究与探索的凭据。不过,应该肯定的一点是 火星的自然环境已发生过不可逆转的悲剧性演变。

据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的调查分析,在距今5亿年前,火星上不仅有辽阔的海洋和大陆,而且空气同地球上一样湿润,空气成分也同现在的地球几乎相同,因此很可能存在与人相似的生物。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火星问题专家说 “火星上的水,比一般人一度所认为的要多得多,而且火星上仍发生类似地球上的季节变化。”“火星的水,足够填满一个10~100米深的海洋。”

尽管对于有关火星残存生态环境的情报,美国与前苏联都采取了秘而不宣的态度,但既然美国科学家已说明火星上发现了大量水的存在,那么显而易见,作为水的载体,河流海洋以及其间鱼类等生物的存在,也就不是不可能的了。

最近,美国宇航局也宣布说,在处理和分析火星照片时,发现有的照片上出现了三角形的“怪物”形象,火星上的这些“怪物”显然是会移动的。它们究竟是生物变异的产物,还是某种机械装置呢?难以判明。

不过,无论怎样说,如今火星上的智能生物或者说火星人早已是不存在的了。那么,这些在火星上留下了众多的石头建筑杰作的智能生物到底哪里去了呢?难道火星“人面石”的眼泪是在注明火星主人的命运悲剧么?

1989年,瑞士天文学家帕沙向报界披露了有关火星“人面石”的新的内幕消息 火星上的巨型人面建筑是报警的象征;它的内部装有一部电视发射机,其最低限度在50万年前已向地球不断地发出一项不祥的警告。据说,该电波显示了数以10万计的人死在街上的惨景,似乎表明火星蒙受了一场灭顶之灾,使得火星人个个皮黄肌瘦并死于饥饿和干渴。

帕沙提到,来自世界各地的50位科学家已看到这段触目惊心的电视片,而前苏联和美国的科学家看到该片已逾两年,其中不足90秒的部分清晰而没有受到干扰。

这是耸人听闻么?

美国宇航局成立的火星“人面石”特别研究小组成员认为 古代火星人的死亡确实是由于遭遇到了某种灭顶之灾,而这种灾难可能来自于大气臭氧层的被破坏。门森德·伊比特罗结合地球南级出现臭氧洞的实际情况时说

“臭氧层一破损,来自太阳的有害紫外线,就会直射到地球上,地球上的生物就会发生皮肤癌,也许很快就会死亡。而更可怕的是,这些有害的紫外线,会把水分解成氢和氧。结果,分量轻的氢气,会逃往宇宙空间,长此以往,水就会消失。留下的氧,会使土地酸化,使地表的颜色变红。火星上那人脸一般的人工建筑物的眼泪,也许就是向整个宇宙生物发出的警告。”

格里古利·林耐尔也认为 “如果我们人类现在不立即停止排放废气,防止臭氧层遭到破坏,那么,我们不久就会走向与火星相同的命运。”

无须赘言,火星巨型人面建筑的眼睛及其古老的电波讯息,既是对昨日火星不幸灾变的纪念,也是对今朝地球可能命运的警示,并非杞人忧天。为了防止地球文明重蹈火星文明的覆辙,我们人类必须对此有所准备。

从这个意义上说,1989年7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所宣布的将建成以月球为基地的实现载人飞访火星的宇宙计划,其内涵是不言而喻的。

火星有什么未解之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火星十大未解之谜、火星有什么未解之谜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