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半岛是什么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半岛是
世界上最大半岛
世界上十大半岛排行榜
世界最大 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文 شبه الجزيرة العربية)位于亚洲,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科威特、约旦、伊拉克、以色列位于阿拉伯半岛上。其中以沙特阿拉伯为最大。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向西它与非洲的边界是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向南它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它与伊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相望。
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伊斯兰教的创教人穆罕默德在这里出生和生活。半岛上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
常年受副高压带及信风带控制,几乎整个半岛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区并有面积较大的无流区。半岛沿波斯湾周围有大量石油储藏,给阿拉伯半岛上临波斯湾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第二位 印度半岛
印度半岛,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世界第二大半岛,南北长1700千米,东西最宽1600千米,面积209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600米。以德干高原为主体,故又名德干半岛。南延至阿拉伯海(向西南)与孟加拉湾(向东南)之间的印度洋。同时,占亚洲人口的四成。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印度次大陆在板块上独立形成,印澳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向北的部分)与欧亚大陆其余部分分离。在与欧亚板块撞合前,它曾经是一个小大陆,当时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还没建立。现时,印澳板块继续向北漂移,使喜马拉雅山脉每世纪攀升数厘米。在印度次大陆的西部边界,印澳板块与欧亚板块形成了保守性板块边界(conservative plate boundary)。另外,这里地理特征繁多,如冰河、热带雨林、谷地、沙漠和草原等,都是较大的大陆特有。
第三位 中南半岛
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及马来西亚西部,是世界上国家第二多的半岛。面积206.5万平方千米,占东南亚面积的46%。海岸线长1.17万千米,多重要港湾。地势北高南低,多山地和高原。北部是古老高大的掸邦高原,海拔1500~2000米。众多山脉自南向北呈扇状延伸,形成掸邦高原及南部山、谷相间分布的地形格局。主要山脉自西向东依次为那加山脉、若开山脉;登劳山脉、他念他翁山脉、比劳克东山;长山山脉。3大山序之间的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自北向南,汹涌奔腾,源远流长。河流上游多穿行于掸邦高原,深切的河谷将高原分为数块,如伊洛瓦底江与萨尔温江之间的东缅高原,萨尔温江与湄公河间的清迈高原,湄公河与红河之间的老挝高原等,是典型的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一些河流的中下游河谷平原及各河的河口三角洲为主要农业区和人口集中区。
中南半岛(Indo-China Peninsula)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旧称印度支那半岛(抗战时因“支那”多有歧视的意思,由于右任先生提议更改中文名为“中南半岛”),又称中印半岛。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西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东临太平洋的南海,为东亚与群岛之间的桥梁。
第四位 拉布拉多半岛
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世界第四大半岛,为美洲大陆最东端。东部属纽芬兰省,西部和西南部属魁北克省。
面积140万平方千米。人口3.4万,地广人稀。位于加拿大东部,哈得孙湾与大西洋及圣劳伦斯湾之间。东南以贝尔岛海峡与纽芬兰岛相隔,北以哈得孙海峡与巴芬岛为界,东北隔戴维斯海峡与格陵兰岛为界。西有渥太华群岛,贝尔彻群岛。西北有曼赛尔岛,诺丁汉岛。西南有詹姆斯湾,北有昂加瓦湾。东南有安蒂科斯蒂岛,南部有米斯塔西尼湖。古斯贝空军基地在梅尔维尔湖南岸哈密尔顿因莱特,是加、美空军联防组成部分之一。
第五位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丹麦语 Skandinaviske halvø,瑞典语 Skandinaviska halvön,挪威语 Den skand-inaviske halvøy,芬兰语 Skandinavian niemimaa),位于欧洲西北角,其濒临波罗的海、挪威海及北欧巴伦支海,与俄罗斯和芬兰北部接壤,北至芬兰,意为“斯堪的纳维亚人居住的之地”。“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n)一词源自条顿语“skadino”,意为“黑暗”,再加上表示领土的后缀-via,全名意为“黑暗的地方”。因半岛地处高纬、冬季黑夜很长而得名。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两个国家即西部的挪威和东边的瑞典,斯堪的纳维亚山脉(Scandinavian Mountains)横恒于两个国家之间,整个半岛长1850公里,面积7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半岛西部属山地,西部沿岸陡峭,多岛屿和峡湾;东、南部地势较平整,半岛的气候属温带气候,其北端严寒。
