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狼牙山正门的历史到底是哪座门?
狼牙山简介
基本介绍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县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
狼牙山,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其实,狼牙山还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狼山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远远可以看到群山中的一个山头上,有一组白色建筑,五角五层的狼牙山三烈士纪念塔,两座五角亭,一座石牌坊,一圈围墙。如今,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省级森林公园。作为一处旅游胜地,品位很高。aqERTHGUY UQL URT 告诉对方gsdfv1
[编辑本段]景点景观
狼牙山,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狼牙山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狼牙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如今,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省级森林公园。新落成的“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占地816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馆内有图片、历史资料、抗战文物、战斗场景雕塑等,生动地再现了我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英雄业绩和悲壮历史。
狼牙山位于保定境内易县西南45公里处太行山东麓,距保定市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
狼牙山由5坨、36峰组成,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登高远眺,可见千峰万岭如大海中的波涛,起伏跌宕。近望西侧,石林耸立,自然天成,大小莲花峰如出水芙蓉,傲然怒放,锏峡云雾缥缈,神奇莫测。
狼牙山风光绮丽,漫山遍布苍松翠柏,飞瀑流泉,拥有丰富的动物和植物资源,动物有黄羊、乌鸦、锦鸡等,植物有松、柏、桦、枫等北方树种二三百种之多,涉足游览,可尽享森林浴之妙。秋季金风送爽时,坡岗沟壑之间,红叶吐艳,层林尽染,放眼望去,漫山猩红,可与香山红叶相媲美。
在狼牙山众多的景观中,有几处重要景观不可不游。
位于半山腰的红玛瑙溶洞,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红玛瑙质构成的自然景观,形成距今已有16亿多年的历史。通高90米、宽50米,共设6个景厅,有仙女下凡、八仙贺寿、塔林夜月等40多个景观。进得洞来,拾级攀援而上,既能观赏惊险奇绝的景色,又可当作登狼牙山的必经通道。
在通往主峰棋盘坨顶峰的一处悬崖旁,有一块天然形成的酷似棋盘的岩石,约三尺见方,石面纹理纵横。传说孙膑与其师傅鬼谷子常在此布棋为乐,棋盘坨因此而得名。后来,又在于此不远处的另一块平面岩石上用利錾人工造成一幅棋盘,供游人对弈。现在两块石棋盘边上各生有虬结苍劲的古柏一棵,如二人在此对弈。一侧为悬崖峭壁,一侧为古树虬枝,身畔云雾缭绕,置身于此,如临仙境。
褡裢陀山势极为陡峭,但半山腰却有一块平地,过去建有庙 宇,即老君堂。老君堂依洞而建,半是人工,半是天然,原有庙宇惜已毁于“文革”动乱。殿后有名为“仙人洞”的天然溶洞,洞深约10余米,宽约5米,洞内有一泉水常年不断,泉水清凉甘冽,传说太上老君曾于此修行。蚕姑坨,又名姑姑坨,是狼牙山五坨之最,山势险要,风景优美,山上有庙,胜景颇多,据史书记载,此处为燕昭王当年求仙之处。
在蚕姑坨半山腰,有一座灵峰院,俗称尼姑圣母院。原有佛殿20余间,现蚕姑圣母殿仍保存完好。据碑文记载,灵峰院历史悠久,为五代时所建,此后历代都曾对它进行过修葺,是一座“千年古刹”。三教堂因供奉“儒、道、佛”三教之祖孔子、老子、如来佛于一堂,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三教文化”,为其增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灵峰院已辟为狼牙山6大旅游景点之一,每天游人如织,蚕姑殿内烟火缭绕。
抗日战争时期五勇士舍身跳崖的英雄壮举更使狼牙山驰名中外。1941年9月25日,5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部队机关和当地群众转移,将日伪军引上棋盘坨下的牛壶峰巅,这里三面绝壁,异常险要。在弹尽粮绝无路可退的情况下,5名战士摔烂枪支纵身跳下悬崖。如今,棋盘坨顶峰巍然矗立着五勇士纪念塔,塔高21米,正面刻有聂荣臻元帅书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9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塔底层有5勇士头像浮雕。沿塔内钢梯登上塔顶凉亭,俯瞰群山,千峰竞立,浮云缭绕,狼牙山雄姿尽收眼底。
