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黄嘴蓝鹊价值高,市场定价与价值介绍

影评小编2023-03-02生活资讯22

红嘴蓝鹊的介绍

红嘴蓝鹊(学名 Urocissa erythrorhyncha)是大型鸦类,体长54-65厘米。嘴、脚红色,头、颈、喉和胸黑色,头顶至后颈有一块白色至淡蓝白色或紫灰色块斑,其余上体紫蓝灰色或淡蓝灰褐色。尾长呈凸状具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下体白色。 黄嘴蓝鹊外形和羽色和该种非常相似,但黄嘴蓝鹊嘴为黄色,头部仅枕有白色块斑。区别仍很明显,野外不难识别。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嘈吵叫声和哨声。常见并广泛分布于林缘地带、灌丛甚至村庄。性喧闹,结小群活动。以果实、小型鸟类及卵、昆虫为食,常在地面取食。主动围攻猛禽。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部、中国、缅甸及印度支那均有分布。

红嘴蓝鹊营养价值

红嘴蓝鹊是野生鸟类,不要吃它,同时也是国家保护动物。

因红嘴蓝鹊的尾羽甚长,不适于饲养,请不要捕捉红嘴蓝鹊。 红嘴蓝鹊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三有保护鸟类) ,我国东部部分省份已将红嘴蓝鹊列为重点保护鸟类。

红嘴蓝鹊即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西王母身旁。西王母是昆仑神话中的主神,她是吉祥与长寿的化身。李商隐诗云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请老师帮看看这是什么鸟

红嘴蓝鹊(学名 Urocissa erythroryncha) 是大型鸦类,体长54-65厘米。嘴、脚红色,头、颈、喉和胸黑色,头顶至后颈有一块白色至淡蓝白色或紫灰色块斑,其余上体紫蓝灰色或淡蓝灰褐色。尾长呈凸状具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下体白色。 黄嘴蓝鹊外形和羽色和该种非常相似,但黄嘴蓝鹊嘴为黄色,头部仅枕有白色块斑。区别仍很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嘈吵叫声和哨声。常见并广泛分布于林缘地带、灌丛甚至村庄。性喧闹,结小群活动。以果实、小型鸟类及卵、昆虫为食,常在地面取食。主动围攻猛禽。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部、中国、缅甸及印度支那均有分布。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红嘴蓝鹊

拉丁学名

Urocissa erythrorhyncha

别称

赤尾山鸦、长尾山鹊、长尾巴练、长山鹊、山鹧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雀形目

亚目

鸣禽亚目

鸦科

蓝鹊属

红嘴蓝鹊

分布区域

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江西、河南、湖南

英文名

Red-billed Blue Magpie

目录

1外形特征

2栖息环境

3生活习性

   

4分布范围

5繁殖方式

6亚种分化

   

7种群现状

8保护级别

9人工饲养

   

折叠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红嘴蓝鹊红嘴蓝鹊是一种体态美丽的笼鸟,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至后颈、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全为黑色,顶至后颈各羽具白色、蓝白色或紫灰色羽端,且从头顶往后此端斑越来越扩大,形成一个从头顶至后颈,有时甚至到上背中央的大型块斑。背、肩、腰紫蓝灰色或灰蓝沾褐,尾上覆羽淡紫蓝色或淡蓝灰色、具黑色端斑和白色次端斑。尾长、呈凸状。中央尾羽蓝灰色具白色端斑,其余尾羽紫蓝色或蓝灰色、具白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两翅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基部紫蓝色,末端白色,次级飞羽内外翈均具白色端斑,外翈羽缘紫蓝色。下体喉、胸黑色,其余下体白色、有时沾蓝或沾黄色。虹膜桔红色,嘴和脚红色。

雌雄鸟体表羽色近似。体背蓝紫色;尾羽欣长,尤以中央两枚更加突出,尾端白色,配上红嘴、红脚,益显仪态庄重,雍容华贵,又有长尾蓝鹊之称。

大小量度 体重♂150-200g,♀147-210g;体长♂510-634mm,♀524-655mm;嘴峰♂30-40mm,♀31-37mm;翅♂180-204mm,♀175-208mm;尾♂350-454mm,♀370-474mm;跗蹠♂40-49mm,♀40-47mm。(注 雄性—♂;雌性—♀)。[1]

折叠编辑本段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山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次生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也见于竹林、林缘疏林和村旁、地边树上。海拔高度从山脚平原、低山丘陵到3500米左右的高原山地。

