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要挖秦始皇 秦始皇被项羽挖掘了吗
项羽是否真的盗掘了秦始皇陵
项羽是是真的盗掘了秦始皇陵。
秦子婴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难。据《史记·高祖本纪》 、《汉书·卷一·高帝纪第一上》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记载,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并挖掘了帝陵。
刘邦击败项羽后,定都长安,建立西汉。为了笼络天下人心,于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下令对秦始皇陵妥为保护,着令20户人家住在秦陵附近,作为守陵人看管秦始皇陵。此后,各朝各代的统治者对秦代帝王陵墓,都下令保护。
扩展资料
根据《 史记 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记载
原文 汉王数项羽曰 “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
白话译文 汉王一项一项的列举项羽的罪状 “怀王当初约定入关以后不准烧杀抢掠,你却焚烧毁掉秦朝宫室,挖了始皇帝坟墓,私自收取秦地的财物,这是你第四条罪状。”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怒挖秦始皇陵的项羽要不是跑得快,就得死在地宫里了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两千年来留下许多不解之谜。特别是被盗情况,《史记》、《汉书》等史书均有记载,现代史学家却对书中记载存有不少疑问。但按常理推断,秦始皇以七十万之众修造陵寝,其陵早已闻名天下。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不可能没有人打他的主意。所以,史书所载秦始皇陵被盗之事还是可信的。
第一个盗挖秦始皇陵的是楚霸王项羽,他攻入秦地后,以为祖父项燕报仇、为天下百姓出气为由,带兵三十万,怒挖秦始皇陵。这是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型盗墓军事行动,后来的所有盗墓者都望尘莫及。
其实,项羽怒挖秦始皇陵,报仇出气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知道秦始皇陵里有的是宝贝,挖开之后他就肥了!
秦子婴元年(前206年),项羽的盗墓大军开进秦始皇陵。将入陵园时,范增劝他不要挖掘,说陵墓中机关重重,如有不周会遭不测。可项羽不听,命九江王英布为盗墓先锋,带兵将陵园包围。楚军冲进陵园,将守陵人和一些还在施工的役夫杀掉,然后对陵园内财物进行疯狂抢掠。《水经注·渭水》 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动物不见穷。
项羽把秦始皇陵地面财物抢劫一空之后,又命英布带兵挖掘帝陵。帝陵才是秦始皇的真正墓葬,那里的财宝更多。英布命士兵挖开了墓道,刚刚打开墓门,就听门内啪啪一阵声响,无数毒弩射出来,士兵纷纷中箭身亡。
英布不敢进入墓室,回去向项羽报告。项羽天不怕地不怕,亲自带兵进入墓室,正要命士兵搬运墓室中财宝时,墓中突然出现了奇异景象。只见幽深的墓室之中紫气萦绕,紫气之中竟是秦国要塞函谷关。关上秦军若隐若现,持弓搭箭守卫关门。项羽正在发愣,只听函谷关中一阵弓弦声响,紧接着箭雨扑面而来。项羽这才相信范增的话,吓得掉头就跑,身后士卒死伤无数。
秦始皇修造帝陵时,确实在墓室内设了重重机关,《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始皇初继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水,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之者久。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帝陵中不仅有暗弩,还有陷阱,更可怕的是以水银构成的防腐和防护系统。水银蒸汽有剧毒,遇光呈七彩状。项羽看到的函谷关,就是水银蒸汽形成的幻影。当时他是因为害怕跑了,如果他侥幸破了暗弩,进入墓室大肆抢掠,不出一个时辰,他就会被水银蒸汽毒死,刘邦也就少了许多麻烦。
项羽逃出帝陵地宫之后,心中愤愤不平,命楚军自东向西焚烧地面建筑,霎时间,一座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在熊熊大火中变成一片废墟。《汉书·楚元王传》 项羽焚其宫室,往者咸见发掘。项羽虽然没有盗得帝陵,但也从秦始皇陵得了不少实惠。不过盗墓可能真的有损阴德,要不然他怎么会乌江自刎呢?
为什么说项羽没有盗秦始皇陵呢?
