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影影评 > 正文

电影影评

契丹族被什么人灭的 契丹族被什么人灭的

影评小编2023-02-09电影影评94

契丹被谁给灭了...谢谢啊

1116年金军占领辽东京,耶律大石出任泰州刺史,后又调任祥州刺史;1120年辽失上京,中京危机,北宋也想趁机占领燕云十六州,耶律大石调任辽兴军节度使,守卫南京道。1122年金军大举进攻,取中京,下泽州。辽天祚帝从南京撤退,受到金军的掩袭,仓皇逃奔,“乘轻骑入夹山”,与外界消息隔绝。当天祚帝出走南京时,诏留宰相张琳、李处温与秦晋国王耶律淳守南京。至是,数日命令不至,李处温便与南京都统萧干、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等立耶律淳为帝,据有燕、云、平及上京、中京、辽西六路,史称这一短命政权为“北辽”。

1122年耶律大石打败了南线宋军的两次进攻,但是北线的金军又逼近长城。这时耶律淳已忧惧而死,其妻萧德妃称制,料难以抵挡金军,便逃离南京,同耶律大石去投奔辽天祚帝。耶律大石说服辽天祚帝赦免参与立耶律淳为帝的全部人员,天祚帝赐予酒食,任耶律大石为都统。

1123年耶律大石率军袭击金朝军队,战败被俘。次年耶律大石逃归,并带回一支军队。天祚帝得到这支军队,又得到阴山室韦谟葛失的支持,自谓天助,再谋出兵,收复燕云。大石认为不可,说 “向以全师不谋战备,使举国汉地皆为金有,国势至此,而方求战,非计也。当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但是天祚帝不能采纳,坚持出兵。耶律大石知其不可能成就恢复大业,便杀掉悻臣萧乙薛和坡里括,率铁骑二百,夜间离开天祚帝大营。他走后,天祚帝出兵,先取得了一些小胜利,但很快被金军打败,1125年春,在逃亡党项的途中被金军俘虏,辽亡

契丹族怎么灭亡的?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曾有一个搏击长空的鹰之族扶摇而起,又神秘消失,这就是契丹。契丹的本意是“镔铁”,也就是坚固的意思。这个剽悍勇猛、好战凶狠的民族,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确实曾经挥斥长城内外,辉煌一时。但令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民族,自明代以来就集体失踪了,人们再也听不到关于他们的消息。

契丹人究竟去了那里?他们还有没有后裔?

寻找这个失踪的民族,成为一个诱人的历史之谜。

据说,辽国灭亡的时候拥有数百万之众。那么,人们不免要追问 百万契丹人哪里去了?

科技日报载文指出,史学界只能推测几百万契丹人的命运大致有三种

第一,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族源,与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

第二,西辽灭亡后,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迁移到了伊朗克尔曼地区,被完全伊斯兰化。

第三,金、蒙战争爆发后,部分“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在随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扩散到了全国各地。

也就是说,契丹民族如同扔在大海中的冰一样融化了。那么,这些已融化了的冰还能找回来吗?

就在专家们寻找蛛丝马迹的时候,一个叫达斡尔的少数民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达斡尔的传说

茫茫大兴安岭,清澈的嫩江。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达斡尔人就繁衍生息在这三道风景交汇的地方。

达斡尔的意思是“原来的地方”,也就是故乡。几百年来,达斡尔人就在这里游牧,但究竟哪里才是他们的故乡?达斡尔人自己不知道,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文字,只能靠口述来传承历史,清朝以前的事就没有人知道了。

当地的一个传说引起了民族史学家们的兴趣 几百年前,一支契丹军队来到这里修边堡(边堡是达斡尔特有的词汇,是指一种类似长城的建筑。),从此便在此定居下来。这支军队的首领叫萨吉尔迪汉,就是达斡尔的祖先。

这个传说把达斡尔与契丹联系在一起,但传说中的故事会是历史的真相吗?

早在清代就有人提出达斡尔源于契丹,也有现代学者通过比较研究契丹族和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历史,找到了大量证据表明,达斡尔人是继承契丹人传统最多的民族。

但他们找到的都是间接证据,在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之前,是不能给出定论的。

云南“本人”是契丹后裔吗?

