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大婚前应该干什么 古代帝后大婚流程
古代皇帝进洞房前后,都要干些什么?
中华民族历史上下长达五千年,而历经的朝代不同,仪式制度也不尽相同。一般都会饮合卺酒。还有就是清朝的皇帝大婚,一般都是内务府操办,即都是满族人流传下来的仪式制度。
《新唐书》记载,在皇帝洞房之后,他必须首先祭拜神灵,向天地、历代祖先致敬,同时表达他的敬意。这种既定的崇拜仪式一直持续到婚后几天。每当皇帝和他的妻子崇拜时,他们会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以加深他们的感情。仪式结束后,将举行“婚礼”。所谓的“河津”最初的意思是将切好的果肉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古代用来装酒。在“婚礼”期间,皇室夫妇会把葡萄酒混合在各自的瓶子里,一起喝。从这个意义上说,皇室夫妇的“婚礼”实际上是民间的“饮酒”。
清朝时期帝王的洞房仪式又有些许不同。因为清帝王是满族,还会举行一些独特的礼节。如由萨满教巫师主持的跨火盆、祭神灵等民族仪式。当然,内务府还会给帝王夫妇献上装有“子孙饽饽”的水饺,象征子孙绵延,万世昌盛。
“合卺礼”结束后,司仪会高声奏道 “礼毕,兴,帝、后俱兴。”皇帝由贴身太监伺候着入洞房,“释冕服,御常服”。皇后则由“尚宫引其入幄,脱服”,等待皇帝的到来。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上半辈子》中详细描述了新房的建造过程:“根据传统,皇帝和王后在人间宁静宫不到10平方米的一间快乐的房间里度过他们的第一个新婚之夜。这个房间没有家具,炕占据了它的四分之一,除了土地,都漆成红色。走进这个深红色的房间,我感到非常窒息。新娘低着头坐在炕上。我环顾了一会儿,觉得很不舒服。既不坐着也不站着。我想还是养心殿更好,所以我打开门回来了。”
清朝皇帝大婚时 (迎娶皇后时)的过程、礼节、习俗。
清代皇帝的婚前礼,由传统的“六礼”减为纳采与大征(纳征)两种礼节。纳采礼本为男家遣媒妁前往女家求婚,获女家同意之后,再正式遣一使者到女家致以薄礼,以为求婚之成。
历代纳采礼,男家向女家所致礼物,既有实用之物,又有象征之物。清代皇帝大婚的纳采礼物为配有鞍辔的文马四匹、甲胄十副、缎百匹、布二百匹,顺治朝还包括金茶筒(喝奶茶用的茶壶,民间也称为多穆壶)1个、银盆2个。
纳采礼之后举行纳采宴。清代皇帝大婚的纳采宴的承办,改变了主宾关系,并不是由皇后父母设宴款待皇帝派出的使者,而是皇帝要派大臣代表他,赐宴皇后父母。
婚成礼是皇帝大婚的高潮,只有经过这一礼仪,双方才可以确立夫妇之关系,其程序包括册立奉迎礼、合卺礼,并且尚有坐帐礼、跨火盆与马鞍的习俗。
清代皇帝大婚迎娶皇后所用凤舆,并非是与百姓一样的红色喜轿,而是帝王专用的明黄色轿,并且上面没有“喜”字。皇后乘坐凤舆入宫时,要提前在凤舆内放置御笔“龙”字。
皇后头遮绣龙凤同合纹的红缎盖头,坐在凤舆内向宫中行进时,一手持金质双喜“如意”,一手持苹果,以谐音平安如意。
到了乾清门,才算到了皇帝之“家”,于是皇后在乾清宫阶下轿,交出手中的如意和苹果,还要再怀抱一个金宝瓶跨过火盆,才能进殿内,等到了洞房坤宁宫时,还要跨过马鞍,才能行合卺礼。
婚礼诸礼中真正代表男女成为夫妇的是合卺礼。合卺礼为现代所说的喝交杯酒之源。
扩展资料
清朝皇帝的大婚礼仪并不是一开始就被确立下来的。清太祖娶叶赫氏时,仅仅率众贝勒迎亲,举行大宴,而并没有固定的仪注,清太宗时立后也仅行了册立礼,皇帝大婚亦未成定则。顺治八年,清世祖大婚,才开始确立了皇帝纳后仪。
清代民间嫁娶要行六礼,所谓“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与民间嫁娶不同,皇帝大婚不需要问名、纳吉和请期,皇帝也不可能亲迎(一般是谴使奉迎),所以皇帝大婚礼仪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纳采和纳征(皇家称大征)。
在大婚使前来册封前,皇后的仪仗就要在宅邸内等待,大婚使到时,皇后的父亲要率领亲属着朝服在门外迎接,皇后本人则在庭中迎接,皇后母亲及家中女眷也都要在庭中着朝服跪迎,等待使臣入内册封。之后鼓乐、仪仗导引在前,皇后凤辇随其后,有中门进入中宫,行至太和殿外台阶,皇后下辇入宫。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网-揭秘清代皇帝的大婚礼仪
清朝,帝王们大婚前,为什么要先临幸八名宫女,究竟为何这样做?
