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鲶鱼什么样 湄公河大鲶
原产东南亚“食人水怪”,可重达600斤,为什么入侵中国硬是没长到20斤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东南亚“食人怪物”鲶鱼其实是淡水鱼的老大。它的存在让人爱恨交加。这个中国学名叫做“巨无齿鷶”,也叫湄公河巨型鲶鱼。它的分布相对狭窄,只生活在东南亚的河流中,尤其是湄公河。由于体型巨大,湄公河巨型鲶鱼基本上可以吃掉它饮食中的所有东西。当它是幼体的时候,它捕捉一些昆虫,青蛙等等,但是当它成熟的时候,甚至会吃人。
这是一种特殊的物种,但由于走私等一些因素,被释放到中国的河流中。湄公河巨型鲶鱼被怀疑出现在中国的乌江、珠江和其他河流中。多年来,许多渔民连续捕获了许多奇怪的鱼,其中湄公河巨型鲶鱼只是冰山一角。因为湄公河巨型鲶鱼胃口大,基因好,所以在适应性强的环境中,它确实处于食物链的顶端。然而,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湄公河巨型鲶鱼已经黯然失色,自入侵中国以来还没有长到20公斤。
现在看到50到60公斤的大鱼都是极好的了,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了河里鱼的大量减少。湄公河巨型鲶鱼似乎也来错地方了。此外,鲶鱼没有很多鱼骨,在人们的餐桌上非常受欢迎。如果它能大量繁殖,也不会有太多负面影响。
现在人造大坝、水污染以及人类的捕捞,这种大型鱼类的生活环境逐渐消失,本身生存环境局限,现在面临这样的情况,湄公河巨鲶的数量大量减少。如今湄公河巨鲶早已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国际组织也在努力拯救它们。
湄公河巨型鲶鱼的相关记载
2006年7月在泰国北部地区的湄公河被发现体长2.7米、体形就像一只灰熊般巨大的鲶鱼,这是目前有记录的世界上最大的一条鱼淡水鲶 。尽管当地村民为维持巨鲶的生命做了努力,但它最终还是死掉,随后这条巨鲶就成为当地村民的美餐。湄公巨鲶已被列入到严重濒临绝灭物种名单中。湄公河流经的泰国与老挝村民都承诺,今后不会再捕杀巨鲶,这被称为近10年来保护湄公巨鲶的最大进展。为了挽救湄公巨鲶,泰国渔业部门早在20年前就在大城府附近修建了6个巨鲶养殖基地,已有大约6万只人工养殖的巨鲶被陆续放回湄公河。泰国的科学家们开始在湄公巨鲶身上安装芯片,追踪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以挽救泰国这个特有的珍贵物种。
湄公河巨型鲶鱼一生都在淡水或略带咸味的水中生活,鱼类之中最大的是稀少的巴布克或普拉布克鱼,这是一种生活在老挝和泰国的湄公河深水之中的巨型鲇鱼。成年雄鱼平均长2.43米,重 163.44 公斤。这个记录可能被从前的欧洲鲇鱼或者魏尔斯鱼超过,但如今如长度超过1.83 米,重量超过90.8公斤的就算是大鱼了。
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巨骨舌鱼常常被认为是最大的淡水鱼,它平均长1.98米,重 68.1公斤。这种鱼之中, 可靠的记录是1836年在巴西的里约尼格罗捕获的一条大 鱼,长 2.48米,重 147.55公斤。1978年9月在非洲肯尼亚的维多利亚湖动部网捕到一条重188.86公斤的尼罗河鲈。
湄公河巨型鲶鱼(湄公河巨型昂刺被钓起)
湄公河,发源于我国的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我国的境内叫沧澜江,流入中南半岛之后的河段,才被称之为湄公河,干流全长4909千米。
湄公河在亚洲长河排名第五,世界长河排名第九,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跨国水系,在东南亚地区属于第一长河,水流经过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
湄公河
湄公河的鱼种特别丰富,据湄公河委员会(MCR)的统计资料显示,全流域拥有鱼种约有1700多种,其数量仅次于亚马逊河。说起湄公河,就不得不提起,体长超过4米,体重接近600斤的湄公河巨型鲶鱼。
其实,巨型鲶鱼在湄公河并非稀奇,然而前段时间,有人在湄公河钓起了一条疑似巨型的昂刺鱼,所以很多网友都提出了质疑,昂刺能长这么大?简直不敢相信!
