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影影评 > 正文

电影影评

杀人回忆根据什么改编的简单介绍

影评小编2023-02-10电影影评96

韩国电影《杀人回忆》是根据什么真实案件改编的?

根据华城连环杀人案改编的,是韩国三大未破解悬案之一,另两个分别是青蛙少年失踪案和李炯浩被诱拐事件。都被拍成电影,只是青蛙少年失踪案很难找到,不过我在优酷上看过。

1.华城连环杀人案

80年代中后期令韩国陷入一片恐慌的华城连环杀人案随着上诉时效终结,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杀人回忆”。

华城连环杀人案是从1986年9月15日到1991年4月3日在京畿华城市泰安一带发生的妇女强奸杀人案。在4年零7月内罪犯作案10次。截止到2日,第十起事件的上诉时效(15年)宣告终结。即使今后抓到罪犯,也不能判刑。警方只抓到了与连环杀人案无关的第八起事件(1988年9月)的罪犯。

第十起事件的受害者是权某(69岁,女)。1991年4月3日下午9时左右,在东滩面盘松里荒山上发现了遭到暴行的权某的尸体。当时,权某的脖子上缠着长统袜。此后,杀人案再也没有发生,罪犯仍是个谜。连环杀人案的受害者都被勒死,行凶工具是长统袜、袜子等受害者的衣物。而且从受害女性的阴部发现了各种异物,令国民为之震惊。

根据前五起案件中收集到的凶手的精液、血液、毛发等,确定凶手的血型为B型。据距离第四起事件发生半个月前遭到性暴力后,勉强逃出来的受害者提供的口供,凶手的年龄大约在20多岁,身高165~170厘米,身材偏胖。对凶手的全部资料只有这些。国立科学调查研究所保留了当时在现场采收集的凶手的遗传因子。如果今后抓到嫌疑犯,就可以进行确认。警方说 “从残忍、紊乱的手法看,可能是犯罪时没有罪责感,反而享受杀人的‘精神病患者(psychopath)’所为。”

这起案件是有史以来警方动员人数最多的事件。警方先后投入了205万名警察,嫌疑犯和证人达到21280人。40116人接受了指纹鉴定。另有570人和180人分别接受了遗传基因(DNA)鉴定和毛发鉴定。调查记录装满了5个大塑料袋。警方和检察机关决定,与上诉时效终结一年后销毁所有记录的其他事件不同,永久保留该记录。这是考虑到事件的重大性和国民的关注程度,为了上诉时效结束后也能查明真相。该事件还成为迫使警方尽快引入科学调查方法的契机。在第八起事件中首次采用了毛发中子分析法。第九起和第十起案件委托日本对凶手的精液进行了DNA鉴定。DNA鉴定法正是从这时开始引入。

目前,华城警察署的暴力第三组接手该事件,收集线索。2003年上映后吸引500万名观众的影片《杀人回忆》证明人们仍很关心华城连环杀人案。

随着该事件的上诉时效终结日期的接近,再次掀起了延长重大犯罪的上诉时效的争议。

开放的我们党议员文炳浩在去年8月向国会递交了把杀人罪的上诉时效延长至20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该法案目前搁置在在小委员会。

华城警察署署长崔元一说 “即使上诉时效结束,也要追查到底。一定要查明真相。所以暂时将保留专门调查组。”

其中朴海日演得是最后一个被怀疑的嫌疑人,一度被我怀疑成是真正的犯人,但是影片最后还是没有说谁是凶手。

2.李炯浩被诱拐事件

电影《那家伙的声音》是15年前轰动韩国的“李炯浩被诱拐事件”的真实案例为题材制作的。1991年1月29日,在首尔鸭欧亭被绑架的9岁小孩李炯浩,44天后在汉江边上他的尸体被发现。这起案件中罪犯用周密的计划摆脱了警察的搜捕,并用威胁电话沉痛的打击了李炯浩的父母。当时这起案件同“青蛙少年失踪案”和“华城连环杀人案”被称为是三大未破要案。所以当时警方投入了大量的警力和运用了高科技手段来进行搜捕,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共累计投入了15万人力和10多万警力,但连罪犯的样子都没能查出,并在1月份很遗憾的诉讼期限也到了期。1992年SBS纪实节目《想知道真相》节目中导演朴镇彪作为副导演参与了“李炯浩被诱拐事件”的制作,当时他感到非常震惊和愤怒。他决心要把这件事情拍成电影,要让国人不要轻易忘记这件事情。

“怎么喝酒也感觉不到醉。杀死炯浩的那家伙一定还在哪里快活的活着,一想到这些我几乎要窒息。我还没有原谅那家伙,但怎么已经有人说被原谅了……”