在清朝帝王们大婚之前都会先临幸8名公女,那是因为清朝有明文规定,有小皇帝结婚之前,必须要找八名宫女提前学习一下临幸技巧,而这八名宫女,也会因此脱离宫女的身份。
清朝的皇帝们里康熙皇帝是纳妃最多的一个皇帝,他的一生一共册封过四位皇后,光妃嫔都有35位,而且他也是清朝皇帝里边结婚年龄最小的一个皇帝,他是在11岁的时候娶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赫舍里氏,而赫舍里氏当时也才12岁。后来又被封为了孝诚仁皇后,本来他们两个是政治联姻,但是因为他俩从小一起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个人结婚以后,夫妻生活也很甜蜜,感情也很深。
纵观2000多年的帝王历史,几乎大部分的皇子,尤其是年纪很小的小皇帝,在结婚之前,都接受临幸宫女的性教育,这样等到他们结婚的时候,就有熟练的性经验了。而康熙在结婚4年以后,赫舍里氏给他生下了一个聪明乖巧活泼可爱的小皇子。那个时候康熙皇帝才15岁,皇后才16岁。,但是在历史上还有比康熙皇帝生孩子更早的皇帝,那就是西晋的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他在13岁做太子的时候就结了婚还有了孩子,在结婚以前他父亲就派宫女去教导男女房事知识。
在清朝的皇宫里边有明文规定,小皇帝在结婚之前,必须从宫里选出8名年龄稍微比较大,品行端正的宫女,让小皇帝亲身实习临幸的技巧,这8名宫女也都会成为宫里有身份的女子,不用像其他宫女一样做苦差事。
清朝时期皇帝的大婚礼仪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说到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其实相对于现在来说只繁琐不会简单,那么清朝黄帝的大婚礼仪则更为繁琐。我们现在人们结婚,多数是自由恋爱,然后双方家长见个面,差不多也就能将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下来了,虽然说结婚无小事,都是大事,但是相对来说还是简单多了。
一般来讲,古代婚姻的整个仪式分为婚礼前、成婚礼以及成婚后三个部分。清朝皇帝的大婚礼仪也不外乎在这些当中。婚前礼有纳采礼、大征礼、进妆奁、册立礼、奉迎礼; 成婚礼有跨火盆、跨马鞍、合卺礼; 婚后礼有庙见礼、朝见礼、颁诏礼、庆贺筵宴礼等等。
当然,清朝皇帝大婚不会像寻常人家一样有订婚的程序,只是出于尊崇古礼,举行纳采礼。在纳采礼之后,要举行筵宴,称之为纳采宴。一般在纳采礼之后,还有问名礼,而清朝皇帝都是通过对记名秀女复选的方式,因而表面上看并没有问名礼。
纳采礼之后就是钠征礼了,清朝皇帝大婚的纳征礼称为纳币,以多为实。把金银列在礼物之首, 并且区分出礼物与赐物, 即给皇后的为礼物, 给皇后家人的为赐物。给皇后家人的赐物, 真正成为皇后母家所纳之“币”, 给皇后的礼物在大征礼之后仍要回到宫中。
一般人家娶妻,均会去迎娶妻子,皇帝当然不会干出这种事情。皇帝是先派遣使节到后邸对皇后进行册立,然后再将皇后迎入宫中。因此,将其称之为“奉迎礼”。
然后就是合卺礼了,一般再坤宁宫举行。此时皇后就要重新梳妆打扮了,不再是姑娘的发型,而会换成“两把头”的媳妇头,穿上朝袍朝褂,这样就完成了从平民子女到皇后身份的蜕变。清朝皇帝在合卺时,模仿古人席地而坐,内务府的宫女将宴桌铺设在龙凤喜床沿下,两人相对而坐,然后恭进皇上、皇后交杯用合卺宴。皇后在左,皇帝居右,对饮对食,在帝后饮食之后还要有结发的侍卫夫妇在坤宁宫外屋檐下用满语唱交祝歌。
婚后第二天,第一件事情就是朝见。我们现在结婚有的地方或者家族还有这样的习俗,就是第二天新人给父母敬茶。帝后大婚也不例外,不过是去太后宫里进行朝见,这时候皇后要穿吉服,戴凤钿, 明黄五彩龙袍,八团五彩有水龙褂, 戴项圏、挂辩子手巾、东珠朝珠。
之后,就是重要的颁诏礼与庆贺礼了。皇帝的大婚是举国盛典,要昭告全国,使妇孺皆知。最后,进行筵宴礼。婚成之后, 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国宴以答谢皇后父亲及其族属。此时皇帝要亲自御临太和殿, 设法驾卤薄、乐悬等,以敬重其事。至此,礼成。
皇帝大婚要分几个步骤进行?