[编辑本段]旅游知道
狼牙山宾馆集食宿娱乐于一体,有高中低档客房,床位200张,并设有容纳20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沿途农家小院餐饮部均可为游客提供文明周到的服务。
狼牙山管理处可以协助组织党日、团日、队日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开展登山比赛等健身游乐项目。讲解员可带团全程旅游并讲解馆内陈列。
相关提示
1、本景区个别地点道路陡峭,请穿旅游鞋;
2、个别区域移动通讯信号不良。遇有雷雨时不能开手机,防止雷击;
3、登山途中注意防止森林火灾;
4、本景区最佳游览时间为4月中旬至10月中旬。
交 通 走京深高速公路高碑店下道过涞水县城到易县(37公里),再由易县县城至狼牙山45公里,保定也有发往景区的班车。
门 票 42元/人
游览时间 3-4小时
服务热线 0312-8860200
[编辑本段]狼牙山五壮士
马宝玉(润堡子),男,1920年10月出生在河北省蔚县下元皂村,1937年12月 28日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班长。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壮烈牺牲,系狼牙山五勇士之一,三烈士之一。
胡福才(胡小秃),男,1913年出生,容城县郭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壮烈牺牲,系狼牙山五勇士之一,三烈士之一。
胡德林(安小尚,其生父姓胡,继父姓安,参军时的名字叫胡德林),男,1917年出生,容城县李郎村人,出生地容城县郭村,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壮烈牺牲,系狼牙山五勇士之一,三烈士之一。
葛振林,男,1917年生,河北省曲阳县喜峪村人,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战斗中,英勇跳崖,被树枝挂住,幸免遇难,系狼牙山五勇士之一。解放战争随军南下。解放后在湖南省衡阳军分区任后勤部副部长,于2005年3月2于3月21日23时10分在湖南衡阳169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8岁。
宋学义,男,河南省沁阳县北孔村人,1941年9月25日在狼牙山故斗中,英勇跳崖,被树枝挂住,幸免遇难,系狼牙山五勇士之一。1947年因伤复员,任北孔村党支部书记,1971年病逝。
[编辑本段]五勇士纪念塔
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1941年9月25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五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牵着2500人的日本侵略军上了狼牙山,狡猾的日本鬼子还以为追上了我军的大部队。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5人,发扬自我牺牲精神,把敌人引到悬崖绝路。在战斗中他们的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最后活动的石头也没有了,他们坚持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我们的大部队已安全转移,胜利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这时,他们也到了狼牙山的顶峰,面对黑呀呀的一片鬼子,他们毫不畏惧,砸烂了枪支,挺胸走向悬崖绝壁,面对空中高呼着 "共产党万岁!乡亲们 永别了!"纵身跳下悬崖。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勇士。
五勇士跳崖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为国捐躯,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悬崖上的树枝挂住而得救。1942年1月,晋察冀一分区决定,在棋盘坨顶峰五勇士跳崖处修建纪念塔。在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建筑民工的艰苦努力下,三层楼高的"三烈士纪念塔"于当年9月底基本建成。
威严雄壮的"三烈士纪念塔"鼓舞着革命人民抗战的决心,同时招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时刻想摧毁它。1943年9月,在日本帝国主义再次大扫荡中,"三烈士纪念塔"遭到敌人山炮的轰击而被毁。