折叠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红嘴蓝鹊红嘴蓝鹊性喜群栖,经常成对或成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性活泼而嘈杂,常在枝间跳上跳下或在树间飞来飞去,飞翔时多呈滑翔姿势,从山上滑到山下,从树上滑到树下,或从一棵树滑向另一棵树,纵跳前进。滑翔时两翅平伸,尾羽展开,有时在一阵滑翔之后又伴随着鼓翼飞翔,特别是在受惊时常吃力地鼓动着两翼向山上逃窜。叫声尖锐,似‘zha-zha-’声。

红嘴蓝鹊是鸦族的近亲,都有荤素兼容的食性,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和玉米、小麦等农作物,食性较杂。动物性食物常见种类有叩头虫、金龟甲、蝗虫、蚱蜢、苍蝇、螽斯、蟋蟀、甲虫、鳞翅目幼虫和其他昆虫,也吃蜘蛛、蜗牛、蠕虫、萤火虫、蛙、蜥蜴、雏鸟、鸟卵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主要为各种树木和灌木果实与种子,偶尔吃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有时还会凶悍地侵入其他鸟类的巢内,攻击残食幼雏和鸟卵。每年的3月至5月是红嘴蓝鹊的繁殖期,在此期间,亲鸟护巢性极强,性情十分凶悍,人若接近其巢区,则啼叫飞舞不止,甚至对人体进行攻击。[1]

折叠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红嘴蓝鹊世界分布 分布于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中国分布 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福建、香港。

分布保护区 天堂寨、松山(北京)、牛姆林、武夷山(福建)、南岭、南昆山、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鼎湖山、古田、大瑶山水源林(广西)、十万大山水源林、防城金花茶、赤水桫椤、雷公山、习水、茂兰、尖峰岭董寨鸟类、济源猕猴、鸡公山、宝天曼(内乡)、九宫山、神农架、后河、壶瓶山、八面山莽山、鄱阳湖、老秃顶子、六盘山(宁夏)、天龙山、庞泉沟、芦芽山、五鹿山、灵空山、绵山、历山太白山、王朗、卧龙、唐家河、缙云山、石林(云南)、哀牢山金平分水岭、白马雪山(云南)、高黎贡山、铜壁关、天目山(浙江)、古田山、乌岩岭、瓦屋山、衡水、湖湿地和鸟类、小溪。

分布山脉湖泊 中条山、都庞岭、峨眉山、高黎贡山、太白山、清凉峰、秦岭。[1]

折叠编辑本段繁殖方式

红嘴蓝鹊繁殖期5-7月。营巢于树木侧枝上,也在高大的竹林上筑巢。巢呈碗状,主要由枯枝、枯草、须根、苔藓等材料构成,距地高2-8米。巢的大小为外径17-24cm,内径10-17cm,高8-14cm,深4-7cm。通常外层为粗的枯草、藤条、细树根等材料,内垫以细草茎和须根。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卵为卵圆形,土黄色、淡褐色或绿褐色,被有紫色、红褐色或深褐色斑。卵的大小为31-36mm×23-24mm,平均32.7mm×23.5mm,重7-8g,雌雄亲鸟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1]

折叠编辑本段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学 名

1    红嘴蓝鹊云南亚种    Urocissa erythrorhyncha alticola  

2    红嘴蓝鹊华北亚种    Urocissa erythrorhyncha brevivexilla  

3    红嘴蓝鹊指名亚种    Urocissa erythrorhyncha erythrorhyncha  

4    红嘴蓝鹊印度亚种    Urocissa erythrorhynchamagnirostris  

5    红嘴蓝鹊喜马拉雅亚种    Urocissa erythrorhynchaoccipitalis[2]  

折叠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3]

折叠编辑本段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4]

折叠编辑本段人工饲养

由于该鸟羽色艳丽,尾羽特长,姿态优美,食性较杂,易于饲养,是重要的观赏鸟之一。各动物园多有展出,个人亦多有饲养。吃大量害虫,故益处很大。

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因红嘴蓝鹊的尾羽甚长,不适于在小型观赏竹笼内饲养,一般多用较大的笼舍饲养展览为佳。有人以绳索系其颈项部,置于架上饲养,其饲养效果较好。人工饲料以鸡蛋大米为主,同时饲喂少量黄鹂混合粉料及生肉,以及水果,青菜等。隔日或每日喂给少量昆虫。 红嘴蓝鹊性甚耐寒,它可以在冰雪环境中度过寒冬。在不结冰的季节里,每天供给足够的浴水洗浴,有利健康。在饲养环境中,红嘴蓝鹊常有藏贮食物的习惯,如将昆虫或肉块藏入笼舍内的缝隙间,以便来日再食。为防饲料变质,需及时清除。北京动物园1954-1956年,饲养在雉鸡笼内的红嘴蓝鹊,曾在5-6米高的松树上营巢,并产卵孵化成功,连续两年各育成3只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