第六位 伊比利亚半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丹麦语 Skandinaviske halvø,瑞典语 Skandinaviska halvön,挪威语 Den skand-inaviske halvøy,芬兰语 Skandinavian niemimaa),位于欧洲西北角,其濒临波罗的海、挪威海及北欧巴伦支海,与俄罗斯和芬兰北部接壤,北至芬兰,意为“斯堪的纳维亚人居住的之地”。“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n)一词源自条顿语“skadino”,意为“黑暗”,再加上表示领土的后缀-via,全名意为“黑暗的地方”。因半岛地处高纬、冬季黑夜很长而得名。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两个国家即西部的挪威和东边的瑞典,斯堪的纳维亚山脉(Scandinavian Mountains)横恒于两个国家之间,整个半岛长1850公里,面积7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半岛西部属山地,西部沿岸陡峭,多岛屿和峡湾;东、南部地势较平整,半岛的气候属温带气候,其北端严寒。
第七位 小亚细亚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Asia Minor Peninsula),又称安纳托利亚半岛(Anatolian Peninsula),亚洲西部的半岛。公元前1200年,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在土耳其的爱琴海沿岸发生,之后强大的波斯大流士大帝、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古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先后统治这块神奇的大地。历经无数帝国的打造、历经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剧烈撞击。
第八位 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半岛(Balkan)是一个历史和地理上的名词,用以描述欧洲的东南隅位于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的陆地,详细的范围依照定义不同有许多种说法。该地约有550,000平方公里和近5500万人口。在古典希腊时代的巴尔干半岛指的是en:Haemus半岛。该地区采用其名称套用到通过保加利亚中心到东部塞尔维亚的巴尔干山脉上。巴尔干半岛与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并称为南欧三大半岛。
第九位 堪察加半岛
堪察加半岛位于亚洲东北部,现属于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分属堪察加州及科里亚克自治区。西临鄂霍次克海,东濒太平洋和白令海,长1,250公里,面积372,300平方公里。
半岛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最壮观的景色要数有200多座活火山的地区,周围的熔岩区曾被用作俄罗斯月球车的试验场地。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其在俄罗斯远东战区的军事部署中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十位 马来半岛
马来半岛亦称克拉半岛、马六甲半岛。东南亚一狭长半岛。南北长约1127公里,最宽处322公里。半岛上的巴来海角是亚洲大陆最南端。半岛北接大陆,西临印度洋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南为新加坡海峡,东濒泰国湾、南海。中央山脉纵贯半岛,最高点大汉山海拔2187米。西部河流短,近海处大面积淤泥沉积,通航受阻。东部河流较长,上游坡降平缓。马来半岛包括泰国的西南部、马来西亚的西部和新加坡。古代有“金色半岛”之称,历来为大陆与马来群岛间经济和文化联系的纽带。
世界上最大半岛是什么
世界上最大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科威特、约旦、伊拉克、以色列位于阿拉伯半岛上。其中以沙特阿拉伯为最大。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向西它与非洲的边界是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向南它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它与伊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相望。
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伊斯兰教的创教人穆罕默德在这里出生和生活。半岛上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
常年受副高压带及信风带控制,几乎整个半岛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区并有面积较大的无流区。半岛沿波斯湾周围有大量石油储藏,给阿拉伯半岛上临波斯湾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每年,世界各地有不少伊斯兰教徒前往沙特阿拉伯西部的麦加和麦地那朝圣。
地理位置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东临海湾及阿曼湾,西傍红海,南濒阿拉伯海和亚丁湾,西北界叙利亚沙漠,北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面积32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与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并称亚洲三大半岛。东临波斯湾、阿曼湾,南临亚丁湾和阿拉伯海,西隔红海与非洲大陆相望,北与亚洲大陆的分界大致在西起红海东北部的亚喀巴湾北端东至波斯湾的阿拉伯河口一线。南北长2240千米,东西宽1200-1900千米,面积322万平方千米,海拔1200-2500米。是古老平坦台地式高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除西南端海拔2700-3200米的也门高地外,仅在西南和东南部有小部分山地。其中,西岸南段的希贾兹山脉高1500米,山峰多为死火山锥,最高峰哈杜尔舒艾卜峰海拔3760米。中部为广阔的沙漠,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约占半岛面积的40%,较大的沙漠自北向南依次为大内夫得沙漠,代赫纳沙漠和鲁卜哈利沙漠。其中以鲁卜哈利沙漠为最大,面积65万平方千米。阿拉伯半岛为一辽阔高原,三面是深沟切割的陡峭山脉,从红海向东北地势逐渐下降,直到波斯湾沿岸的东部低地,最高峰纳比艾舒卜峰(An-Nabi Shuayb)高3760米,位于也门沙那西北约32千米处。
