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德械师多少人 国民党的德械师有哪些
《八佰》中的88师战斗力有多强?为何被称为德械师?
88师非常强,是当时最精锐的,国军德械师,是接受了德式(仿制德式)装备、按德国顾问建议编组、接受德国顾问系统训练与指导的部队。1930年代,中德合作期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按照德国的军事训练标准所改编和组建国民革命军,故对其统称为德械师
事实上,真正完成整编的国军德械师仅有第36师、第87师、第88师以及中央教导总队,其余号称接受德式训练的调整师,不过只是按照德制改变建置,装备不但不如真正的德械师,现代化训练也未悉数完成。
而且即便是德械师,编制所需的武器也未全数到位,譬如谢晋元所处的第88师仅有一个师属炮兵营,重机枪仅约72挺。
而日本陆军一师即有超过百挺重机枪与各式重型火炮,又有庞大的海空军提供后援,因此双方火力相差极大,训练素质与战术运用也如云泥之别。
最重要的是,抗战初期投入淞沪战场的国军并非仅有德械师,地方军阀亦在蒋介石的号召下纷纷派遣大军参战,他们的血性绝不亚于中央军,都是打破日军“三月亡华”迷梦的功臣。
李宗仁(1891─1969年)便回忆过当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后,广西“各县农民蜂拥前往县政府报到入伍,终因报到人数太多,政府还得以抽签方式决定取舍。
不满一月,便编成四个军”,其中廖磊(1890─1939年)率领的第二十一集团军,便加入了淞沪会战痛击日军。因此若贬低“杂牌军”的作用,无论就史实与情感来说都不公平。
原本蒋介石寄希望于在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可以完成60个师的现代化整编方案,同时建立自给自足的军工体系。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立足未久,便以经济顾问的名义聘请前德国陆军上校鲍尔(Max Bauer,1869─1969年),他提交了《整理中国陆军建议书》,不仅建言国民政府应先建立一支不担负作战任务的精锐教导部队,还就军工、邮电、交通与沿海防御体系提供恳切的意见。
1930年又在魏泽尔(Georg Wetzell,1869─1947年)的指导下,将教导队扩充成教导旅、最后编成第36师、第87与88师,初步奠定德械师的基础。
当1933年有“德国国防军之父”名号的塞克特(Hans von Seeckt,1866─1936年)赴华担任总顾问后,撰写了更宏大的《中国军队改革建议书》,接着又撮合中德于1934年签订《中国矿物及农产品同德国工业品及其他产品的易货贸易协定》,让缺乏外汇的中国能以桐油、大豆、钨矿等实物交换德国先进的军工产品,深惧重蹈物资短缺覆辙的德国亦可藉此积累作战实力,双方各取所需。
1936年,德国售华军火占比28.8%,到了次年更高达37%,缔造了抗战前国民政府与德军事与商业关系最紧密的岁月。
最后一任德国驻华军事团总顾问法肯豪森(Alexander Ernst Alfred Hermann Freiherr von Falkenhausen,1878─1966年)待在中国的时间最久、影响也最深远。他对利用四川当作抗日基地、利用游击战消耗日军、封锁长江等构想都给抗日战争带来不小的帮助。
但法肯豪森也坦承,以当时中国的官兵素质、工业与财力来看,要打造合乎德军标准的军队非常困难,且训练60个师的计划也仅算是现代陆军的雏型,更何况大部分地方军阀都不愿蒋介石挟整编之名行裁军之实,故要达成此目标简直难如登天。
因此法肯豪森依据现实调整塞克特的意见,认为“目前中国陆军,固不能担任新式战争,但未若不可用持久战抗敌,迫使其(日本)增加兵力,一切重要莫过于成立虽小而极端新式之国防军”,主张国军应先创立轻装部队,此外还应把裁汰的军人拨去建设工程或编成警察,以免重演一战后大量复员德军造成社会动乱的悲剧。
不过可惜的是,虽然国军在德国顾问的培训下取得一定成就,但整编完成60个师的计划尚未完成抗战便全面爆发,武器自给的雄心也未能如愿。
塞克特曾点明“中国军队的武器处于缺乏的状态,然而向外购买武器、弹药只能视作过渡期的行为。若本土无可靠的军火生产,以资平时练兵和战时所需,则中国势必被迫依赖外国进口,而在战时无法自保”。
结果就如前述所言,连最精锐的第88师都重火力不足,国民政府也据实报告在整编20个师的时候,尚缺步枪12,000支、轻机枪108挺、重机枪缺612挺、迫击炮缺120门等。
这造成国军内武器杂乱、土洋混用、后勤补给不易的窘况,以及缺乏步战协同的演练机会。
国军三大德械师的所属战区分别是哪里?师长分别是谁?
