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民差日本多少年 日本和中国的平均寿命
现在的中国是不是仍然落后日本至少十年?
有日本媒体发表文章声称,中国在军事科技上最起码落后日本十年以上,对于此狂妄的发言,我国著名军事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回应道,中国现在在科技上发展迅猛,特别是在军事领域,过去中国在最近十年上的发展,可是说是之前五十年发展的总和,进步不可谓不是神速。但是中国是不是落后日本十年呢?局座解读到,中国的海军、空军是属于高科技兵种,而这些兵种能不能成为世界最强,而是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制造能力和国家的工业能力。
日本自卫队女兵
而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举国发展现代工业,可以说是搭上了历史巨变的快车,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满清时期,但是却愚蠢的拒绝了现代化发展,这让日本钻了个天大的空子,一举成为亚洲工业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直到抗日战争后才开始正式发展工业,可以说日本其实从一百多年前就领先中国了,这期间有一百年的时间差。而中国近几年发展上可谓是神速,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从几十年前的全球排名前十都挤不进去,到现在即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吗,这种傲人的成绩可以说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
张召忠教授
但是,局座说道,客观来说,中国的制造工艺跟工业质量,却还是要落后日本十年到十五年之间,这是客观事实,不能说中国现在强大了就把自己吹上天,目前美日德工业水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之一,中国想要赶超还有待时日,张召忠教授说道,虽然中国在制造工艺上相对于日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中国却又一样日本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了的,就连美国都望尘莫及,无力赶超,那就是 “规模”!
中国军队
中国无论工业还是还是在制造业,庞大的规模基数能让我们轻松挤进世界第一!而且即便是在正式爆发战争,中国也能轻松碾压日本!中国的军事武器装备规模是日本的十倍以上!即便是是单纯的兵力,日本现役能动员的作战人员大约二十四万左右,而中国能达到两百万级别!有网友就评论到,如果日本没有背靠美国这颗大树,中国真要秋后算账,以目前中日悬殊的兵力,日本可能会“吃不消”。
我们国家和日本的差距有多少年?
1.GDP总量已经赶上,但人均GDP在你我有生之年都不可能赶上,甚至再过100年都赶不上,一点不夸张
2.社会因素比较难比较,简单的说中国再过50年都赶不上日本现在的水平
3.军事如楼上所说,各有所长
4.科技至少相差30年
我国和日本的经济差多少年?
中日经济差距到底有多少年?这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2001年的时候,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的关志雄先生说至少40年;笔者认识的一位日本经济学教授在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后感慨地说 “说差距有100年有些夸张,差距有50年有些保守,应该差距在80年左右吧!”
作为经济学家,会通过GDP、平均寿命、婴儿死亡率、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城市的恩格尔系数和人均电力消费量等方面的各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但笔者想从科技的角度来探讨一下。
近日,在大阪举行的第六届中日经济研讨会上,广汽老总张房有骄傲地宣布“广汽已经成为本田最优秀的海外工厂”。丰田和中国企业的合资,正是中日互补的典型模式。在热火朝天的建厂、造车、卖车后,在中国工人的辛劳后,利润大都流向日本,中国不过赚了一点可怜的加工费。
当然,中国是“世界工厂”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这个地位并没有多少值得骄傲之处。中日处在产业链的不同位置,两国经济界人士都非常清楚。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丁敏女士和笔者聊天时说,日本掌握的是核心技术,我们处在边缘,我们挣的是打工钱。
为什么我们处在边缘,主要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核心的、先进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
资源短缺、国土狭小的日本,发展到今天靠的是技术领先。业内人士常说,美国人掌握标准,站在最高端;日本人掌握技术,站在中间;中国人有得是力气,只好在底端干苦力。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企业缺少资金、技术和管理,于是采取拿来主义。最具典型的是汽车业的“以市场换技术”,结果市场给了人家,技术却没学来。
