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鞍山风(给我搜一下鞍山市的天气预报)
台风“马鞍”登陆,这一次能否解川渝酷热?
首先我认为一定是可以的。因为此次第九号台风登陆之后,广西广东以及四川地区都出现了大幅度的降温。
台风天气对于长期处于东南沿海高温天气之下的居民而言,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毕竟台风能够带来雨水以及降温天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干旱。不过台风天气不仅仅会带来雨水,同样会引发各地区的山洪以及洪水等灾害。由此可见,台风来临之后是具有两面性的。有好处当然也有坏处,而面对于台风带来的自然灾害,也应该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台风“马鞍”登陆。
根据我国气象部门给出最新的数据,台风马鞍将会直接登陆广东中西部地区。届时,广东中西部地区将会出现强降雨及大风天气。会给当地带来雨水,有利于缓解当地高温以及干旱的问题。但是带来好处必然会有坏处。台风来临之后会引发各种山洪以及洪涝灾害,因此对于这一方面,广西广东以及四川地区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四川地区会降温。
很多人认为,此次台风登陆之后,对于四川地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并不是如此。因为四川地区已经有部分区出现了强降雨天气,甚至河流水位已经达到了临界线。由此可见,只是台风天气已经影响到了四川地区,缓解了当地干旱高温的现象。
也应该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当然台风也会带来坏处,那就是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尤其是对于四川地区而言,四川周边都是盆地以及丘陵。因此更加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所以对于这方面一定要时刻注意。当地消防部门以及应急管理部门,必须要提前做好相关抗洪准备。提前转移大批量危险地区的群众,有效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
鞍山高新区的特点气候
鞍山高新区地处中纬度的松辽平源东南部边缘,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降水充沛,温度适宜,光照丰富,大风、冰雹、旱涝、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在不同年份和季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春季(3~5月)大风多,降水少,日照长,回暖快,蒸发大,湿度小;夏季(6~8月)降水多且集中,暴雨多为发生在此季,气温高而少酷热;秋季(9~11月)天高气爽,雨量骤减,气温急降;冬季(l2~次年2月)雪少北风多,干燥寒冷。
鞍山所辖区域虽属同一个气候带,但因地理环境(地形、地貌、距海远近)不同而有差异。年降水量为640~880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次减少;年平均气温平原地区为8.0℃~9.0℃,而东部和东南部山区为6.3℃~7.0℃;日照小时数年平均为 2350~2700小时,西北部多于东南部。
气温偏高 2004年,鞍山市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少于常年。其中,鞍山市区年平均气温为11.3℃,比历年的9.6℃高1.7℃;海城市年平均气温为9.9℃,比历年值高1℃;台安县年平均气温为9.8℃,岫岩县年平均气温为9.1℃,均比历年值高l.1℃。各地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为:鞍山市区36.4℃,海城市35.1℃,台安县35.4℃,岫岩县36.8℃,均出现在6月10日。各地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鞍山全市区零下22℃,出现在1月21日,海城市零下27.2℃,出现在12月24日,台安县零下22.9℃,出现在12月23日,岫岩县零下22.6℃,出现在l月22日。各地终霜日为:鞍山市区和台安县出现在4月9日,比历年提前l6天和19天;海城市和岫岩县终霜期出现在4月15日,分别比历年提前l6天和7天。各地初霜日期为:鞍山市区在10月22日,比历年晚9天。其他地区初霜日期均出现在10月2日,其中海城市初霜日期接近历年,台安县初霜日期比历年早4天,岫岩县初霜日期比历年晚3天。
降水分布不均 2004年,鞍山市各地降水均偏少,各地年降水量分别为:鞍山市区618毫米,比历年均值少92毫米;海城市478毫米,比历年均值少223毫米;台安县年降水量为566毫米,比历年均值少78毫米;岫岩县年降水量为704毫米,比历年均值少1l4毫米。全年市区总降雨日数为87天,比历年均值的91天少4天,比2003年多3天;降雪日数为22天,比历年均值的21天多1天,比2003年少6天;全年市区只出现2次大风天气,最大风速为24米/秒,明显少于历年。全市没有出现明显的沙尘天气,出现21个雷暴日。
我想到鞍山去过暑假,我去的地方市郊区,请问那边7月20至9月1热吗?都带什么样衣服
7月20到8月中旬都很热!24-33度左右,带吊带,短袖衣服就好了,短裤,短裙都可以,凉鞋,实在怕冷的话一件长袖一条长裤足够。记得带伞,中午大太阳会很晒,降水频率适中。
7月初8月末会有一周左右持续33度以上高温,我个人觉得挺热(我本人怕热),家里空调基本每天开20个小时……
8月中旬往后早晚就凉快了(还是穿短袖),9月1号之前还是挺热,不过晚上睡觉不用开空调了。
祝你在鞍山过得愉快!
鞍山市的气温和沈阳比哪高?
鞍山市的气温和沈阳比那高?要论气温,应当是鞍山比沈阳高,因为鞍山在距离沈阳南 100 公里,但是高也高不了一两度,因为距离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