皇帝大婚从步骤和形式上与民间相类,分以下几个步骤
纳彩礼皇太后与近支王公选定某女为皇后以后,皇室要向皇后娘家送订婚彩礼,这一个步骤叫“纳彩”。在这个阶段必须同时封后。先由翰林院备好册文,礼部依册文造好金册、金宝,并备办马匹、甲胄、布帛等礼物。届时鸿胪寺在太和殿正中设节案,备好礼品,有关人等站班肃立。吉刻一到,迎亲的正副使臣行三跪九叩礼,在丹陛上跪听宣旨 “皇帝钦奉皇太后懿旨,纳某氏某女为后,命卿等持节行礼纳彩。”宣毕,大学士进太和殿取节,交正副使。正副使持节率迎亲仪仗出太和中门径往皇后宅第。皇后家设节案迎奉迎亲仪仗。摆好纳彩礼品后,在大厅中门外跪听宣旨,皇后父亲率合族子弟朝皇宫方向行三跪九叩礼。纳彩礼成,正副使取节回宫复命。纳彩礼后,皇宫设宴命公主、大臣命妇宴请皇后之母,外廷命大臣设宴招待皇后之父。
大征礼皇室备大婚礼物,派使臣送到皇后家,叫大征礼。大征礼中包括马20匹、黄金200两、白银万两、缎千尺以及大量金银器皿。
册立奉迎礼前一日皇帝遣富到天坛、地坛、太庙,告祀天、地、祖宗。当日宫内布置一新,红毡铺御路,贴门神、对联,挂红灯、彩绸。銮仪卫陈设法驾卤簿、中和韶乐、丹陛大乐,太和殿内设节案、册案、宝案。太和门外阶下工部设龙亭。銮仪卫设皇后凤舆,凤舆内摆放金如意一柄。从太和门到午门陈皇后仪驾、皇后冠服。官员、命妇、太监朝服、彩服以待。钦天监报 吉时到,奉迎礼开始。皇帝出宫先到慈宁富向皇太后行礼,而后赴太和殿升座。中和韶乐奏“叶平之章”,钟鼓齐鸣,三鸣鞭,丹陛大乐奏“普平之章”,迎亲正副使上丹陛北跪听宣旨。宣旨毕,大学士入殿捧节授正使。正使持节捧册宝由中门出,置册宝于龙亭内。三鸣鞭,皇帝起座还宫。正副使持节率迎亲仪仗出太和门,经大清门径赴皇后宅第。皇后家,在家设节案、册案、宝案以迎。皇后父率全家跪接迎亲队伍。内务府官员接皇后冠服给内监,内监转交女官呈皇后。皇后立时穿戴,听宣旨毕行礼后。待吉时入宫。
不论皇后府邸位于京城何处,迎亲队伍必须经大清门进宫。奉迎队伍至外金水桥,正副使及官员人等下马,至午门,门楼上金鼓齐鸣,仪驾止行。皇后凤舆随九凤曲柄盖穿午门正门,至太和门。皇后在何处降舆各有不同,顺治、康熙皇后在太和殿阶下,同治皇后在乾清宫阶下,光绪皇后在乾清宫阶下。此时礼部官员捧册宝置交泰殿左右案上,皇后随命妇进交泰殿,稍息,皇后乘八抬孔雀顶轿进坤宁宫等候。
合卺礼帝后合卺礼在坤宁宫东暖阁举行。坤宁宫东暖阁是临时洞房,室内北边为喜床,和一对宝座,南边窗前为一通炕,室内布置喜兴红火。坤宁宫内西墙悬供祖宗神牌,称之为“祖宗照佑子孙多”,有香火不绝、多子多福的意思。正对的洞房大门上贴大红喜字,不准贴门神,有不能用门神拒绝祖宗护佑的含义。
皇后进坤宁宫后,有命妇为她梳洗打扮更衣。合卺礼开始的时候,皇帝穿礼服乘八抬孔雀顶轿到坤宁宫,进东暖阁左边宝座升座,皇后居右,相对举行合卺宴。宴席间,皇帝、皇后饮交杯酒。洞房外结发侍卫唱“交祝歌”,房内有命妇、福晋四人伺候合卺宴。宴毕,命妇退出。日后,皇帝、皇后到皇太后处行礼;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朝庆贺礼;皇帝在太和殿赐宴招待皇后父亲及亲族;皇太后在慈宁宫宴请皇后母亲及亲族;最重要的是皇帝要颁布诏书宣示天下,皇帝的大婚礼才告结束。
