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摄影:张一
友情出镜:依琳
原创文字:圳……
随笔?平阳公主
文/圳……
公元623年(唐武德六年),平阳公主于长安病逝,噩耗传来,满城百姓街头哀悼。一把长安剑,剑峰所指,寒光犹在,千里之外的山西苇泽关,因数万“娘子军”曾驻守此关风靡一时,举旗易名“娘子关”。
我国古代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以军队礼仪形式为一个巾帼女子举行殡葬的事例。也就在这天,清晨还万里无云的长安城天空顷刻间云水浩荡,电闪处隐约再现长安剑。
事实上,李渊自公元617年起兵实乃被腐朽没落的隋末年代统治所逼,天下苍生民不聊生,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所以之前一直在彷徨中举棋不定的他才有了孤注一掷的勇气。
李渊所控制的地盘,远在离京畿千里外的山西边缘,区区万把人对长安政权构不成真正的威胁,况且北路突厥蛮人进犯不断,要想举兵攻打长安或东都洛阳,其间矛盾重重且几乎不存在胜算。
另外,令李渊担忧的还有一件要命的事,那就是他的家眷全都居住在长安,隋朝廷对疆域守臣叛乱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满门抄斩。然而家国情怀之下,即使在通讯受阻之时,李渊还是毅然决然决定起兵。
仿佛天意所为,在李渊万众人马直扑长安的时候,事前潜回老家的平阳公主早已暗中精心安排,妥善解决了父亲所有疑难和困扰,同时还招募起一支数量可观的义军,随时准备响应起兵号召。
平阳公主招募义军的范围相当广泛,为了使军力迅猛扩大,她几乎联络了各地反隋的有生力量,在不到百天的时间里,连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地方武装。
比如,当时江湖上有支规模壮大的胡商队伍,兵员达几万之多,正是在平阳公主几番大力游说下,顺利归纳于李家大旗之下,胡商首领何潘仁甘心俯首称臣,无疑为起义军收编扩军打开了胜利之门。
顺势扩大的起义力量,在平阳公主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带领下,行军沿途不侵不扰百姓,并一路接济饥饿的灾民,因此受到百姓拥护,不断有民众和散勇加入,队伍真正做到了团结充实壮大。
一盘散沙能成为一股势头,进而百战百胜最终成为了劲旅,从当时情况来看的确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也足以证明平阳公主并非等闲之辈,堪称女中豪杰。
据记载,这支由女人统帅的起义军军纪非常严明,令出必行,全军上下对平阳公主绝对服从,对百姓绝对爱护。在那战乱年代,能得到广大民众亲昵的称为“娘子军”,实乃莫大荣耀。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此时关中,已是平阳天下。李世民与平阳公主会师在渭河北岸,兄妹商议攻打长安。仅过二月,两路兵马再度汇合于长安城外。长安城破。
我国史上巾帼英雄不在少数,古代的穆桂英挂帅,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解放战争时期活跃在海南五指山区的红色娘子军事迹更是说明中华儿女世代传承,前赴后继的精神面貌。
这种精神被后来的共和国领袖称之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此句出自一九六一年《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既然是题照,必有原型人物,你知道她是谁吗?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趣味猎奇,兴致广泛,比如平阳公主其名,史上不乏其人,闻名的还有汉景帝刘启之女,此女也颇具传奇色彩,与剑无关,和情有缘,一生三嫁侯爷。
为此,很多史书将武女称平阳昭公主,情女称之为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