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影频道 > 正文

电影频道

日军编制有多少个军 日军编制有多少个军人

影评小编2023-02-08电影频道71

二战中,日军的方面军是什么编制?有多少兵力呢?

我们都知道,日军在二战时期的军事编制很奇葩,不同于绝大多数国家的军、师、旅、团、营的编制,日军部队的基本编制为 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亚战场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日军人数也不断暴增,巅峰之时,日本几乎所有适龄青壮年都加入了军队,日军人数近千万。随着几十万、上百万人参加的大会战不断爆发,最高一级只有2万余人的师团编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军的军事作战需要。

因此,在师团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指挥,日寇军队中开始出现“军”、“方面军”甚至“总军”这种编制。“方面军”,就是介于“军”和“总军”之间的一种编制。日军的“军”和其他国家的“军”级编制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编制并不固定,人数也更多。

通常来说,日本军级编制,辖有数个师团,甚至直接辖有数个旅团。例如,驻扎华东地区、长期作为日寇在华机动兵力的第11军,就曾辖有六个师团,总兵力近20万。

而在日军“军”一级编制以上的编制单位,则是方面军。而在方面军这一编制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日本的华北方面军了。华北方面军也是日寇全面侵华战争后设立的第一个方面军,华北方面军辖有两个军,主要目的为控制中国华北五省。

日军从1937年开始,一共筹建了21个方面军,在日本战败投降之时,仍有17个方面军。由于日军“军”一级单位的人数就不确定,因此日本方面军所统辖的兵力,彼此之间差异也十分巨大。

例如,隶属于满关东军的日本第一方面军,辖有第三和第五两个军,同样隶属关东军的日本陆军第三方面军,则辖有两个军和四个独立混成旅团和两个师团。总兵力显然比第一方面军更多。

而我们最熟悉的华北方面军,抗战期间,华北方面军长期辖有第一和第二两个军,同时直辖两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团,总兵力约20余万人。日军大部分方面军的编制都是如此,辖有2到4个军、数个师团及混成旅团,总兵力在20万至40万之间。

至于日军的战斗力为何如此强大,除了日军士兵营养丰富、训练有素、身体强壮、被武士道和军国主义洗脑后悍不畏死之外,还有日寇完善的工业体系,充足的后勤补给和先进的武器有直接的关系。

日军的装备相对于中国军队,如果说步枪等轻武器,中国与日寇尚可一比的话,那么在重型武器,如火炮、坦克、飞机等方面,中国完全没有可比性。因此,每当大的战役和会战爆发之时,日军飞机、坦克、大炮轮番洗地,中国军队毫无还手之力,尚未与日本士兵短兵相接,中国军队已经伤亡惨重,自然不是日军的对手。

日本有多少军队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关东军73万人,中国派遣军62万人,共计135万人。

日军投降时。“中国派遣军”105万,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共计173万人。

日本陆军在“七七事变”前有17个师团,战争期间组建(含重组、另组,例如第108、109、114师团)156个师团(不含战车师团、高射师团),总计173个师团。

其中驻防本土的第1总军与第2总军统辖有53个师团,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前后有62个师团(含第56师团),关东军前后有58个师。总计进入中国战场的是120个师团。

按当时1个日本满员师团平均3.5万人计算,日本前后投入中国战场兵力为420万人。

日军投降时的总数就达到720万。其中“中国派遣军”105万,占15%;关东军向苏军投降68万,占9%。在太平洋战场向以美军为首的盟军投降的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550万,占76%。

抗战结束时,“中国派遣军”105万投降,战期间被消灭的日军大约为55万。还有将近100万的伤员被送回国,所以,日本在二战期间投入中国的总兵力为260万以上。

越南北部的日军属南方军序列,按照就近原则投降中国;在台湾的16万日军属日军"国内军"第10方面军序列,主要抗击美军登陆.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陆军一个军有多少人?

二战期间,日陆军一个军的编制大约有10万人左右。

自1937年8月26日,日军组建第1军开始,先后在中国战场组建了10多个军级战斗单位(除了第1军外,还有第2、3、4、5、6、10、11、12、13军等)。以人们最熟悉的日第11军为例,此军算得上是当时日军头等主力,下辖第3、6、13,三个常设精锐师团,总兵力在10万人以上(鼎盛时期一度达到15万)。

但到了二战后期,随着日军某些精锐部队陆续撤离中国(被调往太平洋战场),日军的军级单位只能编制一些独立混成旅团和警备三单位制师团来凑数。到了最后,除了3、13等主力师团外,其他部队多为由独立混成旅团升级成的两旅团制师团,战斗力更加大不如前。

请问抗战时期日军的编制、各有多少人?

分类: 社会民生 军事

解析:

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有多种编制。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它部队。

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 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编制为 28500人;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 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人数为 25000人。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二个骑兵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 120mm榴弹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 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门 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 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三十六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挽马制师团的炮兵联队为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同时在作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在侵华战争中、由于作战消耗,同时日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因此又实施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两种编制。三单位制师团的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二十四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搜索联队,其它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 12800人。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这两种部队都是主要做为守备用途的,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

到了武汉战役结束之后、由于战场的扩大与战争消耗,日军越来越多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投入了第一线。因此、日军进行了编制上的调整,将三单位制师团的后勤部队予以补充,使总人数达到了15000 -17000人。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达6000 -7000人。该编制仅限于一线部队,守备部队仍为原编制。另外又开始将四单位制师团改为三单位制。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 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75mm山炮或野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 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 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无特种兵(在此处、特种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种),总人数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编制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点

1、给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

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旅团炮兵则辖有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

3、编组了丁种师团,其编制大体与丙种师团同,但无特种兵。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重机枪,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抗日时期 日军的军队建制及人数

一、小队 (相当中国的加强排) 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每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每具掷弹筒编制两人。小队人数在50到70之间。到1945年,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步兵炮小队,两门70mm步兵炮。

二、中队 (相当中国的加强连)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人数在194到250人之间。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步兵中队(181人)包括 一个19人的中队部 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三、大队 (相当于中国的团级了)

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 30人的大队部, 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

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

四、联队 (相当于当时中国的师或旅级)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联队部和直属各中队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

三个步兵大队;

五、师团 (相当于中国一个军)

日军的师属单位主要有 3个步兵联队,一个野战炮兵联队,一个侦察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运输联队,通讯队。

日军编制有多少个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日军编制有多少个军人、日军编制有多少个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