为继承和发扬五勇士的英雄业绩,1959年易县人民重修纪念塔,聂荣臻亲自题写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的塔名。但由于"文化大革命"和地震的破坏,六十年代末再次遭到毁坏。纪念塔两次修建、两次被毁,但毁不掉人民对五勇士的怀念。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1986年第三次修建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新塔呈乳黄色,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69平方米,底座直径3、06米,高21、5米,塔身5层,呈正五边形,塔顶设凉亭式黄琉璃瓦塔帽,塔身正面(南 面)嵌有聂荣臻题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9个金黄色大字。五勇士浮雕像镶嵌在与塔底同高的一面汉白玉旗上。与塔底层相连,向东有一碑廊,碑廊东端是一碑亭,亭内有一个六棱大理石碑,碑上刻有彭真、聂荣臻杨成武、刘澜涛、陈正湘、史进前等12位领导人的题词,纪念塔周围还有浇筑的栏板、牌房和围墙。
[编辑本段]五勇士陈列馆
一九九三年五月份,狼牙山旅游区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党员、团员。军人、学生等络绎不绝。尤其是"七一"、"十一"期间,由当年老党员、老八路所作的专题报告更是吸引游客驻足倾听。
于二OO一年落成由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写的狼牙山王勇士陈列馆,占地面积816平米,建筑面积300平米,馆内设有图片,历史资料,抗战文物,战斗场景等四个展厅,生动再现了我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英雄业绩和悲壮历史,也进一步揭示了日寇在我根据地犯下的滔天罪行。陈列馆已于二oo一年五月份进入试运营阶段,从而成为狼牙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一革命传统教育场所。
[编辑本段]同名舞剧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
狼牙山
外文名称
The Langya Mountains
演出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
创作者编导
张文明、王志刚、朱东林
作曲
张赫
舞美设计
欧载欣
主要演员
刘英(饰班长)
武文夫(饰小战士)
杨家政(饰机枪手)
许国成
张志林(饰战士)
乐队
总政歌舞团管弦乐队
指挥
白岩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1941年秋,在狼牙山顶峰,左右后是悬崖绝壁。熊熊的战火在四周燃烧。顶峰下一块突出的石头上,插着一面弹洞累累的红旗。在硝烟中班长、机枪手、小战士及战士甲、乙慢慢从地上爬起来。他们负了伤,衣服被烧破,心里却充满了怒火。
敌人又开始冲锋了。当敌人快接近的时候,班长有力地将手一挥,战士们用统一的步伐,跳、转,上下交错地向敌人进攻方向猛烈射击。
班长命令机枪手掩护战士乙。甲和小战士分别以舞蹈特技冲下场。突然,机枪手负伤倒下,班长端起机枪继续射击。机枪手苏醒,抢过机枪窜到班长肩上,向着敌人猛烈扫射。但敌人从另一方冲过来,战士们一个个退回。看着四面围上来的敌人,班长把红旗拔下,命令向山顶撤退。撤到山顶,向前看——是悬崖!两侧——是绝壁!回头再看,敌人从三面冲来。班长把红旗插在山顶,“打”!同志们把枪栓一拉,“子弹没了”!
大批的敌人端着带刺刀的枪,张牙舞爪地把战士围住。班长猛地将刺刀拔出,战士紧跟,一起冲向敌群,白刃格斗开始了。
小战士手拿被打断的枪,站在红旗下,一个打着太阳旗的敌人冲到他身边,小战士与之搏斗将他刺伤,狡猾的敌人回头一枪将小战士头部击伤后逃走。小战士晃了几下,但仍顽强地向敌人杀去。
日军小队长冲上来,机枪手赶到,搏斗中将刀夺过,把日军官刺伤,趁势将他举起扔下深渊。这时,从背后打来一枪,机枪手中弹倒下。打冷枪的敌人得意狂笑。当他欲砍红旗时,机枪手却慢慢爬起来,一刀从身后把日兵刺死,踢下山谷。机枪手爬到红旗下,将红旗一把握住,昏过去了。
敌人被杀退,班长疲惫地走上来,发现晕倒的机枪手,将他抱起唤醒。战友们从不同方向回到阵地,但没有小战士。寻找中见到小战士负伤时丢下的军帽,他们为小战士“牺牲”而悲痛。忽然远方出现小战士的身影,同志们惊喜地迎上去,又猛地惊住——小战士的眼睛被打瞎了。
小战士急促地摸着每个同志,又爬到山顶,将红旗一把抓住,高高举起——“同志们还在,阵地还是我们的。”
密密麻麻的敌人又冲上来。班长举起最后的一颗手榴弹,战友们一个个围拢在班长身旁,好像说“拉弦吧,我们宁死不屈”。班长见敌人逼近时,突然把同志们推开,把手榴弹扔进敌群,立即转身走到崖边,把手向下一挥——“跳崖”。班长把红旗插到最高的石头旁,用刺刀在石头上刻下“中国共产党万岁”七个大字。同志们走到红旗下,在气壮山河的音乐声中,豪迈地宣誓。
班长走到高高的崖边,整理一下衣帽和八路军臂章,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跳下崖去。战士甲摔断自己心爱的枪,随后跳了下去。小战士把蒙在眼上的纱布撕开,睁大双眼向祖国告别,和战士乙昂首阔步互抱着跳下悬崖。敌人蜂拥而上,机枪手将一块大石头用力举起,一步步逼向敌人,用尽最后的力气将石头投向敌人,一声巨响如山崩地裂,敌人倒了下去。