中国数百座已知的帝王陵中,保存完整的几乎没有,绝大多数都被盗掘过。秦始皇陵里有大量的珍宝,历经两千多年,难道没有人惦记吗?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不但被盗掘过,还不只一人,最著名的要数项羽。
披露项羽盗掘秦始皇陵的文献来自于《史记·高祖本纪》,公元前203年,刘邦和项羽在楚河汉界对峙,刘邦罗列了项羽十大罪状,其中第四条就是 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同样的,在《汉书·高帝纪》也有类似记载,可是《史记·项羽本纪》并没有提及,只要一句“掘始皇帝冢”。而且,这一说法还值得商榷,原因有四点。
第一点、刘邦可能夸夸其词
其他人说项羽挖掘秦始皇陵都可信,唯独刘邦最不靠谱,原因有两点。1.刘邦和项羽是你生我死的仇敌,一直高举着正义的旗帜,说项羽犯了十宗大罪,无非就是诋毁项羽,为自己夺取天下占据有利地位;2.刘邦一向谎话连篇,虽然这件事可能没有说谎,但也要慎重听之,不可尽信。
第二点、项羽没必要挖秦始皇陵
项羽为啥要挖秦始皇陵,就两条理由,一是为了复仇,二是为了珍宝。项羽进入咸阳后,做了三件事,杀了秦王子婴,烧了秦王宫,抢了宫殿中所有财宝和女人,这些足够项羽发泄仇恨;至于财宝,秦王宫一定不会比秦始皇陵少,对于秦二世而言,活人肯定比死人更需要财宝,不会将大量珍宝放到地下,所以,项羽也不需要地下的财宝。
第三点、《史记》中没有详细记载
春秋时期,吴国大败楚国后,伍子胥鞭尸楚平王,对于这一事件,《史记》作了充分详细的记载。相比而言,项羽比伍子胥的名气更大,秦始皇的名气比楚平王强得多,如果项羽真的盗掘过秦始皇陵,《史记》不可能没有详细记载,而只是一句话“掘始皇帝冢”,由此得出,项羽没有盗掘过秦始皇陵。
第四点、《水经注》的记载言过其实
按常理说,《水经注》记载的可靠性非常高,内容为“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项羽用30万人搬运30天,都没有搬完,这样的记载有违常理。一是30万人如何展开盗墓?秦始皇陵再大,也容不下这么多人;二是地下宫的宝物再多,这么多人搬这么多天,不可能运不完。因此,可以说项羽没有盗掘秦始皇陵。
参考文献 《史记》、《水经注》
项羽火烧阿房宫盗掘秦始皇陵?原来我们都冤枉了他!证据找到了
二零零二年十月,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对阿旁宫遗址开始了深入发掘,试图对这座雄伟壮丽的宫殿一探究竟。然而,艰苦细致的考古发掘工作,得出的结论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当时,阿房宫考古队进入这工地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在这个大的台子上,应该有宫殿建筑。但是他挖了两个碳方,没有堆积层,而且出来的是东汉以后的土层,阿房宫考古队心里有点傻眼。会不会是项羽的火烧毁了阿房宫?考古队继续在遗址范围内展开探查。他们在前殿遗址保护区内用洛阳铲打了密集的探洞,试图寻找到毁坏的建筑材料和火烧的痕迹。
当然,就是除了房子所遮的地方,水泥路面所压的地方之外,只要有人能过的地方,阿房宫考古队都进行了密探,比如说像羊圈、兔子窝旁边、猪圈啊都不放过,都进行了钻探,都没有发现一点火烧痕迹。事实上,在阿房宫开始修建两年后,由于秦始皇突然去世,帝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时间全都集中在始皇帝陵墓的建造上。阿旁宫工程被迫中断,一个没有建成的宫殿,自然不会被项羽焚烧掉。
杜牧凭想象加在项羽头上的罪名,最终被考古学家洗刷清白。项羽的另一个不白之冤是破败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 楚汉战争中,刘邦列举项羽十大罪状中,就有挖掘秦始皇的陵墓,把墓中的财宝据为己有。在水《水经注》中说的更是详尽 项羽攻入关中,挖掘秦始皇陵墓,得到的珍宝共有三十万人,三十天都没运完。
但是经过大规模的钻探工作,考古学家却发现秦始皇陵墓上的风土土层至今保存完好。秦始皇的墓道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现,就是说大规模的或者这些破坏的这些这个考古的迹象没有发现。司马迁写《史记》时,距秦始皇墓葬仅百余年,如果项羽掘墓属实,如此重大的 历史 事件为什么在秦始皇本记和项羽本记却没有只言片语?
历史 学家推断,掘墓之说只是刘邦出于政治需要,对项羽的诬陷之词。而《水经注》中,三十万人运财宝的记载更是完全出于想象。
项羽为什么要挖秦始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秦始皇被项羽挖掘了吗、项羽为什么要挖秦始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