就在达斡尔人的寻根工作山穷水尽的时候,寻找契丹后裔的另一条战线在云南拉开。

施甸,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山区小县,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吸引了民族学家的注意。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仍在自己祖先的坟墓上使用契丹小字的特殊族群,统称“本人”。

在施甸县由旺乡的一座“本人”宗祠里,人们发现了一块牌匾,上面篆刻着“耶律”二字。“本人”说,这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阿苏鲁,并表明他们的契丹后裔身份。

历史上确有记载,阿苏鲁是投靠蒙古的契丹后裔,他的先祖曾参加西南平叛战争。但如何证明这些“本人”就是阿苏鲁的后代呢?毕竟漠北云南相隔万里,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学术界始终未能给这个自称契丹后裔的族群“正名”。

当年草原霸主契丹人,被成吉思汗所灭后,留下的人成为了哪个民族?

公元1218年,契丹人被成吉思汗灭,于是幸存的契丹人一分为二,一批人继续向西迁移,离开中国边境很远,一些人加入到了蒙古族

谁消灭了契丹?

金国覆灭辽国。

随着辽国的灭亡,契丹人逐渐融入了其他各民族,如蒙古人等。

国内有少部分演变为今日的达斡尔族和云南的本人。

由耶律大石率领西迁的这部分契丹人后来可能融合于回鹘、蒙古和中亚当地人中了。

契丹被哪个朝代灭的

1、契丹被元朝灭的。从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家,到耶律延禧于公元1125年被俘辽亡,辽存国共209年。辽灭亡后,阿保机第八世孙耶律大石又于1124年建立了西辽,存国90多年,1218年为元朝所灭。但令人不解的是,伴随着大辽帝国的灭亡,最多时曾拥有120多万人口的契丹民族也随之消失得无踪无影。

2、分析发现,从契丹王朝建立到1271年元朝建立,在这短短的300多年间,中国出现了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和元等朝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由于取得政权的统治者分属于不同的民族,因此朝代更迭也导致了整个民族的地位和相关文化都发生了转换。女真人的金朝取代契丹人的辽朝后,曾下令清除那些反抗的契丹人,其中一次见于史书的杀戮就持续了1个多月。很有可能契丹文化也在这时遭到舍弃。

契丹是怎么灭亡的?谁消灭了契丹?

契丹族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蒙古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契丹人有三年选一次可汗的习惯,早期可汗都在大贺氏家族中产生,中期在遥辇氏中产生,最后由契丹迭剌部耶律氏族夷里堇建立统一的契丹。唐代末年,契丹贵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乘机建立了与五代和北宋相始终的辽朝。

契丹,一个消失的王朝、一段沉睡的历史,一个远逝的民族,契丹,像他们的文字那样神秘而遥远。

1922年6月21日,一位名叫克尔文(Kervgn)的比利时传教士,在中国内蒙古巴林右旗一座被盗掘一空的古墓中,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满了奇怪的类似文字的符号。当时,没有人能识别这犹如天书的符号。这些符号公诸于世后,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些“天书”究竟来自何方,它们又给世人传达怎样的信息呢

据考证,这是一座900多年前的契丹人墓葬,那么,那些符号会不会是契丹文字呢 据史书记载,契丹人建立辽国后确实曾经创造契丹字,然而,契丹文字早在700年前就失传了,后人见都没有见过。专家们断言 “天书”无疑就是早已被岁月掩埋的契丹字。

结论一出,人们兴奋异常,也充满期待,这一个消失的王朝、一段沉睡的历史会不会由此显现出来呢

此后,在当年辽代的疆域内,又陆续出土了更多的契丹文字和文物,通过对文字的破解人们或许能更多地了解契丹。1986年,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发现一座契丹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它是迄今为止出土辽代文物最多的墓葬。墓穴丧葬制度明显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虽然墓中的尸骨已经风化,但包裹他们全身的银丝网络和盖在头上的黄金面具记录了主人生前的雍容华贵。墓中的陪葬品从金器、玉器到生活用具精美绝伦,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骑马打仗之外的契丹。显然,这个贵族墓葬是了解契丹人所建立的丰富多彩的辽朝的一扇窗口。那么,一个消失的王朝,会通过这扇窗口显现出它的本来面貌吗

契丹,像他们的文字那样神秘而遥远。契丹的本意是“镔铁”,也就是坚固的意思。这是一个剽悍勇猛的民族。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作为一个中国北方民族就已经出现在《魏书》中。他们兵强马壮,骁勇善战。