中日战争前,国民党已经完成了四个师的建制,分别是 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师)、中央军36师、87师、88师。 第36师长宋希濂,副师长钟彬,参谋长向贤矩。 第87师师长张治中,副师长王敬久,参谋长徐培根。 第88师师长俞济时,副师长李延年,参谋长宣铁吾。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伊始,87师调防江阴,88师作为预备队在苏州并没参战。 1932年2月14日蒋介石将分驻京沪、京杭地区的第87、第88师组建成为第5军,由第87师师长张治中兼任军长,统一指挥第87 师、第88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此时总队长为唐光霁)和独立炮兵第1团山炮营等部开赴上海,加入第十九路军序列。此时的第5军汇集了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全部是德式部队,是中央军系统内的绝对王牌精锐!这样的嫡系精锐尽数投入,国民政府抗日之心可见一斑。 5月5日,休战协定签字,一二八淞沪战役结束。第5军在淞沪抗战中,军官阵亡83人,伤242名,失踪26人;士兵阵亡1533人,伤2897人,失踪 599人,合计阵亡1616人,伤3139人,失踪625人,伤亡总数高达5380人!——德国军事顾问为此痛心不已!
关于老蒋的德械师
[编辑本段]军中翘楚即便是在接受德国顾问指导与训练的部队中,德国顾问的参与程度也有深浅轻重之分,有的师全师上下只有一名德国顾问!在所有部队中,接受德国顾问指导最多,德式装备最齐全,训练最充足的莫过于教导总队、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这四支部队了。
教导总队,全称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顾名思义就是隶属于中央军官学校
的教导部队,在国军中属于示范部队性质。中央军官学校前身就是名闻遐迩的黄埔军校,教导总队最早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曾在大革命时期东征和北伐中赫赫有名的黄埔学生军,黄埔军校是蒋介石走上事业顶峰的开始,所以蒋介石对黄埔军校历来是青睐有加,最先进的装备、最先进的战术训练、最先进的部队编制往往都是先由中央军校来进行实验,而中央军校也一直秉承建校以来的传统,维持着一支具有相当战斗力的团级步兵教导部队与若干连营级特种兵教导部队。
1930年5月,中央军校正式组建了一支编制为两个旅六个团的教导第2师,这是早期中央军校教导部队的鼎盛时期。这个教导第2师几乎将中央军校的所有新锐武器都收入帐下,其所属特种兵包括两个炮兵团,也就是中央军校的两个教导炮兵团,再加上骑兵连、工兵连、辎重连、学兵营与战车队,可以称得上是虎贲满堂,在整个中央军之中,教导第2师的战斗力仅次于冯轶裴的教导第1师,而日后在抗战战场上威名远扬的第4师就是在教导第2师的基础上组建的。
1931年1月在德国军事顾问的计划下,中央军校正式开始编组教导总队,最初编制为两个步兵营以及炮兵连、工兵连、骑兵连、迫击炮连、特务连和通信连。官兵主要从原教导第2师炮兵团、特务营、工兵连、骑兵连和军校警卫部队中抽调的精兵强将。这个团级教导部队主要进行德式步兵团的编制试验以及德式新武器的应用研究,是为了全面开展德式师建设而先行一步的试验性部队。总队长唐光霁少将,出身于西北军,毕业于著名的保定军校,之所以选择唐光霁,完全是因为他科班毕业,尤擅部队训练,而且北伐之后一直在中央军校任职。副总队长朱宗海,曾任教导第2师参谋处处长,原是中央军校的炮兵教官,他负责主持总队的参谋业务。所属两个步兵营主要用于编制试验,炮兵连装备德式75毫米卜福斯山炮,主要摸索德式装备的具体应用,工兵连配备了德式新型工兵器械,骑兵连则鸟枪换炮,改装摩托车。
1932年3月朱宗海升任总队长,1932年9月保定军校6期毕业的高级教官章履和接任总队长。在此期间教导总队都只是纯示范性的实验部队。直到1933年6月桂永清出任总队长,情况才得以彻底改观。教导总队成为一支野战部队,副总队长周振强和张坤生,都是黄埔军校第1期,与桂永清是同学。总队司令部下设参谋处(主任温祖诠),副官处(主任张炳东),经理处(主任王汉英)。部队扩编为第1团,下辖步兵三个营,团直属炮兵连和通信连,团长由周振强兼任。总队直辖军士营、特务连、骑兵连、工兵连、通信军士连、军官教育队、卫生队、军乐排和汽车队。总队扩编后调防南京孝陵卫(现南京理工大学所在地),位于钟山南麓,国民政府强令搬迁了六个自然村,圈出一大片土地建成教导总队的大本营。
