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现地核是什么时候 从地壳到地核
人工智能发现地核边界异常,没有知道人知道它是什么
#地震# #宇宙顶级文明能厉害到什么程度# #地震预警# 最近世界各地地震活跃,地震学家对大地震的预测也层出不穷,各种争论兼而有之,有专家说中国的地震预测水平处于世界最高水准,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首先中国的地震监测时间较早手段和方法也比较多,另一方面人类目前对地球的内部结构并不完全了解。通过地震监测我们发现其中地核边界上存在密度增加的异常区域——没有人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马里兰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检查了数千个地震记录,并在核幔界面发现了异常密集、广泛的结构。
作为这项研究的结果,英国科学家第一次设法编制了一张关于地核和地幔之间边界区域的广泛而详细的图片。研究的主要材料是来自太平洋盆地下方的地震波边界的反射。利用人工智能,地球物理学家分析了 1990 年至 2018 年期间大约 7000 个地震图。
地震波穿过具有不同密度、温度或成分的结构,以不同的方式改变它们的速度、方向和分散。通过测量这些波到达地震仪后的速度和幅度,可以了解地球表面深处岩石和熔体的物理特性。从本质上讲,这种方法与回声定位非常相似。
来自位于地核和地幔边界的不寻常结构的回声,该研究的作者确定了大约 40% 的记录。“这是非常出乎意料的,因为我们认为它们非常罕见,事实证明这些结构比以前认为的要普遍得多。”
科学家在火山马克萨斯群岛以及夏威夷等地发现了这些大型、密集、均匀和热的边界结构,目前为止没有人能确定这些结构它究竟是什么?
地球的核心,铁水到处流,温度比太阳表面还要高
地球目前已经诞生有40多亿年了,在这40多亿年期间,地球上面运输了无数的生命,现在人类是地球上面的主导,人类也是不满足于探究地球,而把目光放在了外太空,但是综合来说,人类对于外太空的了解远远比对于地球内部的了解要多得多,毕竟外太空可以通过望远镜去观测,但是地球内部人类也没有办法通过钻井机直接到达地球深处,目前人类已知的最深的洞穴就是前苏联挖的一个大洞,这个洞只有12公里深,要是想挖到地球深处,还需要再挖500个这样的距离,所以综合来说地球内部到底有什么样的东西,我们只能根据推测。
谁也没有亲眼见证过地球内部到底有什么样的结构,根据科学家们测量的数据,得知地核的密度在每立方厘米10.7克,而质量是18.8万亿亿吨,地球上面有特别强烈的磁场,但是这个磁场并不是地表产生的,科学家们通过推测地球上的磁场是由地核产生的,而地核之所以能够产生强大的磁场,就是因为地核含有非常丰富的金属元素,但是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密度远远不及地核的密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科学家的解释,地核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所以地核里面的结构和我们通常认知范围内的物质完全不同,科学家表示地核里面的相关金属元素在超高的压力之下会变得非常的紧密,所以才拥有这么高的密度,而且在地球刚刚形成的时候,有很多的尘埃被封印在地核内,这些尘埃都带有特别高的温度,所以地核的温度也是非常的高,科学家推测地核的温度至少在400摄氏度,甚至最高可能达到6000多摄氏度。
而这样的温度则已经超过了太阳表面,在这么高的温度之下,正常的金属元素根本没有办法保持正常的状态,所以也是形成了熔水的状态。在地球内部很多金属元素全部变成了液体,所以也就不再那么稳定,灵活性非常的强,而且地球的地核也不是固定的,是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的,但是无论变化到哪个位置,因为隐蔽的影响地核都会偏向太阳那一侧,而且地核并不是在地球最中央。
后来科学家们在研究的时候发现在地核的内部不仅仅有一些普通的金属元素,还有金这种金属元素,科学家们表示地球上面大量的黄金全部沉淀到了地核这个地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地核还有的黄金将是人类目前已经 探索 到的黄金储备量的100多倍,但是要知道在地球的深处,人类没有办法深入到那么深的距离,哪怕是在地球的深处有那么多的黄金,人类也没有办法全部开采。
科学家是如何知道地球是由地幔,地壳,地核组成的呢?
科学家是通过地震和核试验时产生的地震波来猜测的-----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据此,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
人类发现地核是什么时候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从地壳到地核、人类发现地核是什么时候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