阿拉伯半岛西部较高,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呈阶梯状。西部为希贾兹(汉志)--阿西尔高原;南段的希贾兹山脉海拔3000米左右;中部为纳季德(内志)高原;东部是平原。半岛西南角土地肥沃,宜于耕种。也门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农业发达,素有"阿拉伯乐园"之称。半岛内的平原和部分高原被沙砾覆盖,沙漠约占全部面积的1/3。无常年河流,雨季和山洪暴发时,山谷积水成河,天晴则干涸无水。半岛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西部高原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东南部沿海地区有部分高地属于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林草原气候)。其他广大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普遍酷热干燥,四季气候及昼夜温差显著,夏季白天最高气温达60℃左右,烈日炎炎,热浪滚滚,酷热难忍。降水量较少,西部沿海地区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达500-1000毫米,西北部平均降水量为25-400毫米,阿拉伯高原年平均降水量低于100毫米以下,沿海地区降水在10月至次年5月之间。大部分地区冬季刮干旱热风。风源来自西亚南部和北非的热带气团,常使气温在几小时内上升20℃以上,给农作物生长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农田灌溉和居民饮水主要靠地下水。
阿拉伯半岛紧接亚非两洲,地当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半岛西南的也门曾是东西方海上贸易的枢纽。半岛两侧的红海和海湾,连通埃及和肥沃新月地带,形成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的天然走廊。
沙漠
内夫得沙漠
内夫得沙漠为阿拉伯半岛的第二大沙漠,位于内志的最北端,刚好处在地盾之外,面积约64750平方千米。其范围几乎西至绿洲城市泰马(Tayma),北抵焦夫(Al-Jawf)和塞卡凯(Sakakah),南达哈伊勒(Hail)。
代赫纳沙漠
代赫纳沙漠将内志同阿拉伯半岛东部分开的代赫纳沙漠(Ad-Dahna)带是一条流沙河,从内夫得沙漠缓慢流向鲁卜哈利沙漠,全长超过1287千米,其宽度一般不超过80千米。沙地常带红色,外形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在中段,平行排列的长沙脊高约46米,而有些沙丘的高度为沙脊的3倍。代赫纳沙漠在春、冬两季可供放牧。1957年在积沙的下面发现了胡顿斯(Khurays)油田。
鲁卜哈利沙漠
世界上最大的纯沙沙漠,面积估计约为64.75万平方千米。当地为数不多的贝都因(Bedouin)游牧人平常不称它为鲁卜哈利沙漠,而简单地称作赖姆莱(Ar-Ramlah,意为"沙")。自1950年以来,各石油公司对沙漠进行了彻底的勘探。
鲁卜哈利沙漠的有些地区干旱可长达10余年之久,而另外一些地区有时发生雷雨或夏季溽暑。最大的沙丘在沙漠的最东部,高度可达244米以上,沙脊长达48多千米,它们之间的低处通常为盐沼。
鲁卜哈利沙漠大部分在沙特阿拉伯境内。不过南面同阿曼、东南同也门的边界尚存在争议。1974年沙特阿拉伯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已就东部有争议的边界达成协议。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介绍
1、阿拉伯半岛英语 The Arabian Peninsula)位于亚洲,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色列等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上。其中以沙特阿拉伯为最大。
2、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 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常年受副高压带及信风带控制,几乎整个半岛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区并有面积较大的无流区。半岛沿波斯湾周围有大量石油储藏,给阿拉伯半岛上临近波斯湾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3、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的诞生地,创教人穆罕默德在这里出生和生活。 以阿拉伯半岛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曾横跨欧、亚、非大陆。21世纪阿拉伯半岛上所有国家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每年,世界各地有不少伊斯兰教徒前往沙特阿拉伯西部的麦加和麦地那朝觐。
世界面积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南靠阿拉伯海,东临波斯湾、阿曼湾,北面以阿拉伯河口-亚喀巴湾顶端为界,与亚洲大陆主体部分相连,位于印度洋板块。半岛南北长约2240千米,东西宽约1200-1900千米,总面积达322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半岛。下面由我带大家一起涨涨知识!
