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与赵德芳什么关系 宋太祖儿子赵德芳
宋朝八贤王赵德芳 宋朝赵德芳真的是被太宗害死的吗
八贤王赵德芳简介
姓名 赵德芳
国籍 宋朝
出生日期 959年
逝世日期 981年
父亲 宋太祖赵匡胤
职业 王爷、兴元尹
戏曲称呼 八贤王
赵德芳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四子,在戏曲演义中,赵德芳被虚构为手持金锏,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赵德芳,976年出阁,授予贵州防御使一职。宋太宗继位后,太平兴国元年(976年),被封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冬,加检校太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芳之兄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德芳病死,年二十三。死后,谥康惠,赠中书令、岐王,后加封太师,改封楚王,宋徽宗时改为秦王。
而《宋史》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时,宋皇后急令内侍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王继恩却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后来赵光义继位,被称为宋太宗。因宋太宗以皇弟的身份即位,世人普遍流传着“烛影斧声”疑案,认为宋太宗是谋杀宋太祖而得位。
虽然说赵德芳是病死的,但因为赵德芳与哥哥赵德昭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历史学家多数认为赵德芳死因不单纯,可能与宋太宗有关。
而“八贤王”是古典名着《三侠五义》中的文学人物。他是文学人物,不是历史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
宋朝的赵德芳是哪个皇帝的儿子
赵德芳,宋太祖第四子。宋太宗继位后被封为兴元尹。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谥康惠,赠中书令、岐王。后加封太师,改封楚王。其六世孙为宋孝宗。戏曲演义中,赵德芳也被后人虚构为,手持金锏,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常出现于杨家将的故事中。
请问宋皇帝赵佶和赵匡胤的第二子赵德芳是什么关系啊
同宗远亲,宋徽宗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子孙,赵德芳是太祖之子,太宗之侄,跟徽宗只是同宗。
宋朝太宗皇帝和赵德芳什麼关系
叔侄关系
宋太宗赵光义(公元939年-公元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1] ,北宋皇族。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德芳病逝,时年二十三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其六世孙为宋孝宗赵眘,七世孙为宋光宗赵惇,八世孙为宋宁宗赵扩。戏曲演义中,赵德芳也被虚构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馋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常出现于杨家将故事中。
赵德芳是赵匡胤的什么人
赵德芳是赵匡胤的第四子。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年仅22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
《宋史·宗室传》对赵德芳之死用了“寝疾薨”三个字,因病医治无效死亡。六世孙为宋孝宗赵眘,七世孙为宋光宗赵惇,八世孙为宋宁宗赵扩。在戏曲演义中,赵德芳被虚构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出现于《杨家将》、《贺后骂殿》、《三侠五义》等故事中。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小名香孩儿。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累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今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关于宋太宗与赵德芳什么关系和宋太祖儿子赵德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