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做过什么好事 汉武帝刘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都说汉武帝的一生做出了很多功绩,具体有哪些?
汉武帝刘彻出生于公元前156年7月7日,十六岁便登基,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在位五十四年,是位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和诗人。汉武帝从小就文武双全,有胆识、聪慧过人,具备成为一代君主的必要条件,事实证明,执政期间,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鼎盛时期,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汉武帝一生的功绩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 谋略双全,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均有成就。
首先在政治上,为了巩固国家统治大权,他建立中朝,开创一套文官选拔制度,使得这一时期人才辈出,同时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的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限制诸侯结党营私,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改革上,汉武帝重农抑商,推行“算缗法”、“告缗法”、“均输法”,统一发行货币和统一物价,将盐铁和酿酒收归中央管理,避免民间哄抬物价,同时大修水利、治理黄河等,这一系列的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国泰民安,百姓富足,为汉王朝的繁荣鼎盛奠定了基础。
军事上,汉武帝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文化上,汉武帝从来不曾缺少法治思想,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但是在宣扬儒学的同时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约束皇权。
汉武帝的一生在帝王事业上屡立丰碑,但是晚年生活却迷信鬼神之说,几经周折,在猜忌与不安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汉武帝的主要功绩有什么
一、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
汉武帝在位期间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兴儒学教育。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它独霸中国二千余年。
当时在那个年代是百家争鸣的时期,人人都各有一套理论,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主张自家反对别的家的观念在封建时期的是引起对立与矛盾根源。
二、第一个兴办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代太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政府创办的、正规的高等学府,自汉武设立,历两千余年而不绝,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学生称为“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太学初建时为5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
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三、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
汉武帝在位时,共开拓疆土面积 198万平方公里。具体边功 北破匈奴直抵阴山。西北张骞通西域,置河西四郡有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东北置乐浪等朝鲜四郡。西南置西南夷七郡。东南抚东越。南灭南越。设珠崖郡于海南岛。
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西方(域)传入胡(黄)瓜、胡萝卜、葡萄、汗血马、核桃、天马等,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历史意义重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五、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 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刘彻 (汉武帝)
汉武帝有哪些历史功绩
1、颁行推恩令
推恩令,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
因此,封地大的王国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了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朝廷不用贬斥诸侯王,就使得大的王国自己分崩离析了。在此之后,侯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王国封地过大问题。
2、加强中央集权
为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即允许诸王将自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
3、设立中朝
在惠帝、文帝、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汉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经常会借口打压杀死丞相,导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职。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他便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4、建立年号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扩展资料
汉武帝在位期间(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创设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由官府垄断盐、铁、酒的经营,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立太学。对外,汉武帝采扩张政策,除与匈奴长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
此外,还有创设年号、颁布太初历等举措。但他崇信方术、自奉奢侈,兼以穷兵黩武,引发统治危机,晚年爆发巫蛊之祸,后因对外扩张受挫而颁《轮台诏》。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
汉武帝的历史影响深远而复杂,评价亦存争议。死后谥号孝武皇帝,宣帝时上庙号世宗。其事迹见《史记》、《汉书》,其轶事多见《汉武故事》 。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汉武帝创造了数个第一,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太学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学说。“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但是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只是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即所谓的“儒表法里”。
比如夏侯始昌既研习儒家又通晓阴阳五行家;宰相公孙弘兼治儒法两家;主父偃以纵横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以黄老学说起家。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刘彻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武帝的一生中做了哪些功绩呢?
在经济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在政治上则是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军事上,则是让匈奴人臣服,甚至还一度打到了蒙古地界。
汉武帝的功绩 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刘彻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
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此外,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
汉武帝刘彻做过什么好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汉武帝刘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汉武帝刘彻做过什么好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