自然地理
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东临海湾及阿曼湾,西傍红海,南濒阿拉伯海和亚丁湾,亚丁湾西北界叙利亚沙漠,北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面积32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与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并称亚洲三大半岛。东临波斯湾、阿曼湾,南临亚丁湾和阿拉伯海,西隔红海与非洲大陆相望,北与亚洲大陆的分界大致在西起红海东北部的亚喀巴湾北端东至波斯湾的阿拉伯河口一线。
地质风貌
大约在一千多万年前,地中海和印度洋之间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以后发生了地壳大变动,形成了东非大裂谷,陆地中间陷落成为红海。红海把亚非大陆分开。红海东边的一块土地成了一个略呈长方形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生态环境
骆驼一直是阿拉伯人赖以从事游牧生活的主要牲畜,没有骆驼贝都因人就不可能远离人类饮用水的水源,靠饮用骆驼的乳汁可深入沙漠达数月之久。骆驼能为人们提供肉食、衣服、燃料(粪便)、运输以及驮水和拉犁的畜力。骆驼作为一种运输工具,已大部分被四轮驱动车所取代,主要作为家畜 饲养 。
资源
石油是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阿拉伯半岛上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一。波斯湾沿岸盛产石油。阿拉伯半岛上的城市,有世界油海之称。
居民
“阿拉伯人”通常是指生活在沙漠中的“贝都因人”(意为游牧人),但有时也指定居者。就人种说,阿拉伯半岛居民人属于地中海的地方种族,是高加索地理人种的一个子群。据 传说 ,阿拉伯人南方祖先夸坦(Qahtan)的后代称为“真”阿拉伯人。
宗教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半岛社会经济、政治和宗教发展演变的必然产物。伊斯兰教的复兴者穆罕默德生于麦加城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
犹太教犹太教、____、伊斯兰教都认为造物主只有一个(犹太教称耶和华;基督____帝;伊斯兰教称安拉),所以统称世界三大一神教。而且这三个宗教都诞生于阿拉伯半岛,三者道统一致,一脉相承。犹太教、基督____斯兰教关系密切。
主要城市
麦加 位于西部山区,群山环抱,炎热少雨,难于 种植 。但它是半岛有名的古城,是阿拉伯半岛的宗教中心和商业中心。先知穆罕默德就诞生在该城。该城后来成了伊斯兰教的第一个圣地。
迪拜 迪拜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部,波斯湾沿岸。自从上世纪70年代阿联酋独立以来,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迪拜领导人以其高瞻远瞩的规划和良好的经济政策,使迪拜迅速发展成了以旅游、转口贸易、房地产、金融等产业为支柱的国际大都市。世界最高摩天大楼、最大购物城、最大的人工岛、最豪华的酒店、最大的室内滑雪场等,以及非常好的社会治安状况和合谐程度,使迪拜的知名度一跃而起。在迪拜,生活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人,丰富多彩的多元 文化 使这个充满充满魅力的城市更加焕发出光彩。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哪个半岛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哪个半岛?是否想去那旅游呢?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简介
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文 شبه الجزيرة العربية)位于亚洲,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科威特、约旦、伊拉克、以色列等国位于阿拉伯半岛上。其中以沙特阿拉伯为最大。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向西它与非洲的边界是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向南它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它与伊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相望。常年受副高压带及信风带控制,几乎整个半岛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区并有面积较大的无流区。半岛沿波斯湾周围有大量石油储藏,给阿拉伯半岛上临波斯湾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的诞生地。伊斯兰教的创教人穆罕默德在这里出生和生活。半岛上的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以阿拉伯半岛为中心的阿拉伯帝国曾横跨欧、亚、非大陆。21世纪阿拉伯半岛上所有国家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每年,世界各地有不少伊斯兰教徒前往沙特阿拉伯西部的麦加和麦地那朝觐。