一位名叫耶律阿保机的部落首领统一了契丹各部,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可谓气壮山河。

契丹是怎么灭亡的,谁消灭了契丹

契丹王朝在中国北部持续存在了200多年,与宋朝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在此期间,中国中原地区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被阻断,以至亚欧大陆中西部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契丹的统治之下。

于是,契丹成了全中国的代称。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第一次向西方介绍东方时,就以契丹来命名中国,时至今日,在斯拉夫语国家中,仍然称中国为“契丹”。

几百年的时间里,契丹这个民族一直想入主中原

契丹这个民族在隋唐时期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那个时期开始,契丹族就一直渴望入主中原。但是它遇到了铁板一样的中原王朝,先是隋朝把它暴打一顿。随后唐朝又一直压着它打,虽然契丹曾经打下了幽州,不过始终无法站稳脚跟。到了唐朝的后期,随着军阀割据和农民起义的先后出现,唐朝中央政权对地方失去了控制。契丹族趁机在北方扩大自己的势力,甚至灭掉了文明程度远高于自己的渤海国。就在朱温和李克用相互死磕之际,耶律阿保机也在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北方的霸主,成了一支足以影响中原局势的力量。李克用临死前,嘱咐自己的儿子李存勖一定要灭掉契丹。但是李存勖迅速败亡,并没有实现李克用的临终嘱托。

李存勖败亡之后,李嗣源成为了中原地区的统治者。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野心勃勃,在李嗣源去世之后,石敬瑭准备推翻自己的小舅子。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他情愿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北方的契丹,并且还愿意认为耶律德光做爹。最终在契丹大军的帮助下,石敬瑭成为了著名的儿皇帝。不过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还没有那么无能,他愿意认耶律德光做爷爷,但是绝不称臣。这一举动激怒了耶律德光,契丹大军南下,耶律德光进入了开封城。本来耶律德光本部就不打算走,但契丹军队遭到了各地居民的反对。耶律德光在撤退的途中病逝,随后被做成了木乃伊运回北方。从辽国消灭后晋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辽国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足以和中原王朝分庭抗礼。

与宋朝对抗了一百多年,最终都被同化

公元960年,年轻的赵匡胤发动了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宋朝建立的初期虽然与辽国也发生了一些冲突,但几乎没有爆发那种大规模的战争。当时宋朝的主要精力都在南方,赵普为赵匡胤制定了先南后北的发展策略。赵匡胤的意外死亡改变了一切,赵匡胤去世之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赵光义在即位之后,发动了北伐战争。问题是他自身没有作为统帅的能力,结果宋朝军队一败再败。宋辽两国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大战,澶渊之盟之后,两国终于实现了和平。两国的和平关系持续了百余年,双方谁也没有想到东北女真族的崛起。结果辽国直接瓦解,宋朝的北方地区沦陷,赵构依靠江南半壁建立了南宋。

虽然女真族控制了北方庞大的地区,但女真族人毕竟很少。北方的绝大多数还是汉人,其次是契丹人。在金国的统治下,由于同属于被压迫民族,民族之间的隔阂不再那么明显。民族同化的过程开始,这也是一个传统了。蒙古崛起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经过反复鏖战之后,曾经不可一世的金国也成了逝去的历史。蒙古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在帝国的统治秩序中,契丹人和汉人、女真人都属于被压迫者。中国北方的契丹族人逐步与汉人、女真人相互融合,最终被彻底同化。在这一时期,契丹人还出现了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那就是耶律楚材。他建议蒙古贵族们放弃杀戮,而改为征收赋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各族,但也深深加重了各民族的负担。

西辽雄踞中亚,最终也上演了绝唱

在辽国灭亡之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逃往了中部地区。此时他已经无力回天,最终在今天中亚地区建立了西辽国。从国号上来看,西辽国是辽国的延续。但如何从统治制度和生活习惯上来说,西辽国已经和辽国越来越远。由于属于少数民族,西辽的统治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变化,这和南北宋的一脉相承是截然不同的。在蒙古崛起之后,西辽处在了花剌子模国和蒙古两大强国之间。国土被逐步蚕食,最后还是没有摆脱灭亡的命运。这一地区的契丹族人与西北、中亚各民族相融合,也被逐渐同化。

契丹族被什么人灭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契丹族被什么人灭的、契丹族被什么人灭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