尾声
彩霞从祖国壮丽的山河上升起,仍活着的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
狼牙山资料
狼牙山位于保定西北约50公里的易县境内。因其群峰状似狼牙,直刺云天,故名狼牙山,为易州十景之一“狼牙竞秀”,亦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森林公园。
狼牙山有五坨三十六峰组成,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令人头晕目眩 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但“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仍需贴壁而过,令人胆战心惊。登高远眺,群峰林立,峥嵘险峻,状似狼牙,涧浃之雾飘渺神奇莫测。
狼牙山的历史背景
狼牙山原名郎山,因汉武帝时太子刘据之子为躲避“巫蛊之狱”避难于此而得名。西汉武帝晚年多病,疑其左右为巫蛊(埋木偶人,诅咒害人)所致,涉及皇后、太子、公主等亲属,太子刘据自杀,其子远遁该山,故名。郎山下原有西晋太康元年(280)诏锡郎山君(汉武帝孙)及其子触锋将军父子法祀碑与郎山君祠、触锋将军庙。郎与狼谐音,亦名狼山。因山峰耸立,危峰参差迭起似狼牙,又称狼牙山,为古易州十景和古城保定八景之一的“狼山竞秀”。山上不但有风动石、仙人桥、南天门等自然奇观,还有老君堂、三教堂、蚕姑庙等众多的文物古迹。狼牙山五勇士之壮举,名闻海内外,为国家森林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红色旅游热线景区。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爱我中华,狼牙山风景区决定每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勇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跳崖纪念日当天免费对游客开放。“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1941年9月25日五勇士为了掩护部队撤离他们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狼牙山五壮士的地点在哪
“狼牙山五壮士”发生地 保定易县狼牙山
从热闹繁华的易县县城往西几步之遥,就是一片苍松翠柏的清西陵,再折向西南没有多远,巍峨耸立的狼牙山就像不屈的巨人一样竖立在你的面前。棋盘坨顶峰巍然矗立着五勇士纪念塔,塔高21米,正面刻有聂荣臻元帅书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9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塔底层有5勇士头像浮雕。
中国网5月29日讯
从热闹繁华的易县县城往西几步之遥,就是一片苍松翠柏的清西陵,再折向西南没有多远,巍峨耸立的狼牙山就像不屈的巨人一样竖立在你的面前。5月23日,“铭记历史同心圆梦”中国
保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红色文化走廊之旅——“跟着老电影去旅行”媒体考察团来到巍巍狼牙山下,重走五壮士舍身赴国难之路。
狼牙山由五陀三十六峰组成,主峰海拔1105米,属太行山脉。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根据地是晋察冀边区的北大门,罗元发、杨成武等老一辈革命家曾长期生活战斗在这里。1941年9月25日,五勇士抗击日寇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迹就发生在这里。可以想象,在六十多年前,当势不可挡的曰本侵略军占据北平的时候,狼牙山一分区抗日根据地就这样坚定不屈地站立在日本鬼子面前,从来没有低下过她那颗自由的头。
狼牙山五壮士雕塑
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那惊天地、泣鬼神之壮举,勾勒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历史画面,高标着中华儿女舍生取义的精神风骨.这里是中国古代名将乐毅、军事家孙膑、一代名医张元素的故里,更有聂荣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戎马倥偬的战斗足迹。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侵华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就是在易县西部山区黄土岭上被击毙,“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狼牙山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如今,这里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省级森林公园。“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内有图片、历史资料、抗战文物、战斗场景雕塑等,生动地再现了我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英雄业绩和悲壮历史。
