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从什么时候有人类 地球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类的
人类在地球上存在了多少年?
地球已存活了46亿年。人类诞生于500万年前。
也就是说恐龙灭绝6000万年后人类诞生了人类是由动物界分化出类的,在分类学上,人(Homo sapiens)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
大约450万年前,人和猿开始分化,产生腊玛古猿,以后在由腊玛古猿演化成2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进一步再发展为现代人类。
人类(human)是人的总称。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真核总界 动物界后生动物亚界后口动物总门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 羊膜总纲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狭鼻猴次目类人猿超科人科人亚科人族人属智人种。
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力量或精神不灭有关。
人:"能制造精致的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有丰富的思维能力,有判断跟实际情况没有冲突和跟实际情况有冲突的能力,有初步维护地球生态圈的能力,有创造能力和控制修复能力"人与人之间应和睦相处,信任和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生存方式。
进化论研究表明认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DNA与化石证明,人类大约于3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
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复杂的抽象思维、语言、自我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类直立的身体构造使得人类的前肢可以自由活动,这让富有智慧的人类得以掌握远超出其它任何物种的工具使用能力,并最终发展出强大的劳动能力和创造性。人是一种高级社会动物。
地球什么时候有的人类
问题一 地球什么时候有了生命? 人类是怎么来的? 最早出现的是生命之源--蛋白质.以后才有单细胞生命.5亿年前的陆地上,到处是光秃秃的山脉和大地,除了石头就是沙子,没有任何生命,也没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直到4亿2千5百万年前,海藻才在地球大气中积累了足够的氧,形成臭氧层来保护暴露在阳光下的生命,生物才可能浮出水面.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在45亿年前.这时的生命是像细菌一样的东西,它只有一个细胞,今天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这种单细胞的小生命遍布海洋,孤独地生活了大约20亿年.这时的地球上空旷、寂寞,空气是有毒的,根本无法呼吸.大气中没有氧气,也没有保护生命的臭氧层,直射地面的强烈紫外线辐射只要一个小时就可以杀死绝大多数生命.大约7亿年前,单细胞生物又演变成多细胞生物,就像今天的植物一样,它们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种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的小生命,用了漫长的时间,让地球大气中充满了氧气.这样,最早的地球生命就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进化成一些更复杂的生命.这是生命的重大突破.据某些专家推测,地衣是最早上岸的生命,正是由于地衣分解岩石,再加上自然的分化为后来登陆的生物打下一片天地,因为没有土壤,任何其他陆地生命都是无法生存的.生命在进化过程中,前仆后继地经营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命第一次从海洋爬上陆地后,就不断地开发新的栖息地,直至布满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在南极零下23摄氏度的严寒冰层中,有自在生活的藻类和真菌;在海底火山附近达到沸点的开水中,也有安详生活的生命.已知生活在世界最低处的动物是一种像虫子一样的海洋生物;在珠穆朗玛峰海拔6千米以上的地方也有生命存在.生命在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时,不断适应新占领的环境,成功的,留下了自己的后代,失败了的,就从此灭绝.它们尸骨有的留在岩石里,有的杳无踪迹,永远不为我们所知.在地球生命30多亿年的进化史上,曾经生活着数以亿计的我们未曾见过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都是生命为创造今天的地球生态系统所付出的代价.恐龙在6千万年前灭绝,巨犀是地球上生活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在7千万到2千4百万年间灭绝,曾经被欧洲人误认为是人类祖先的尼安德特人在5万年前灭绝.而我们当今的生命,只是他们中间的幸存者.生命变得如此的多种多样,也正是它们几十亿年来与生态环境共同演化的结果.地球生命源于陆地还是海洋,抑或由小行星从宇宙某个遥远的地方携带而来?至今,有关地球生命的起源问题仍然是令科学家费尽心思的不解之谜。他们常常各持己见,莫衷一是。我们居住的行星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一个无法确定的时间,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情况,doc88/p-1146349882708因为这颗毫无生气的天体开始接纳与岩石和水迥然不同的某些东西。氮和碳分子进化为DNA,一种微生物在宇宙星际间四处旅行……不容置疑的事实是,这种微小的分子出现数百万年之后,原始的单细胞体诞生了,后来慢慢又出现了越来越复杂的水生生物,它们最终登陆陆地,从此各种生物在地球上大规模地繁衍并蔓延开来。
问题二 人类是什么时候发现地球是圆的 地球是球形这一概念最先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提出的.但是他的这种信念仅是因为他认为圆球在所有几何形体中最完美,而不是根据任何客观事实得出的.以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形的,给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个科学证据.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 of Cyrene)根据正午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和两观测地的距离,第一次算出地球的周长.公元726年我国唐代天文学家一行主持了全国天文大地测量,利用北极高度和夏日日长计算出了子午线一度之长和地球的周长.16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仑(Ferdinand Magellan)领导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确实是球形的.17世纪末,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影响,认为地球应是一个赤道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1733年巴黎天文台派出两个考察队,分别前往南纬2°的秘鲁和北纬66°的拉普林进行大地测量,结果证明了牛顿的推测.