半岛南靠阿拉伯海,东临波斯湾、阿曼湾,北面以阿拉伯河口-亚喀巴湾顶端为界,与亚洲大陆主体部分相连,位于印度洋板块。半岛南北长约2240千米,东西宽约1200-1900千米,总面积达322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最大的为沙特阿拉伯,按国土的大小依次为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和巴林。人口约3213.8万(1990年)。沙特阿拉伯的领土占了半岛的75%。阿拉伯半岛常年受副高及信风带控制,非常干燥,几乎整个半岛都是
阿拉伯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区并有面积较大的无流区,该区有七个无流国。农耕时只能用地下水。炎热干燥的气候形成了大片沙漠,沙漠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半岛南部的鲁卜哈里沙漠达65万平方千米。半岛上农产品很少,人民主要以牧业为生,多数放养骆驼。当地出产的阿拉伯马和阿拉伯骆驼在世界上很有名。阿拉伯半岛及附近的海湾中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岛上许多国家都以此为经济支柱。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生产石油最多的国家,石油工业的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80%以上,被称为“石油王国”。
历史文化
自从伊斯兰教在7世纪初的25年内兴起,以及阿拉伯穆斯林以历史上伟大帝国之一的创始者出现以后,穆斯林自己及与其有关系的民族便使用"Arab"一语来指称所有具阿拉伯血统的人。而"Arabia"一词或其阿拉伯语名称"Jazirat Al-Arab"则用来指整个阿拉伯半岛。但该地区的界定即使在伊斯兰文献中也不是完全一致的。狭义地说,它所指的地区远远小于整个半岛;而在古希腊和拉丁文献中──以及后来的某些文献中──"Arabia"一词还包括叙利亚沙漠和约旦沙漠,以及幼发拉底河下游以西的伊拉克沙漠。同样,“阿拉伯人”至少在伊斯兰时代以前主要包括阿拉伯半岛中部和北部的部落民。阿拉伯文化是闪米特文明的一个分支,由于这个原因,同时也由于它在一定的时期内受到闪米特姊妹文化的影响,有时很难确定什么是阿拉伯所特有的文化。因为有一条重要的通商路线经过它的侧面,阿拉伯人沿其边界同埃及、希腊-罗马和印度-波斯文明接触。土耳其人统治讲阿拉伯语各国时所产生的影响较小,而占压倒优势的西欧文化迟至殖民地时代才渗入阿拉伯。从伊斯兰时代以前到7世纪史前史和考古学在东北沿岸、费莱凯岛(Faylakah)和巴林,已发现西元前3000年期石器时代的渔人和以介壳动物为食的人居住的遗址。在半岛上许多地方可以见到散落在地面上的燧石用具,还可见到年代虽不可知,但肯定是古代的石绘,这种石绘被认为同撒哈拉大沙漠的石画有密切的关系。试图将所有的阿拉伯人看作是一个单一种族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远古的证据表明非洲人曾到过红海沿岸平原,伊朗人到过半岛的东南端,阿拉米血统的人到过北部地区,古代也门人的种族亲缘关系迄今仍未能确定。阿拉伯文化酷似兴起于半岛北部肥沃月弯的闪米特文化,可认为是文化传播而不是移民的结果。除了继续研究数量很少的史前证据外,考古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已为西元前1000-前500年的文字记载所证实的历史遗址上。文字记载包括广泛散布在整个半岛上的大量铭刻在石板、岩壁、青铜书板和其他物体上的铭文,以及石上的即兴刻画(在也门为数尤多)。其中只有一小部分铭文是真正的阿拉伯文。在北部和中部主要的语言是古北阿拉伯语(分属列哈彦语〔Lihyanic〕、萨穆德语〔Thamudic〕以及赛法语〔Safaitic〕)。尽管这一组语言同阿拉伯语有密切的关系,但不能认为后者是由前者直接发展而来的。也门铭文为古南阿拉伯语(分属迈因语〔Minaean〕、赛伯伊语〔Sabaean〕、卡塔班语〔Qatabanian〕和哈德拉毛语〔Hadhramautic〕),是闪米特语族中一组完全独立的语言(古北阿拉伯语和古南阿拉伯语铭文和即兴刻画均以南闪米特语字母镌刻,现存的此种字母只有衣索比亚文;现代阿拉伯语字母是北闪米特语的一个类型)。也门许多铭文因不合科学的掠夺行为将其从原址上移走而大大丧失了其原有的价值。还有一些铭文用外来的阿拉米文、希腊文和拉丁文镌刻。在古代也门文化地区有许多大型建筑物和纪念性建筑物,如水坝、宫殿、庙宇,以及大量品质极高的造型艺术品。其主题如到处可见的牛头和野山羊雕像,部分地表现了也门的艺术特色,但从西元前3世纪以后明显地具有古希腊的艺术风格。