棋盘坨顶峰巍然矗立着五勇士纪念塔,塔高21米,正面刻有聂荣臻元帅书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9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塔底层有5勇士头像浮雕。沿塔内钢梯登上塔顶凉亭,俯瞰群山,千峰竞立,浮云缭绕,狼牙山雄姿尽收眼底。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占地面积816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
1937年10月,聂荣臻司令员率2000多名精锐部队,开辟了全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38年2月,杨成武将军率领115师独立团在狼牙山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进驻易县,开辟并建立了狼牙山根据地。中国抗战八年,杨成武司令员就在易县革命老区生活战斗了六年。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
五勇士血战狼牙山
据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馆长介绍 1941年9月24日,3500多名日伪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了狼牙山,当时被困在山上的游击支队、主力部队、党政机关和附近的老百姓共计两万多人,但是在这两万多人当中能够实际作战的却只有两百人。在这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杨成武司令员制定了一种“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他命令部队在南北管头一带向敌人猛烈开火,发起佯攻,造成八路军要突围的假象,鬼子中计了,从沙岭一带调兵来支援西南线,从而使沙岭一带就空出一个20多华里的大缺口,我主力部队向着缺口方向于24日趁着月色撤出了狼牙山,当时留下7连担任掩护任务。25日凌晨,500多名日伪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由日本指挥官高见和汉奸赵玉昆带领,对狼牙山发起了正面进攻,我七连战士凭借狼牙山的有利地形制造了漫山都是八路军的假象。时近中午,七连战士伤亡非常惨重,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二班和机枪班的战士们大部分壮烈牺牲了。
这时六班班长马宝玉挺身而出,向指导员蔡展鹏请战,要求留下来担任掩护任务。当时六班除了伤员外,就只剩下五位战士了,指导员给他们补充了一些枪支弹药并交代边打边撤,于是七连就在六班五位战士的掩护下沿着棋盘坨撤出了狼牙山去追赶大部队了。这时的山上就只剩下我们五位勇士了,他们为了使敌人摸不清我主力部队撤走的方向,就故意的暴露自己,把敌人引向相反的方向,通往三面绝壁的小莲花峰上。到了下午三四点时,子弹用光了,他们就用石头砸,山峰上的石头是有限的,黄昏时,石头也用光了,就剩下了班长马宝玉手中唯一的一颗手榴弹。同志们都深深的明白,这颗手榴弹是留给自己的,就都不由自主的靠近了班长,说“班长拉吧”!但是看着还在疯狂进攻的敌人,班长果断的把最后一颗手榴弹也甩向了敌群,他们把枪支摔坏,丢进深谷,决定宁可跳崖也决不投降,班长马宝玉来到山崖前,高喊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一个纵身跳下了万丈深渊,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行动表现了对党的忠诚。接着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也高喊口号,纷纷跳下大深谷,此时气壮山河的口号激荡在群山峡谷间,让山川呜咽,让百鸟哀鸣。当爬上山峰的日伪军,看到和他们血战了一天的只有五位八路军,他们完全被中华壮士的精神所折服了,竟整齐的站成一排,面向五勇士跳崖处深深的行了军礼。
狼牙山秀美风光
对于当年五勇士跳崖的壮举,聂荣臻司令员,杨成武司令员非常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聂荣臻司令员及时报告军区总部,在1941年10月18日,军区政治部就颁发了训令,号召全军学习五勇士精神,并授予葛振林、宋学义“模范青年”的光荣称号。在当时,五勇士的精神就迅速传遍了抗日根据地。
慷慨五壮士,舍身赴国难,革命先烈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人钦敬。在五壮士纪念雕塑前,媒体考察团向狼牙山五勇士致以三鞠躬,表达内心涌动的缅怀之情,感恩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