——炯浩父亲

根据韩国刑事诉讼法第249条规定,死刑犯的诉讼期限为15年,2006年1月“李炯浩被诱拐事件”诉讼期已满,这意味着人面兽心的罪犯即使是被抓到已经无法用法律来处罚他。但一夜间失去儿子的父母在心中已经留下了永远的痛,炯浩的父母怎能会原谅罪犯呢?电影《那家伙的声音》也许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最后发起的通缉令,除了商业电影本身,这部电影还加入了它的社会性。以感动剧情唤起人们对“诱拐儿童”和“诉讼时效”的理解,通过实际罪犯留下来的唯一线索,让全国民记住这件事情,通过全国民去解决这件事情是电影《那家伙的声音》的主要意图。

而这部片子最吸引我的是姜东元的声音演出。

3.青蛙少年失踪案

青蛙少年是指1991年5名小学生去抓青蛙时失踪,过了11年6个月的2002年9月才发现他们的遗体的事件。

1991年3月26日,因为地方议会的议员选举30年来第一次举行,全市放假一天。最后一个目击证人说在卧龙山附近见过孩子们, 但到处都找不到他们。当时孩子的父母为了找孩子走遍全国, 也有不少以青蛙少年为主题的电影和歌曲,小学生们也展开了“寻找大邱青蛙少年”的活动。

当时的警方根据卢泰宇总统的特别指示,搜查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动员的警力据说31万8千之众,创单一事件动员警力最多之记录。社会团体发了7百多万张的传单,企业界也在商品包装上印刷了失踪少年的照片,悬赏达4200万元。

曾经甚至还有人说外星人绑架以及北朝鲜间谍诱拐还有用于疑难杂证实验品等等。但2002年失踪少年的遗骨却在卧龙山被发现, 死亡原因确定是他杀, 但目前为止并未抓到犯人。

韩国杀人案的诉讼时效为15年, 也就是说2006年3月25日就到期, 即使抓到犯人也无法惩处。

青蛙少年案的疑点

一、文化日报称25日下午6时左右,有一位40多岁男人打电话过来说大邱卧龙山埋有青蛙少年,警察以打电话来的这一天正巧发现遗体,而且地点准备等关键点为由正在追查这个男人。

二、 警察发表死因为“迷路后冻死”,而少年的家人讲遗体发现处离村子只有不到500米的距离,发现遗体的吴鹉根先生也说遗体上压着大石头,尸体是互相压着的,能看出分明是他杀。

三、 发现遗体现场的附近发现了多种子弹,警察认为有可能是当时附近军队的射击场上的子弹误伤孩子, 但军部极力反驳。

四、 几个孩子的衣服以独特的形态被系住,专家们都说这种系法是见所未见的一种。

五、 其中有四具尸体的头部有类似枪伤的洞,附近也发现弹头及弹皮,更加重他杀的可能性,但也有法医不认同此观点。

六、 现场并没有头发令人疑惑,很多人猜测发现处并非死亡现场。

七、 牙齿也少了很多,更加证实了遗体是被搬到此处的可能性。

看过这个电影,很感人,主要是表现被绑架少年和亲人之间的亲情。

找到优酷上的地址了,你可以看看。

《杀人回忆》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吗?凶手的原型是谁?现在如何?

我觉得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韩国媒体公开《杀人回忆》原型华城连环杀人案最大嫌疑人李春材(音译)的照片。媒体表示,考虑到国民知情权优先于个人信息保护权,而且该照片有可能成为解决最长期未结案件华城连环杀人案以及其他不为人知的未结事件的线索,决定公开照片。

《杀人回忆》由奉俊昊执导,宋康昊、金相庆、朴海日等人主演。影片讲述一个小镇接连发生奸杀案,警方成立专案组,由小镇警察斗满(宋康昊 饰)和汉城特派警察泰允(金相庆 饰)联手追查。两人办案首发南辕北辙,合作产生不少摩擦。而当他们同时锁定凶手时,从美国发来的DNA报告令他们几近崩溃。影片于2003年5月2日在韩国上映。

该照片为李春材毕业的水原某高校的毕业相册中的照片,照片下方还写着他的名字。该照片与模拟画像有很多相似之处,单眼皮,眼角细长,左眉圆,右眉呈一字型,嘴唇的形状也是一字型,耳垂形状也一致。该模拟画像是警方根据第七起案件和第九起案件当时目击者的陈述制作的。李春材的亲生母亲金某(75岁)也确认了该毕业相册照片中的是李春材本人。

李某因1994年1月奸杀年仅20岁的妻妹被判无期徒刑,目前正在釜山监狱服刑。《杀人回忆》原型嫌犯因奸杀妻妹被判无期,坚称与华城连环杀人案无关。

《杀人回忆》里的凶手原型是怎么被抓到的?

