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杂谈随笔 > 正文

杂谈随笔

随笔?诗人李绅

影评小编2022-11-09杂谈随笔96
图片来自:网络 原创文字:圳…… 随笔?诗人李绅

杂文随笔

文/圳……

杂文随笔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过父母或身旁的人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杂文随笔

读书后,晓得了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经老师点拨一二,自然喜欢上这二首语句简单、道理深明的小诗。 《悯农二首》存在的意义,千百年来教育了多少后来人珍惜粮食,爱惜生活。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杂文随笔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杂文随笔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后来,自己也时常用此诗和诗里简明的道理来教育孩子,直到有天孩子问我:李绅是个怎样的人? 令自己至今耿耿于怀的是,当时的回答过于草率,不切实际了。 如果单从诗的境界去判断作者是何许人也,怎么看,他都应该是一个悲天悯人、心怀苍生百姓的人,当时的我的确也是这么想和这么说的。

杂文随笔

直到有天,我在翻阅史料时无意中发现了真相,因此一个人对着一堆资料傻呆了许久。 真是只知其诗,不知其人。真实的李绅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印象。 做官前的李绅,的确是个忧国忧民之人,但随着官位步步高升,他则步步走向堕落,而多方史料矛头共同指向的几乎都是生活奢侈,比方一顿饭需要耗资数百贯钱。

杂文随笔

另一个例子更是令人膛目结舌,说他有个吃鸡舌的怪癖,做一盘鸡舌要杀掉近三百只活鸡,在他的后院里经常能看到被宰杀的鸡堆积如山。 冷静下来想想,一个有钱的宦官这点生活奢侈之事,在封建时代算个问题吗?显然,所有这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终究原因就是李绅写了“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杂文随笔

李绅宦海一生,没有建树,虽说几经沉沦,皆因是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漩涡中,除此,被列出的官场污点并未加以证实,最大的污点是晚年为奉承李德裕而冤杀了吴湘。 撇开诸多野史所述,李绅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功绩是千真万确的,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他推动了唐朝诗歌的繁荣发展,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和参与并著有《乐府新题》,可惜已佚。 “吴湘冤案”将晚年的李绅送上了万劫不复之境地,由于生活豪奢、为官酷暴、滥施淫威,死后还被定性为酷吏,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 所幸的是,诗是人非,并未断绝《悯农二首》的广泛流传之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我国古诗词文化发展的殷实与坚挺,还有民以食为天的朴实理念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杂文随笔

作为诗人,李绅实实在在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要随便浪费食物,一米一粟,看似微小,其中饱含着无数人的辛苦血汗。仅此金句,若长河之水,足以灌溉岁月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