帝后在坤宁宫举行大婚礼后,会在这里住到对月(1个月)或6天,其后,皇后便分宫住进东西六宫中某宫内。分宫以后如遇大的节庆,皇后仍在坤宁宫东暖阁休息,所以坤宁宫外悬挂的说明上有“皇后休息处”的字样。至于妃嫔入宫则用“九翟金凤顶大仪车”迎接,进宫走的是紫禁城后门神武门、顺贞门,而后直接抬到某寝宫入洞房,后妃嫡庶之分甚严。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性格率直刚烈,一向与慈禧不谐。同治死,因一句“我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暗讽慈禧只是个偏房,激怒了慈禧。阿鲁特氏终因不堪慈禧的压力,愤而吞金自杀,遂成千古罕见的皇后殉帝的惨剧。
皇帝大婚前的性教育
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性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西晋的痴愚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在做太子的时候,13岁时结婚。在司马衷结婚之前,他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派后宫才人谢玖前往东宫,以身教导太子,让太子知道男女房帏之事。谢玖离开太子的东宫时,已经怀孕。谢玖后来在别处宫室生下一个儿子。几年以后,太子司马衷在父母宫中见到一个孩子,晋武帝告诉他,这是他的儿子,他大为奇怪。同样,北魏文成帝拓跋浚17岁结婚,但他13岁时刚步入青春期便已临幸了宫女,14岁就做了父亲。
清代宫中明文规定,皇帝在大婚之前,先由宫中精选八名年龄稍长、品貌端正的宫女供皇帝临御。这八名宫女都有名分,从此成为宫中有身分的女子,每月拿俸禄,不再像其他的一般宫女从事劳役。因此,这份差使也一直为宫女们所企盼,希望藉此脱离苦海,一步登天。这八名宫女的名分一般是冠以四个宫中女官的职称,即司仪、司门、司寝、司帐。清代宫中的这种规定,目的是使皇帝在婚前对于男女房事取得一些经验,以便在和皇后一起生活中不致窘迫慌乱,能够从容不迫。
皇帝在婚前和哪些女人发生性关系?这在中国的历代宫廷中,并没有规定,也无法规定,完全看皇帝个人的兴致。对于青春年少的小皇帝来说,性的问题是令他紧张的,还处于被开导而无禁忌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很容易被挑逗或产生冲动,也就很容易和身边的女子发生性关系。太子住在东宫。太子行冠礼以后,便被视为成年,没有皇帝的诏命,太子从此不许随意出入后宫,以防和后宫嫔妃发生瓜葛。太子在东宫中则没有顾忌,可以随心所欲,可以任意猥亵任何一个侍女,也可以和她们任何一个发生性关系。
从可能性上说,谁是小皇帝或太子的第一个性体验的女人 这个女人是不是会成为皇后或嫔妃 这实在难以确切地回答,谁都可能成为皇帝的第一个女人,被临幸以后也一般都有相应的名号。但总体上说,最可能成为小皇帝或太子的第一个女人的是他们身边的宫女,有些时候则是他们的乳母。宫女和乳母在宫中都是女仆,是没有名分的一类。宫女如果被临幸和得宠,则会取得名分,从而改变其卑贱低下的地位。乳母能自由出入宫禁,即便被临幸,但其乳母的名分永远不会改变,也无法改变。人们无法接受当年乳养皇帝长大的乳母能成为皇帝的嫔妃,更不能接受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从心理上说,惟我独尊的皇帝对于他的第一个女人感情浅淡,不会持久,也不眷恋。