自然地理
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东临海湾及阿曼湾,西傍红海,南濒阿拉伯海和亚丁湾,
亚丁湾西北界叙利亚沙漠,北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面积32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与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并称亚洲三大半岛。东临波斯湾、阿曼湾,南临亚丁湾和阿拉伯海,西隔红海与非洲大陆相望,北与亚洲大陆的分界大致在西起红海东北部的亚喀巴湾北端东至波斯湾的阿拉伯河口一线。南北长2240千米,东西宽1200-1900千米,面积322万平方千米,海拔1200-2500米。是古老平坦台地式高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除西南端海拔2700-3200米的也门高地外,仅在西南和东南部有小部分山地。其中,西岸南段的希贾兹山脉高1500米,山峰多为死火山锥,最高峰哈杜尔舒艾卜峰海拔3760米。中部为广阔的沙漠,面积约120万平方千米,约占半岛面积的40%,较大的沙漠自北向南依次为大内夫得沙漠,代赫纳沙漠和鲁卜哈利沙漠。其中以鲁卜哈利沙漠为最大,面积65万平方千米。阿拉伯半岛为一辽阔高原,三面是深沟切割的陡峭山脉,从红海向东北地势逐渐下降,直到波斯湾沿岸的东部低地,最高峰纳比艾舒卜峰(An-Nabi Shuayb)高3760米,位于也门沙那西北约32千米处。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地图西部较高,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呈阶梯状。西部为希贾兹(汉志)--阿西尔高原;南段的希贾兹山脉海拔3000米左右;中部为纳季德(内志)高原;东部是平原。半岛西南角土地肥沃,宜于耕种。也门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农业发达,素有“阿拉伯乐园”之称。半岛内的平原和部分高原被沙砾覆盖,沙漠约占全部面积的1/3。无常年河流,雨季和山洪暴发时,山谷积水成河,天晴则干涸无水。半岛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西部高原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东南部沿海地区有部分高地属于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林草原气候)。其他广大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普遍酷热干燥,四季气候及昼夜温差显著,夏季白天最高气温达60℃左右,烈日炎炎,热浪滚滚,酷热难忍。降水量较少,西部沿海地区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达500-1000毫米,西北部平均降水量为25-400毫米,阿拉伯高原年平均降水量低于100毫米以下,沿海地区降水在10月至次年5月之间。大部分地区冬季刮干旱热风。风源来自西亚南部和北非的热带气团,常使气温在几小时内上升20℃以上,给农作物生长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农田灌溉和居民饮水主要靠地下水。阿拉伯半岛紧接亚非两洲,地当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半岛西南的也门曾是东西方海上贸易的枢纽。半岛两侧的红海和海湾,连通埃及和肥沃新月地带,形成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的天然走廊。
地质风貌大约在一千多万年前,地中海和印度洋之间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以后发生了地壳大变动,形成了东非大裂谷,陆地中间陷落成为红海。红海把亚非大陆分开。红海东边的一块土地成了一个略呈长方形的半岛--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主要由西部的阿拉伯地盾和地盾以东的沉积区两大地貌区组成。沉积区从地盾向东北、东和东南方向沉陷,进入包括伊拉克南部、波斯湾和鲁卜哈利沙漠(Rubal-Khali)东部在内的大盆地。地盾的东部边缘从红海向北伸出的亚喀巴(Aqaba)湾的顶端向东弯曲,在横穿半岛的中途点折向西南和正南,直至也门高地。沉积区的形成比地盾晚,由古海淤积而成,主要由石灰岩以及大量的砂岩和页岩构成,最早的沉积物形成于古生代(3.95-5.7亿年前)初期,在阿拉伯半岛的东部,沉积物深及地表以下近10千米处。离地表3千米或更浅的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石灰岩(年龄在6500万至1.9亿年间)中,存在天然气和石油。