湄公河钓起的巨型昂刺
湄公河巨型昂刺被钓起
在不久前,一段湄公河钓鱼的短视频被人上传到网上,视频中2名男子在湄公河边,利用河边富有弹性的细树木,系上较粗的大力马鱼线,以及一个超大号的鱼钩,目的就是为了钓巨型鲶鱼。
在鱼钩上挂上了一块较大的动物内脏做鱼饵,没过多久树木那边就传来了动静,好像是被什么东西一直在拉扯着。两人通过协作,成功地将这条超级“昂刺鱼王”拉上了小船。
被钓上来的这条巨型昂刺鱼,体长已经超过了一米,从这条鱼的总体来看,体重估摸着至少也有50多斤重。不过,很快就有不少提出了质疑,因为这条鱼实在是太大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昂刺鱼。
从外形来看与昂刺十分相似
昂刺鱼
昂刺,学名叫黄颡鱼,又称为黄辣丁、黄姑子、黄沙古、黄角丁、刺黄股,昂公鱼等,是属于无鳞鱼类的一种,且只生活在淡水水域里。
昂刺鱼是属于杂食性鱼类,但实际上昂刺鱼偏喜欢肉食,在自然水域昂刺通常是捕食昆虫及其幼虫、小鱼虾、螺蚌等为食,也吞食植物碎屑,除此之外还喜欢偷吃其它鱼类的鱼卵。
昂刺鱼
野生的昂刺鱼,喜欢栖息在水流较缓区域,特别是水草较多的浅水区。昂刺鱼是属于底栖鱼类,所以通常在乱石堆、石缝,以及水体中有障碍物的区域藏匿。
昂刺是昼伏夜出鱼类,在白天通常是藏匿于洞穴之中,等到夜间才出来觅食。不过,在光线较弱的阴雨天,或者是水质混浊的雨季,昂刺是不分昼夜,都会游出洞穴捕食。
昂刺是属于小型鱼类,菜市场里销售的昂刺,大多的规格在100克左右。而野钓时钓获得昂刺规格不等,但都在150克以内,偶尔也能遇到个体较大的在500克上下,但这种毕竟是少数。因此,长到50斤是不太可能的。
野生昂刺
湄公河巨型昂刺鱼的对比
有人提出,这条被钓起的“巨型昂刺鱼”,很有可能是一条大型的鲶鱼,因为湄公河里的鲶鱼较多。从图片来看,这条鱼的整体结构,完全符合昂刺的结构,就是太大了一些。
这条昂刺也太大了
而与鲶鱼身体结构有明显的不同。鲶鱼虽然同样也是属于无鳞鱼,但鲶鱼的背鳍通常没有背刺,或者背鳍的鱼刺很小。而这条鱼的背鳍不仅有,且还很大,所以不像似一条鲶鱼。
鲶鱼
不过,有喜欢钓鱼的朋友说,这条鱼看上去与面瓜鱼十分相似。经过我查阅资料后得知,面瓜鱼学名叫巨魾,又称为老鹰坦克、老鹰鸭嘴、坦克鸭嘴鱼等,是一种大型且非常凶猛的肉食性鱼类。
面瓜鱼的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澜沧江,以及下游的湄公河,而印度的横河也有分布。通过将巨型昂刺鱼和面瓜鱼进行对比发现,虽然与面瓜鱼很像,但面瓜鱼的嘴角呈镰刀状,所以这并不是面瓜鱼。
面瓜鱼
最后
虽然我们查阅了不少资料,但最终也没敢确定是不是昂刺鱼,单从鱼的外表来说,将鱼缩小100倍,这毫无疑问的确是一条昂刺鱼,但昂刺鱼最大的也就见过一斤多点的,50多斤的昂刺,恐怕在整个中国也没有人见过。
不管它是什么鱼,如果不加以保护,势必会成为“记忆中的鱼”。因为根据湄公河的往年捕捞数据来看,整个流域年捕获鱼的总量约在250万吨,而平均在200万吨左右,不过这一数据目前以及逐年缩减。
湄公河沿岸的渔民
在整个湄公河流域,沿岸两边居住的居民,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捕捞湄公河内的鱼虾而生存。由于过度的捕捞,导致了湄公河流域的水生动物,将面临资源枯竭的风险。
其中,湄公河巨型鲶鱼的数量,在过去的十几年的时间里,数量大约减少了80%。当然,除了过度的捕捞与新建的水电站也有关。由于淡水鱼大多数都是洄游性鱼类,水电站阻断了回游繁殖的路径,鱼不能繁殖才是根本原因。
湄公河河鱼
根据湄公河委员会,在2020年调查报告中显示,因水电站项目的建设,目前至少已造成了40%水生的减少和消失。如果这项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给湄公河水生动物,造成巨大灾害。因此 ,这将是渔业专家需要研究的新课题。#钓鱼##湄公河##昂刺鱼#
你见过的昂刺最大有多大?
湄公河巨鲶体重可达600斤,为何来中国却活不过“童年”?