你所说的五百年前后人类才发现地球是圆的是说这一现象在那时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吧.
古地图之迷
地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修筑道路,规划城市,学习知识,观光旅游都离不开它.绘制地图需要高精度的绘图仪器,精确的数学计算和现代化的制图手段,工艺十分复杂.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很久以前在科学技术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就已经有人绘制出了高精度的世界地图.
1929 年,科学家在君士坦丁堡(即现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故宫图书馆里发现了两张用非洲羚羊皮纸制成的地图,上面有一些奇怪的图形与文字.其中一幅是土耳其海军上将皮瑞・雷斯绘制的,人们把这幅古地图称为“雷斯地图”.
这幅雷斯地图,既无经线,也无纬线,而且乍看上去很不准确,上面画着拉长的美洲、变形的欧洲、线条零乱的南极洲.当时人们并不奇怪,古代人没有现代化的绘图手段和技术,怎么可能绘制出高精度的世界地图呢!
然而,当科学家把这幅地图与宇宙飞船拍摄的地球照片对比时,惊奇地发现这两幅地图几乎一模一样,从太空拍摄的美洲也是被拉长变了形的.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这幅地图所表示的南极洲.众所周知,人类在1818 年之后发现了南极洲大陆,又过了整整一个世纪,到了20世纪初,才有了南极洲大陆的准确地图.而雷斯地图上所画的南极洲地形,竟然是被冰雪覆盖以前的南极洲地形.1957 年,古地图专家用回声探测仪对雷斯地图所示的一些地方、地形进行探测之后,发现古老的雷斯地图把冰层下的南极洲画得十分准确.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球.
令人惊讶的还不只这些,在另一幅注明日期为1559 年的古地图上,在西伯利亚与阿拉斯加之间画着一条狭窄的通道,然而,现时这两个地区根本不存在这样一条通道.但地质学家证实,这条通道在地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可时间在三万年以前 绘制者怎么可能对三万年以前的地壳变动了如指掌呢
说起来真好像天方夜谭.
对于这两幅古地图的来历,科学家有过众多的猜测.美国查尔斯・哈普古德教授是科学史与地球运行学权威,他把雷斯地图与其他古地图作了精心的比较研究,写出了《冰川期高度文明的遗迹》一书.他在书中推断,雷斯地图是在高空拍摄而成的.但有的科学家却提出了不同观点,这两幅古地图是地球进入冰川期以前的产物,不过它应该是人绘制的,因为当时人们不具备高空拍摄的能力.
在雷斯地图上的注释中,注明了绘制这幅地图参考的原始蓝图,以及探险家、航海家到南极记录下来的大量资料,还有更古老的遗留文献.雷斯说他只是一个“编纂者和抄写者”.据记载,雷斯是那个时代的著名人物,他是海......
问题三 如果地球是24小时,人类在什么时候出现 作者 刘奎峰 来源 《地球》2012年第3期
地球诞生已有46亿年,先后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以及我们现在正处于的新生代。地质时间通常以百万年计,对普通人来说,这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为了向大家简明易懂地介绍地球自诞生以来的演变情况,我们把地球46亿年的历史浓缩为一天,即24小时,以大家比较熟悉的时间尺度来看地球的演化长卷。
地球于46亿年前诞生,这是起点,放在一天24小时中即是零点零分。46亿年前至39亿年前这段时间是地球的诞生期,换算过来便是零点零分到3点39分。地球诞生,最初的海洋开始形成,海洋中简单的有机物生成,这是原始生命诞生的前提条件。24小时的历史中,地球诞生占用了3小时39分钟。
地球39亿年前形成之后,―直到35亿年前,进入第二个地质年代――太古代。35亿年前至15亿年前,即5点43分到16点09分,地球处于太古代。按照现在的一天算,从早上5点43分,天刚蒙蒙亮,―直到下午4点09分,太阳开始西落,几乎整个白天地球都处于太古代。这一时期,地球属高温气候,火山活动强烈,太阳辐射强,原核生物出现,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生命。
15亿年前,即16点09分,地球进入元古代,元古代结束于5亿7000万年前,即21点。地球从下午、傍晚,到天黑点灯,都处于元古代。元古代时期,真核生物、多细胞藻类和低等无脊椎动物出现,地球气温开始下降,火山活动减少,海洋面积增加。
5亿7000万年前,即2l点,地球进入古生代,结束于2亿4800万年前,即22点40分。古生代下面又细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寒武纪(5亿7000万年前至5亿500万年前),即21点到21点20分,大型藻类开始出现,气候比较温和。
奥陶纪(5亿500万年前至4亿3800万年前),即2l点20分到21点41分,这21分钟是无脊椎动物的全盛期,气候温暖,海洋面积继续扩大。21点41分,地球上发生了第―次生物大灭绝,即奥陶纪大灭绝。这次灭绝足闪为奥陶纪末期发生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范围包括今天的非洲、南美洲及欧洲,由于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体中的85%的无脊椎动物灭绝。
志留纪(4亿3800万年前至4亿800万年前),即21点41分到21点50分,裸蕨和陆生节肢动物出现。