也门高地在地形上同地盾有很大的区别,它不是山地,而是阿拉伯高原被深谷割切的边缘。阿曼高地在地质上同伊朗西部的札格洛斯(Zagros)山脉的关联,比同阿拉伯半岛其他山脉的关联更为密切(荷姆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的海面宽仅80千米左右)。汉志和阿西尔一道实际上不断裂的陡崖在红海畔纵贯阿拉伯半岛。从亚喀巴湾伸展到麦加以南约322千米处的一段称为汉志(Hejaz);继续向南延伸到靠近也门边界奈季兰(Najran)地区的较高一段,称为阿西尔(Asir)。在汉志最北部的米德延(Midian〔Midyan〕)地区,山峰海拔最高将近2896米; 在阿西尔,山高超过2743米,山路特别崎岖难行。熔岩区从山坡向下伸展,直到哈利(Hali)附近的海滨,形成汉志由来已久的南部天然边界。阿西尔的高原区因受印度洋季风带来的雨水灌溉,土壤较农业性的汉志肥沃。红海沿岸平原均极狭窄,仅在麦地那以南和麦加以南最宽处为64-80千米。整个平原叫提哈迈(Tihamah)平原,有时分为提哈迈汉志和提哈迈阿西尔。沿岸没有可供大型轮船停泊的天然港口,但有许多水湾适于帆船使用。在西北内陆,希斯马(Hisma)砂岩高原海拔约1219米。其南面是一些巨大的熔岩区,如欧韦里德(Uwayrid)熔岩区,其他熔岩区则位于麦地那的周围。麦地那以南伏在群山之上的熔岩岬角,向下倾斜,直伸至近海处。赖克拜(Rakbah)砂石平原铺展在麦地那东南的基什卜(Kishb)熔岩区的南面。在麦加以东各熔岩区中,有一个熔岩区环绕着哈丹(Hadan〔Hidn〕)山脉,是划分汉志和内志的传统边界区。内志内志(Nejd)的西部地区称为上内志,位于阿拉伯地盾内,平均海拔高度1300多米。东部属冲积区,利雅德(Ar-Riyad)市位于东部边缘附近,海拔约594米。内志的主要水系包括若干由西向东的季节性河谷。阿拉伯半岛北部锡尔汉(As-Sirhan)河实际上是一条深谷,而不是真正的干河,长约322千米,河床比邻近的高原低305米。锡尔汉河的东北是属于叙利亚哈马德(Al-Hamad)沙漠南部的广阔熔岩区和燧石平原。包括内夫得沙漠在内的盆地的北部边缘是悬崖峭壁,峭壁北坡下面是阿尼札河网(Anizah Wadis,阿尼札部落之河网),流入幼发拉底河流域。其中最大的河为阿尔阿尔(Arar)河和胡尔(Al-Khurr)河。
沙漠内夫得沙漠为阿拉伯半岛的第二大沙漠,位于内志的最北端,刚好处在地盾之外,面积约64750平方千米。其范围几乎西至绿洲城市泰马(Tayma),北抵焦夫(Al-Jawf)和塞卡凯(Sakakah),南达哈伊勒(Hail)。代赫纳沙漠将内志同阿拉伯半岛东部分开的代赫纳沙漠(Ad-Dahna)带是一条流沙河,从内夫得沙漠缓慢流向鲁卜哈利沙漠,全长超过1287千米,其宽度一般不超过80千米。沙地常带红色,外形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在中段,平行排列的长沙脊高约46米,而有些沙丘的高度为沙脊的3倍。代赫纳沙漠在春、冬两季可供放牧。1957年在积沙的下面发现了胡顿斯(Khurays)油田。鲁卜哈利沙漠大部分位在沙乌地阿拉伯的鲁卜哈利沙漠世界上 阿拉伯半岛上的鲁布哈利最大的纯沙沙漠,面积估计约为64.75万平方千米。当地为数不多的贝都因(Bedouin)游牧人平常不称它为鲁卜哈利沙漠,而简单地称作赖姆莱(Ar-Ramlah,意为“沙”)。自1950年以来,各石油公司对沙漠进行了彻底的勘探。鲁卜哈利沙漠的有些地区干旱可长达10余年之久,而另外一些地区有时发生雷雨或夏季溽暑。最大的沙丘在沙漠的最东部,高度可达244米以上,沙脊长达48多千米,它们之间的低处通常为盐沼。鲁卜哈利沙漠大部分在沙特阿拉伯境内。不过南面同阿曼、东南同也门的边界尚存在争议。1974年沙特阿拉伯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已就东部有争议的边界达成协议。
波斯湾低地从科威特沿岸起,沿波斯湾阿拉伯海岸到海湾入口处阿曼的哈杰尔山脉(Al-Hajar)止为低地区域。迪卜迪拜(Ad-Dibdibah)砂砾平原位于科威特西南内陆。邻近代赫纳沙漠的是苏曼(As-Summan)次高原,许多高数百尺的小山散落在它和海岸之间。这里到处是大片的沙地,沿岸有大片的盐沼。波斯湾在阿拉伯半岛沿岸没有天然的深水良港,但有许多水湾可供帆船停泊。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和卡塔尔都建有现代港口。在波斯湾低地有相当充足的地下水,可从泉水和水井中取得。在沉积层的深处已发现积聚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山脉也门也门有阿拉伯半岛最高峰纳比舒艾卜峰,位置在沙那的西北。也门境内的提哈迈平原上建有几座城市,它比北面沙特阿拉伯境内的提哈迈平原更宽阔,也更适合居住。季风雨使也门的山区和高原成为阿拉伯半岛最肥沃的地区。在也门的南端,考尔(Al-Kawr)山脉临海的一面是陡峭的山坡。也门亚丁港由山南麓低地上的两个火山半岛形成,亚丁后面的沿岸平原宽约48千米,几乎比其他任何一处都窄。哈季尔(Hajr)河也许是阿拉伯半岛唯一终年不断的河流,沿海岸约流经97千米后入海。考尔山脉向东消失在被称为“高原”(jawl)的哈德拉毛(Hadhramaut)高地中。准确地说哈德拉毛是一条将“高原”劈开的内陆谷地,谷地的下段直达海滨,称为马西拉(Al-Masilah)河。在内陆一侧,塞巴泰因沙漠(Ramlat As-Sabatayn)位于从考尔山脉到鲁卜哈利沙漠之间的斜坡上,沙漠和“高原”以下地势平缓。佐法尔阿曼苏丹国南部佐法尔(Dhofar)省的盖拉(Qara)山脉高约914米,有一座山峰超过1524米。季风使山脉朝海的一面(南侧)和沿岸平原的土地保持肥沃。阿曼哈杰尔山脉分为东哈杰尔和西哈杰尔。有些山峰超过2743米。哈杰尔山脉不像其他阿拉伯半岛沿岸高地那样两侧均十分陡峭,山脚下的平原从众多的阿曼内地城市几乎察觉不出向鲁卜哈利盆地缓慢倾斜。在南部没有山脉阻挡阿曼向阿伯海的出口。沿岸高原的平均海拔约152米。