这个女人令皇帝羞涩,会使皇帝想起初次性生活的紧张和怯弱。皇帝在她面前永远不会轻松。皇帝自然而然地会避开她,转而扑向其他的美女。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穆宗的第三个儿子。5岁时朱翊钧即被立为太子,10岁时即皇帝位。17岁那年,朱翊钧有一次路过慈宁宫,看见了宫女王氏,一时春心荡漾,不能自制,朱翊钧便临幸了她。王氏从此却有了身孕,这样重大的事情,随驾的太监当然作有记录,日簿也有案可查,但冲动以后的朱翊钧却并不喜欢王氏,不再临幸她,也不记挂。此事被慈圣太后得知,抱孙子心切的太后照顾着王氏,王氏在宫中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儿子。有一次,太后兴冲冲地告诉神宗,讲述了这件事,但神宗对此反应淡漠,装作没有听见。神宗的冷淡,王氏册封嫔妃当然无望,无氏所生的儿子同样遭到无辜的冷落。但历史上,皇帝和他的第一个女人也有例外,如明宪宗朱见深和宫女万氏。万氏是四岁时进入皇宫、成为一名宫女的。万氏最初在英宗的母亲孙太后宫中服侍。英宗是宪宗朱见深的父亲。万氏进入青春期以后,日益娇艳秀美,加上她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侍候太后体贴入微,所以极得孙太后的宠爱,成了孙太后的心腹和不离左右的小答应。宪宗朱见深是英宗的长子,生于正统十二年。两年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太后命将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代宗朱祁钰即位,在景泰三年,废朱见深为沂王。英宗复位以后,又被立为皇太子,这年,朱见深18岁。
8年以后,英宗死去,朱见深即皇帝位,为明宪宗。早在宪宗做太子时,太后就派心腹宫女万氏去服侍太子。万氏大太子18岁。太子就在这个和乳妈年龄相仿的宫女万氏的照顾下一天天长大,逐渐长成为一个英俊少年。聪明绝顶的历万氏不知在何时何地用何种手段勾引了少年太子,两人发生了性关系,太子从此不能自拔。太子依恋着万氏,离不开万氏,万氏成了他生命的寄托。年轻的朱见深对于万氏除了感情和 *** 的需要以外,还有驯服和敬畏。朱见深18岁即位,万氏已经是36岁。青春正盛的朱见深却依旧宠着中年妇人的万氏。赐给她名号,以至做到了贵妃。万贵妃恃宠而骄,横行宫中。她在后宫颐指气使,以残酷的手段使其他受孕的女子堕胎。宫中人人都惧怕她。老年以后的万贵妃,宪宗对她依旧宠爱不衰。万贵妃在58岁时,一次怒打宫女,因身体肥胖,一口气闭了过去,从此再没醒来。宪宗闻讯后肝肠寸断,喟然长叹 万贵妃去了,我还能活多久 没过几个月,宪宗便在郁闷愁烦中随万贵妃长去,终年40岁。
同是明代的皇帝,为什么王氏和万氏命运如此不同 两人姿色相当,宫女的身分也一样,从情理上推测,可能在于皇帝在性生活上的感觉,是快乐还是恐惧抑或是痛苦。王氏完全是被动的,她自己都少不更事,恐惧、紧张自不待言,更不用说能够让神宗轻松。万氏则不同,是她看着宪宗长大的,对他的一切了如指掌。万氏又大宪宗18岁,相当于他的母亲。万氏的成熟、风韵,从容不迫和长期培养的依恋和感情,自然会使宪宗在性的体验中感到轻松、自如、畅快无比。因此,王氏和她的儿子受到了冷落,而万氏没有子嗣却照旧宠冠后宫,封为贵妃。