是因为警方通过检查DNA证据,然后发现了嫌疑人的DNA与两个受害人内衣上的DNA是相吻合的,所以这个凶手就被抓到了,凶手被抓到也给了被害人家属一些安慰。也感谢警方一直没有放弃,逝者终于可以好好安息了!

韩国电影杀人回忆是根据一个真实的连环凶案改编的,这个嫌疑人十分凶残,已经逃了很多年,被抓之后大快人心!这位凶手在1994年的时候杀害了自己妻子的妹妹,而且是非常残忍的犯罪手段。而且在1986年到1991年之间,这位凶手导致了十名女性受害,其中只有一人幸运的生存了。所以说,这位犯罪嫌疑人还是非常凶残的!在电影杀人回忆中,演员把受害者以及加害者的细节演绎的非常到位。

杀人回忆这部电影在韩国电影史上都有非常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所以电影看起来让人不寒而栗。这部电影的故事在一片稻田开始,稻田的管道中,躺着一个已经被杀害的女人,手脚都被绑住了,发现的时候尸体都已经开始腐烂了,开幕雷击,让很多观众直言有心理阴影。但是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犯罪嫌疑人还犯下了多起凶杀案,时间跨度非常大,作案背景也是非常混乱的年代,所以让人非常害怕。

通过技术的发展,破获案件变得简单了起来,警察通过对死者身上残留的嫌疑人DNA与现存人员进行比对,然后才最终锁定了嫌疑人,感谢警察这么多年的不放弃。这次连环案件也让人不寒而栗,还好真凶已经被抓到了,不然大家会一直生活在危险之中,凶手被抓到也破获了悬案,可以说是刑侦的一大进步。

《杀人回忆》凶手是谁?

《杀人回忆》影片中没有抓到凶手。

《杀人回忆》根据轰动全韩国的华城连环杀人案改编,该案件的案发地点是华城市周边的村庄,连续5年之内,有10名女子受害,其中仅1人幸存。10起案件中,凶手的手法近乎一致,先行绑架,之后奸污,最后勒毙受害者,受害者中,既有71岁的老人亦有年仅14岁的少女。

这部悬疑片到最后也没有抓到凶手,真相看似永远无法公布,因为只有凶手才有资格按下停止键,结束这场炼狱淬火一般的缠斗,否则虚构电影与残酷现实之间模糊不清的盗梦陀螺将永不会停止旋转。

《杀人回忆》影评

影片中处处可见导演一直追求的反类型风格,尽管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接近真相,但真相就如同犯人的影子一样飘忽不定。

从汉城来的金相庆一直强调据理分析,冷静查案,却还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学会了屈打成招,甚至狠过本就野蛮粗鲁的宋康昊。在这里,警匪之间的猫鼠游戏被打破,警察成了被罪犯调戏的对象,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和绝望。

韩国电影《杀人回忆》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韩国电影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便是真实、敢拍,他们敢于拍摄和揭露一些社会的真相,其实看电影尤其是看恐怖类和犯罪类电影的的时候,最害怕的便是看到该影片由真实故事改编。《杀人回忆》便是一部由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这部影片是犯罪类的,就取材于1986年至1991年,发生在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带的连环杀人案,凶手主要是以女性为目标,在这短短的四年多的时间里犯下了十起命案,时至今日也没能找到真凶。

杀人回忆主要讲的就是两名警察一起寻找凶手的故事,整个电影的节奏把控的非常好,电影开篇宁静祥和的麦田与小镇上不断发生的连环杀人案形成鲜明的对比,整个电影情节都是由连环杀人这条主线串连起来的,从第一个被害者的出现,再到第二个、第三个,两个警察也在追凶的过程中不断磨合。在办案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警方办案的无能,缺乏逻辑和科学分析,技术水平也不够先进。

这部影片与其他犯罪类影片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并没有将犯人绳之以法,一般的恐怖片都是主要讲凶手犯罪、警方查证和追捕嫌犯,最后将罪犯抓获,因为将罪犯抓获才最符合观众弘扬正义的期待。但杀人回忆这部影片却并没有,直到电影的最后也没有找到真凶,本来快到结尾的时候抓到的朴兴圭完全符合罪犯的特征,结果DNA的检测结果却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真凶是谁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其实,导演这种开放式的结局不仅是因为电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尊重了历史,还让整部电影得到了升华,最后的真凶成了每个观众心中的未解之谜,并且足够现实,那就是并不是每个真凶都能被绳之以法,不是所有正义都能取得胜利。

关于杀人回忆根据什么改编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