生活习性
生态环境骆驼一直是阿拉伯人赖以从事游牧生活的主要牲畜,没有骆驼贝都因人就不可能远离人类饮用水的水源,靠饮用骆驼的乳汁可深入沙漠达数月之久。骆驼能为人们提供肉食、衣服、燃料(粪便)、运输以及驮水和拉犁的畜力。骆驼作为一种运输工具,已大部分被四轮驱动车所取代,主要作为家畜饲养。绵羊和山羊的数量很多,但大都是小群饲养,而不是大规模放牧。阿拉伯马在阿拉伯半岛是一种正在灭绝的动物,但其他国家在培育这种品种的马。许多贝都因人都有奔跑很快的萨卢基狗(Saluki),驯隼亦用来打猎。过度捕猎已使羚羊急剧减少。在鲁卜哈利沙漠这块最后栖息地内还剩下为数不多的大羚羊,高地山羊也很稀少。其他大野生动物有鬣狗、狼和胡狼,较小的动物有狐狸、蜜獾、兔、猬和跳鼠。致命的沙漠蛇有角蝰和一种同印度眼镜蛇大不一样的眼镜蛇。蜥蜴包括沙漠巨蜥和在沙中出没的小石龙子。鸵鸟已开始绝迹,鹰、秃鹫和鸮还很常见,数量较少的鸨常用猎隼捕猎。红鹳、鹈鹕、白鹭和其他海鸟时常出没于沿岸地区。鸽、杜鹃、燕子和戴胜之类的小鸟可在城市和沙漠中的绿洲见到,而沙松鸡、百蜜和走鴴则栖息在沙漠里。大群的蝗虫时常降临则是一种灾难,所过之处,绿色植物被吞吃一空。其他常见的昆虫有蚊、蜱、甲虫、蝎子和蚂蚁,还有甚至在沙漠深处亦可出现的苍蝇。在有些地方人们养蜂酿蜜。阿拉伯半岛周围的海域内生产鲭、石斑鱼、金枪鱼、鲷及其他食用鱼,此外还有虾类。南部沿岸的近海有大量的鲨鱼和沙丁鱼。鲸偶尔也进入波斯湾。除了海拔很高的地区和佐法尔外,几乎到处都生长海枣,在佐法尔的沿岸地区则生长椰子树。主要谷物为小麦、高粱、大麦和小米。稻米补充小麦用作口粮,但本地很少种植。少数地方如亚丁附近的艾卜扬(Abyan)适于种植棉花。同蔬菜相比,一般阿拉伯人更喜欢吃水果,尤其喜欢吃西瓜、石榴和枣子,布赖米(Al-Buraymi)以产芒果著名,阿拉伯也生产无花果、葡萄、香蕉、仙人果和其他水果,各绿洲还盛产枸橼和爪哇扁桃。半岛上树木很少。西南高地上的一丛丛的桧树有点像真正的树林。常常成排地种植耐旱的柽柳以阻止流沙侵蚀。统称“亥姆”(hamd)的各种树的树叶含有足够的盐分,可满足骆驼对盐的需要。多年生坚韧植物同受春、冬两季雨水滋润的一年生柔嫩植物一样,对人类生存都很重要。
资源石油是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阿拉伯半岛上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一。波斯湾沿岸盛产石油
阿拉伯半岛上的城市,有世界油海之称。除也门的矿床外,阿拉伯油田与伊朗和伊拉克的油田处在同一个巨大的冲积盆地内。虽然伊朗于1908年已发现石油,但直到1932年才在盆地的阿拉伯一侧──巴林发现第一个油田。此后在阿拉伯半岛东部开始广泛勘探,并很快深入到内陆地区。1938年在沙特阿拉伯、1940年在科威特和卡塔尔、1953年在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中立地带的大陆内、1960年在阿布达比(Abu Dhabi)大陆、1964年在阿曼、1983年在南也门、1984年在北也门相继发现石油;1951年在沙特阿拉伯波斯湾近海、1958年在阿布达比近海、1960年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中立地带近海又发现石油。油田中有大量的伴生天然气。在商业上利用这些天然气需要巨额投资。有些天然气经液化后供国内消耗并出口,有些则重新注入含油层储存,并保持产油压力。阿拉伯国家正努力使经济多样化,虽然丰富的石油对经济多样化的进展是一个不利因素。在汉志北部和内志已发现铁矿。其他资源有重晶石、石膏、盐、制水泥用的石灰、制砖和陶器用的黏土、制玻璃用的石英砂和页岩、大理石和建筑用石料等,有些已在开发中。许多世纪以来波斯湾的牡蛎养殖场生产某些世界最好的珍珠,采珠曾一度是致富和有利可图的职业。巴林是采珠业的主要中心。大约自1931年后,由于世界经济萧条,日本人工养殖珍珠的竞争,以及劳动力流向报酬多、劳动低的工作,使珍珠贸易一蹶不振。即使在雨量充沛的西南地区,河水流量也不总是能保证发电需要。水源匮乏和土壤贫瘠阻碍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关于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半岛是什么和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半岛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