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的儿子为什么叫伯邑考 姬昌儿子为啥叫伯邑考
《封神榜》姬昌的大儿子为啥叫伯邑考?
伯邑考,是单名考。他姓姬,叫考,全名姬考。考被封了个官是邑,所以是邑考。在封神演义中,姬发其实是姬昌的次子,姬昌的长子名叫伯邑考,若是他不死,姬昌的权利应该是他继承的。不过伯邑考为了救援被软禁的父亲,最终遭到了纣王的杀害。
纣王甚至把伯邑考做成了肉羹,以此来试探逼迫姬昌,看看姬昌到底有没有反意,只要姬昌有一丝异动,不愿意喝肉羹,那么纣王就准备借机发挥,要彻底解决姬昌。好在姬昌为人冷静沉着,明知伯邑考已经遇害,仍然冷静喝下了肉羹,没有给纣王发挥的机会,最终成功逃出来。
伯邑考轶事典故
伯邑考是伐纣之役的第一位牺牲者,周武王伐纣成功后,姜子牙代玉虚封神,念其忠孝之心,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之神,命为尊贵之神,代表尊贵、权力、帝皇;此为紫微斗数以紫微星为首来源。
姬昌回国后,誓言为子报仇,但不幸壮志未酬身先死,而报仇之事就交给伯邑考的弟弟周武王来继续完成。周武王于是振兴国力,强兵富国,并得到一代军师姜子牙的助力,打败了商纣,建立周朝。
周文王姬昌的儿子为什么叫伯邑考?
古代有“伯仲叔季”的称呼,伯就是老大,仲是老二,除了老幺是季之外,其它全是叔。而这里,伯邑考就是老大,所以伯邑考的“伯”是指老大的意思。
如果按照单字名的推论,我们会把目光聚集到“考”这个字上,因为考在古代也是称呼中常用字之一,指代去世的父亲,在这里要感谢小时候被坟头和墓碑惊吓过的我,“先考”这个说法深深的印在了小编的脑海里,所以这个“考”字是尊称的可能性非常大。
翻开《逸周书世俘》 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曰 “古朕闻文考,修商人典,以斩纣身……惟予冲子,绥文考,……”,这里的文考指的就是文王,邑考与太王,太伯,王季,文王例在一起,并称为“烈祖”所以是尊称的可能性非常大,而武王姬发继位的时候,哥哥伯邑考已经死了,武王抬高他的地位与众祖同等,而敬其为考自然是非常正常的事。综上所述,伯邑考的名字应该就是叫姬邑!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说法,一说伯邑考的名字是封地加名而来,这在周时十分常见,但是伯邑考没有封地,所以这一说法可能性较小。还有说古代有“杀首子”的习惯,伯邑考就是周文王自己杀掉的,因为还没有名字,所以就用了邑,读为冤,是冤死的意思,同样是证据有些偏少。
姬昌的大儿子为啥叫伯邑考
伯邑考其实也姓姬,本名姬考,与武王姬发同父同母,所以他是姬昌的嫡长子。之所以被世人称为“伯邑考”,是因为古人对于名字的叫法不同。在古代,兄弟们之间的排行都用“伯仲叔季”来表明。
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如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因为排行第二,所以就被称为“仲尼”。因此,伯邑考名字前的“伯”字,只是用来表示他是西伯侯的长子。而“邑”通常指代的是他世子身份。
简介
姬昌举起义旗,很多受纣王压迫的部落和诸侯纷纷响应。姬昌死后,武王姬发子承父业,将反商事业进行到底。而在《封神演义》等神话小说中,伯邑考因为是西周伐商事业中第一位牺牲者,所以姜子牙在主持封神时将他封为了地位崇高的紫微星,负责主管帝王命数。
关于姬昌的儿子为什么叫伯邑考和姬昌儿子为啥叫伯邑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