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神秘宝库,在这一座宝库中,潜藏着无数财富,许许多多奇异的物种,世界因我们人类而精彩,也因为它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妙。
如今全球化的发展,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也拉近了我们与世界各地的大自然的距离你,我们有幸见识到不同地域上的各种有趣的特别的物种。
其中,有一些国外的物种,就出于各种原被引入到我国,有很多更是成为了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比如说我们大家最喜爱的小龙虾。
“称霸”湄公河流域的巨型鲶鱼,体重可达600斤
湄公河是中南半岛一条十分重要的河流,流经了东南亚地区的许多个国家,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
一种巨型鲶鱼就生活在这一片水域中。
这是一种名为湄公河巨型鲶鱼的物种。湄公河巨型鲶鱼是科、属的一种鱼类,是巨无齿的俗称,它是鮎形目大型淡水鱼类之一,最大的个体长达2.5~3米,体重约在200~300公斤左右,喜欢生活在江河的底层,尤其偏爱岩石、砂砾底,有时它们也喜欢在水下的洞穴中栖息。
所以,要认出这种鲶鱼实在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一看它的个头就懂了。
巨鲶原产于越南、柬埔寨、老挝和泰国的湄公河干流中,在缅甸和中国西南部的湄公河流域中也有出现。此前,在泰国,就曾经捕捉到一只体重超过600斤的巨大鲶鱼。
中国引进湄公鱼巨型鲶鱼,却从未活过“童年”
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早在1986年我国就已经从泰国引进了湄公河巨型鲶鱼,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试养。
曾在我国的乌江、珠江水系等一些南方地区的河流中,疑似出现了野生湄公河巨鲶的踪迹。
而引进我国养殖的巨鲶,其实在我们国内已经很难通过它的个头来分辨出它到底是啥种类的鲶鱼,因为养到差不多大小的时候就直接被送上了中国人的餐桌上了。
所谓的巨鲶在我国境内能活到二三十斤,就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湄公河巨鲶体长近3米,最终成为盘中餐
世界上最大的鱼是鲸鲨,体长可达20米,不过它是一种咸水鱼,生活在海洋里。而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是 生活在湄公河里的巨型鲶鱼, 它们能长到近3米的长度,虽然体型难与鲸鲨相比,但是却超过了海洋中的很多鱼类 。
形态特征
湄公河巨鲶是东南亚湄公河特有的鱼种,是一种体型巨大的淡水鱼,一般体长在1.3米以上,最长可接近3米。这种鱼的幼体颌须发达,而且有犬齿,但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颌须会慢慢减弱,牙齿也会消失。
最大捕获纪录
2005年,人们在泰国北部地区的湄公河中捕获了一条雌性湄公河巨鲶,身长2.7米,重293公斤,这是有明确记录以来人类捕获的最大一条鲶鱼,也是最大的淡水鱼。不过,这条巨鲶最终成了当地村民的美餐。
物种情况
湄公河巨鲶现在是极度濒危的物种,正遭受着灭绝的威胁。由于它们是具有洄游行为的大型鱼类,最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水质污染和上游兴建水坝严重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影响了它们的生存,再加上人类的过度捕捞,导致它们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挽救湄公河巨鲶,相关渔业部门兴建了不少巨鲶养殖基地进行人工养殖。湄公河流经的地区村民也都承诺,今后不会再捕杀巨鲶。
最大的淡水鱼 湄公河巨鲶鱼简介
1、最大的淡水鱼 湄公河巨鲶鱼。
2、湄公河巨型鲶鱼(学名 Pangasianodon gigas)是鮎形目大型淡水鱼类之一,最大的个体长达2.5-3米,重200-300千克。背隆起,体侧扁,尾叉形。头大而平扁,吻钝,口裂长,齿与鳃耙在难鱼时存在,成鱼时消失。稚鱼的上颔骨与下颚的触须发展良好,但下颚触须在亚成鱼与成鱼中变成不发达,仅剩上颌须1对。眼小,其高度比口角低。背鳍1个。背后部1小脂鳍。胸鳍小。臀鳍基底长。尾鳍叉形。背部暗灰色,腹部银白色,各鳍褐色,身体没有斑纹。
巨无齿栖息于江河的底层,特别偏爱岩石、砂砾底,有时栖息于水下的洞穴中。主要以水生植物和藻类等为食,杂食性。原产于越南、柬埔寨、老挝和泰国的湄公河干流,在缅甸和中国西南部的湄公河流域也有出现。在泰国,已被引入到水库和河流,但都未能建立起种群。中国于1986年泰国引进在南方试养。
湄公河鲶鱼什么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湄公河大鲶、湄公河鲶鱼什么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