1935年1月25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举行授旗典礼,蒋介石亲自到场,并对全体官兵发表讲话。标志着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成为正式的战斗部队。
1936年教导总队再次扩编,成为三团制的师级部队,并增设参谋长一职,由符昭鶱担任。下辖第1团(周振强)、第2团(胡启儒)、第3团(张坤生),总队直属军士营、炮兵营、骑兵营、工兵连、通讯连、特务连、高炮连、自动车队、卫生队、军官教育总队、军乐排、修械所,并被列为1935年第一期整训部队。
1937年9月,教导总队一部参加淞沪会战。同年11月奉军政部命令扩为三个旅六个团制的甲种师。所属六个团中,三个团(第1、3、5团)已完全实现德式装备与编制。南京保卫战中教导总队损失惨重,余部退到汉口后进行整编,与戴嗣夏第46师合编重建为三个旅六个团制的第46师。 [编辑本段]铁卫禁军第36师、87师和88师是一脉相承的兄弟部队。在中央军里,既不是胡宗南第1军系统,也不是汤恩伯第13军系统,更不是陈诚的土木系,而是出自于蒋介石的警卫部队,标准的嫡系中的嫡系。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后,组建了军校卫兵队负责蒋介石校长的安全警卫与侍从。后来卫兵队扩编为特务营,北伐战争时期又在特务营的基础上扩编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团,作为蒋介石总司令的侍卫扈从部队。
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警卫团再次升格,扩编为首都警备师(所辖部队多达六个团)。就这样紧随着蒋介石的地位攀升,他的警卫部队也完成了从卫兵队、特务营、警卫团到警备师的四级跃升。此后,警卫部队编制又多有改动。1930年12月,警备师与军校教导第1师(师长冯轶裴,该师被公认为中央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合并为警卫师,原警备师所属第1、2、5团改编为警卫第2旅,原教导第1师所属第1、2、3团改编为警卫第1旅,原警备师第3、4团改编为警卫师特务第1、第2团,原警备师所属第6团被裁撤,人员编入各部。此时的警卫师,下辖两个旅六个团,师直属两个特务团、一个炮兵团和其他一些特种部队,总兵力几乎相当于其他部队的两个师!师长冯轶裴,副师长俞济时。
1931年3月,在整军中,这支编制庞大的警卫师被一分为二,拆分成两个两旅四团制的整编师,番号分别为警卫第1师和警卫第2师。
1931年12月,蒋介石在内外压力下宣布下野,他的警卫部队自然也就失去了警卫师的荣耀头衔,警卫第1师和第2师分别改称第87师和第88师。
第87师师长张治中,副师长王敬久,参谋长徐培根。
第88师师长俞济时,副师长李延年,参谋长宣铁吾。
而第36师与上述两师有着极深厚的渊源,1933年9月,正是在第87师和88师两个师的补充旅共四个团基础上,组建了第36师,师长宋希濂,副师长钟彬,参谋长向贤矩。
由此可见,这三个师的前身都是蒋介石的警卫部队,一直是由蒋介石直接控制,部署在京畿重地,是最受蒋介石器重与信赖的部队,就如同是古时的禁卫亲军,因此最早接受德式装备和德式训练的美事,自然就无可争议地落到了这三个师的头上。
这三个师接受德国顾问训练,最早可以追溯到1927年中央军校教导师时代,首任德国军事总顾问马克斯·鲍尔就对中央军校的两个教导师进行过系统的指导性训练,当教导第1师与警备师合编成警卫师后,德国军事顾问也就跟随教导第1师来到了警卫师。
依照德国顾问的意见,这三个师和教导总队,都是作为国军新式整编的示范单位,不应轻易将其调上战场。但是,一二八淞沪事变、福建事变和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这三个师都有参加,并担负重任。因此遭到了德国顾问的强烈不满,当时的顾问团团长乔治·魏泽尔就此向蒋介石表示了强烈抗议,并与蒋介石发生了争执与冲突,这三个师在德国顾问心目中的地位,从中也可见一斑。
国军 德械师的标准建制 和配备 ?