万氏只是相当于宪宗的乳母,但是,历史上也有过真正的乳母和乳养的皇帝发生性关系的史事,这便是明熹宗天启皇帝和他的乳母客氏。从史料上看,乳母客氏和天启皇帝有过性关系。客氏在明代的宫中是 *** 驰名的。她怎会放过年轻的皇帝 她和天启帝的关系,不同于一般乳母和养子的关系,从如下史迹和分析中可以看出客氏和天启帝关系的不同寻常,从遭遇可以断定客氏最先勾引了弱冠的天启皇帝,直到天启皇帝23岁时死去,两人一直关系暧昧。
首先,客氏乳养天启帝,将他一天天养大。一般来说,皇帝在宫中长大以后,乳母的职责已经尽到了,皇帝不再需要乳母朝夕相处,但客氏却不同。史称其每日清晨进入天启帝寝宫的乾清宫暖阁,侍候天启帝,每至午夜以后方才回返自己的宫室咸安宫。如果说是乳母照顾皇帝,没有这个必要,也是多此一举。皇帝已经长大,宫中侍仆成群,还需要一个乳母干什么 如果说客氏是出于慈爱,像母亲一样,每天得看护着年轻的皇帝,守着他,心里才安,那么这又和下一个事实相矛盾——客氏后来和魏忠贤私通,有一天,她和魏忠贤在太液池欢饮,两情缱绻,柔情似水,不远处,上树捕岛的天启帝这时忽然跌落,衣裳破裂,面部出血。客氏却无动于衷,依旧和情郎魏忠贤嬉谈笑谑。客氏在此时不管是乳母还是自诩为慈母,都是玩忽职守,显然客氏都不是。
其次,客氏美艳妖治,在天启帝面前从来不以乳母和慈母自居,而是一个渴求受宠的活脱脱的女人,史称客氏即便四十多岁时,面色依旧如二八丽人,而且打扮入时,其美艳和衣饰,和她的年龄、身分极不相称。但客氏的美色和妖冶是十分惊人的,连年轻的宫女、嫔妃们也无法企及,一个个只是瞠目结舌。据说,客氏为了保持美艳,使青春永驻,平时总是以年轻宫女的唾液梳理头发,以保持头发的乌黑光润。秀发如云无疑平添风韵,更具女性的妩媚多情。这样的一个女子在皇帝面前展尽 *** ,朝夕侍从左右,已经不是乳母的身分。
再次,作为天启帝的乳母,客氏争风吃醋,竟先后害死了几个曾被天启帝临幸过的嫔妃。其中最可怜的是张裕妃,被天启帝临幸后怀孕,临产时客氏下令断绝张裕妃的一切饮食,也不派人前去接生。结果,在一个狂风暴雨之夜,张裕妃饥渴难忍,拖着沉重的身体,匍匐着爬到屋檐下接雨水止渴,最后哭喊着在饥寒交迫中死去。除张裕妃以外,还有三位皇子,两位皇女,均因客氏的加害,不幸夭折。至于皇帝临幸过或刚刚怀孕的宫女被客氏残害的有多少,恐怕不会是少数。这和历代后宫中后妃争宠残杀有什么不同 如果客氏仅仅是皇帝的乳母,她完全可以借皇帝的光,称霸乡里,家族腾达,却没有必要搅乱后宫,对皇帝的后妃美人们恨之害之。
最后,客氏和魏朝、魏忠贤关系密切。客氏是一位 *** 很强的女人。魏朝、魏忠贤是两位宦官首领,他们可能在入宫之前,净身做得不够彻底,在床上还能对付一阵。客氏知道以后,先和宦官首领魏朝私通。后来,客氏得知魏忠贤血气旺盛,性功能强于魏朝,客氏便毫不犹豫地投向魏忠贤。客氏的这一感情转移,并不是悄悄进行,而是明目张胆,在宫中闹得满城风雨。客氏如此求欢于刑余之人的宦官,对于青春年少又很眷顾着自己的皇帝,她怎会无动于衷 而且,史称客氏常将称为龙卵的子鞭之类烹制后献给天启帝,为其大补阳气。滋补的目的,当然应该是自己受用,岂能是让天启帝多御几个嫔妃美人 多生儿女 再又夺之杀之 这些都是说不通的。只有在天启帝和客氏有了两性关系,才能说得清这一切。尽管如此,客氏还是没能像万贵妃那般幸运,有了名号,进入皇帝正式的嫔妃行列。
皇帝婚前
关于皇帝大婚前应该干什么和古代帝后大婚流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