技术方面差多少,举几个例子就清楚了。中国准备建造高速铁路,就引进法国的TGV还是日本的新干线而热烈讨论。可别忘了,新干线是日本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技术;广汽集团先后和丰田、本田合资,而这两家日本企业起步时,中国全国人民支援一汽,如今双方却完全不在同一档次上竞争。再想想丰田上百款车型的技术储备,差距之大不能忽视。数码产品方面,更是日本技术独步天下,热衷于抵制日货的人买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时大都会碰到这样的尴尬 没有国货可以替代,除非你不买。
在日本大阪的松下展示中心,有100寸的液晶电视;如果石油价格飞涨,丰田的燃料电池汽车会迅速占领市场;在神户,政府耗资上百亿日元进行基础研究,向医疗尖端领域进军。这绝不是给日本企业做广告,他们靠着技术领先,站在产业的上游,和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形成互补。按照日本企业界人士的逻辑,随着经济全球化,开展商务活动时单靠一个国家能力有限,应当以国际分工方式来提高生产能力,中国是日本最好的国际分工对象。将这段话拆开解读,无非是说“中国人是日本最好的打工仔”。
对这种流行已久的国际分工论、比较优势论,应该仔细分析。关于这个问题,我赞同钟庆先生《刷盘子还是读书》一书的观点 知识和技术才是宝贵的财富,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气派的摩天大楼、轰鸣的制造工厂和耀眼的GDP不是根本,因为高楼大厦可以被地震毁掉,海外投资随时可能撤走,工厂也可以迁移,技术,拥有技术的人,拥有这些人的国家,才是最具竞争力的。
回到开头的问题,中日经济到底差距多少年。笔者认为至少50年,因为技术差距至少50年。技术的差距,就意味着经济的差距;技术水平赶不上去,就难免处于给人“打工”的地位。
日本的大公司重视研发,和日本的国家产业政策息息相关。二战后,日本汽车工业起步时,也曾有过引进还是自己研发的争论,最终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日本的汽车产业坚持自主发展的道路,重视技术,走到了今天。
除了公司的投入,国家也一直保持对科研的高投入。据了解,日本的科研投入占GDP的3%左右,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从今年4月1日开始,日本推行为期5年的日本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国家总投资额为25万亿日元。
技术差距大,于是中国的企业在有了钱后决定购买。然而,日本永远不会把核心技术、先进技术卖给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的家电企业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向中国出口技术时,保证日本的技术至少领先20年。经济会全球化,但技术不会。一位日本企业家说,技术是我们的命门,不会轻易卖出去的。
和中国打交道时,日本(包括美欧)动辄提知识产权问题,这表明了他们对此的重视。可以给你投资,用你的土地,用你的人来生产。可以在你的市场销售,但对不起,我的技术不能给你。你要偷偷学,好,法庭上见。
对此,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一些企业也意识到加强研发的重要性。日本eAccess株式会社CEO千本痈夫在2006中日经济研讨会上,对华为公司大加赞赏,认为他们的技术要超过朗讯和摩托罗拉,并介绍了他们公司使用华为公司提供的技术的例子,令在座的许多日本人感到吃惊。
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和日本的科技水平整体差距还很大。要想赶超日本,我们还需要很多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中国到底差日本多少年
看什么科技。
就以电子科技而言。
最少20年。
中国还停留在模仿学习的阶段。
2022年中国落后日本多少年
中国从经济角度来说落后日本40年左右,不过问题是日本经济停滞了很多年了,所以这40年也不是什么很恐怖的事情。
【200分求问】我们到底还落后日本多少年???
这要看哪些方面了,你说的那几个,除人文素质(这个不好评价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各有长短)。日本在那些方面都是国际前列的。
动漫游戏不是比不上日本,其实日本挖走了好多中国漫画家,在中国搞动漫,绝大多数都是亏本,中国人版权意识薄弱,日本一个游戏4000到8000日元,约人民币400到600,而中国仙剑4,激活码只卖50,都亏的解散了仙四的上软团队。是思想的不够解放,普通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的支付在精神消费的能力有关。
和日本相比,中国的落后要从1840以后开始,中国腐败问题严重,那时和日本科技虽同一起跑线,但经济远胜于日本。但日本重视国家军力,举国捐款投资军事,而中国却满足于天朝的美梦,从不重视科技。
自2战结束,中国第一任主席搞个人崇拜思想封锁,从民主来讲就像现在的朝鲜。并且计划经济资源浪费,不切合实际,不重视民生经济,虽说大搞工业也有进步,当盲目性太大,效率不高,这30年也在落后。如今,一档国家自然避免不了腐败,即使中央政策完善,想从地方执行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国家制定的政策得不到高效的实行,这严重阻碍国家各方面发展。人民思想还不够解放,个人权利意识薄弱,封建思想依旧影响人民的阶级意识,以及国家经费政务的不透明被许可,法制的不完善,促使官员腐败日益猖獗。即使经济总量全球第二,社会福利还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总体来讲,不能说落后多少年,要看以怎样的方式去追赶需要多少年。如果上面那些方面都改进到英国德国的做法,赶超日本20年就够了。
关于中国平民差日本多少年和日本和中国的平均寿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