编制序列
德式师的编制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这是一支装备最齐全,训练最正规的精锐之师,1937年11月扩编为3旅6团的甲种师,总兵力达三万余人,其中3个团即第1、第3、第5团为全德式装备,另3个团(多为新兵)则在整训之中。
基本编制如下
师直属炮兵营、骑兵营、工兵营、通信营、军士营、特务营、输送营各1个。
师辖3个旅,旅辖2个团。
以全德式装备的第1团为例
团直属榴弹炮连、战防炮连、通信连、输送连各1个。
团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辖3个步兵连(9挺轻机枪)、1个重机枪连(6挺重机枪)、1个迫击炮排(2门82毫米迫击炮)
德式师的另一类是以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为代表的所谓新式中央军,基本编制如下
(一)师直属部队
1个炮兵营
3个榴弹炮连(12门75毫米山炮)
1个战防炮连(4门37毫米战防炮)
1个高射炮连(4门20毫米高射炮)
1个工兵营
1个通信营(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
1个辎重营
1个特务营
1个卫生队(平时为师医院)
(二)师辖2个步兵旅
旅辖2个步兵团
团直属部队
1个迫击炮连(6门83毫米迫击炮)
1个小炮连(6门20毫米机关炮)
1个通信连
1个特务连
团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直属部队
1个机炮连(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
营辖3个步兵连
连辖3个步兵排
排辖3个班(每排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三)师辖2个补充团 采用换装德式装备时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
全师总兵力约1.4万人。
附
教导总队各级主官 (组建于1931年1月,最初编制仅为由两个步兵营和炮兵连、工兵连、骑兵连、迫击炮连、特务连及通信连各一个组成的团级单位,人员主要是从教导第2师中抽调,主要用于德式步兵团编制和装备试验。1933年6月桂永清出任总队长后才扩编成师级单位)
总队长桂永清,参谋长邱清泉。(1933年6月)
第1旅周振强,参谋主任马连桂,辖第1团秦士铨、第2团谢承瑞;
第2旅胡启儒,参谋主任廖耀湘,辖第3团李西开、第6团刘子淑;
第3旅马威龙,辖第4团睢友兰、第5团马威龙。
第36师各级主官 (1933年9月由87师和88师补充旅组成,1936年12月完成整编,1937年1月获颁军旗)
师长宋希濂,副师长钟彬,参谋长向贤钜;
第106旅陈瑞河,辖第212团顾葆裕、第213团李志鹏;
第108旅杨光钰,辖第215团刘英、第216团胡家骥。
第87师各级主官 (1931年12月由原国M警卫第1师改编,1936年12月完成整编,1937年1月获颁军旗)
师长王敬久,副师长钱伦体,参谋长夏声;
第259旅沈发藻,辖第517团刘曼天、第518团罗哲东;
第261旅刘安祺,辖第521团陈颐鼎、第522团易安华。
第88师各级主官 (1931年12月由原国M警卫第2师改编,1936年12月完成整编,1936年10月获颁军旗)
师长孙元良,副师长冯圣法,参谋长陈素农;
第262旅彭巩英,辖第523团吴求剑、第524团韩宪元;
第264旅黄梅兴,辖第527团廖奇龄、第528团朱赤。
关于蒋介石的德械师多少人和国民党的德械师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