泥盆纪(4亿800万年前至3亿6000万年前),即21点50分到22点05分,这15分钟是负类全盘期,并出现了很多新物种,石松、木贼,真蕨出现,两栖类、无翅昆虫开始出现。志留纪和泥盆纪均气候干热,海洋开始退却。22点05分,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海洋生物遭受灭顶之灾,同样也是因为气候变冷和海洋面积减小。
石炭纪(3亿6000万年前至2亿8600万年前),即22点05分到22点28分,这23分钟是两栖类动物的全盛期,巨型有翅昆虫开始出现,气候温和潮湿,造山运动频繁。
二叠纪(2亿8600万年前至2亿4800万年前),即22点28分到22点40分,气候干热,地壳褶曲,造山运动频繁。22点40分,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发生,超过95%的生物灭绝。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位于新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也获得了―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 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
从21点到22点40分持续了1个小时40分钟的古生代,是无脊椎动物繁盛期,鱼类、两栖类、爬虫类开始出现,绿色植物开始出现。
2亿48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即22点40分到2......
问题四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了多长时间?? 10分 约200万年起源于非洲,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叫做能人,最早的化石样本的那个家伙被人们取名“杰西”。
在中国,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70万年元谋猿人,在今天的云南元谋县;其次是黄河流域的蓝田人。
地球上人类出现是什么时间?
据古书记载,1550年的时候,也就是明代嘉靖年间。从这个时候开始,地球进入了一个特别寒冷的时期,先后持续了300年。不单单北方寒冷,就连现如今的福建,广东一带都出现了极其冷冷的恶劣天气。
我们都知道广东属于亚热带沿海地区,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于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为主。
但当时这里却出现了极其恶劣的天气,河流冻结,寒冷就是干旱,降水少的天气让当时农民的农作物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促使当时的农民数年来颗粒无收,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死伤无数。饥荒引起的农民起义社会现象接踵而起,影响很大,这些事件在史书上亦有记载。
恶劣的天气也间接成为明清更替的元凶!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在位的17年中,更是遇到了千年一遇的大旱,还有瘟疫同行。明朝廷自顾不暇,内忧外乱,饥饿的农民见生存无望,纷纷揭竿起义,多重天灾人祸的打击下,明代灭亡。
据史书记载,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之间死掉的中国高达数亿。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人口的数量其实并不多。
地球是什么时候才有人类的?
生命只能出现在能发出光和热的恒星周围的行星上,但并非所有恒星都必然带有行星。星云说认为,恒星是从自转着的原始星云收缩形成的。收缩时因角动量守恒使转动加快,又因离心力的作用星云逐渐变为扁平状。当中心温度达700万度时出现由氢转变为氦的热核反应,恒星就诞生了。盘的外围部分物质在这过程中会凝聚成几个小的天体——行星。星云说可以合理解释许多观测事实,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另一方面,计算机理论模拟计算表明,如果星云物质在收缩过程中没有角动量转移,那结果不会形成一个中央恒星和周围一些小质量行星,而是会形成双星。在双星系统中即使形成行星,不用多久它们也会落入某颗恒星中,或者被抛入宇宙空间,不可能长期在恒星周围存在。
看来大自然给原始星云两种发展的可能 物质保持它原有角动量,演化后形成双星;或者两者在演化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分道扬镳,结果生成中央恒星以及绕它运转的行星。生成智慧生物的漫长过程
生物的进化是一种极为缓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之长完全可以同太阳的演化过程相比。化石的研究发现,早在35亿年前地球上就已有了一种发育得比较高级的单细胞生物,称为蓝——绿藻类。根据恒星演化理论以及对地球上古老岩石和陨星物质的分析知道,太阳和地球的形成比这种生物的出现还要早10~15亿年。太阳系形成后大约经过50亿年之久地球上才有人类。
现在设想把每50亿年按简单比例压缩成1“年”。用这样的标度1星期相当于现实生活的1亿年,1秒钟相当于160年。从宇宙大爆炸起到太阳系诞生,已经过去了大约2年时间。地球是在第3年的1月份中形成的。3、4月份出现了蓝——绿藻类这种古老单细胞生物。嗣后,生命在缓慢而不停顿地进化。9月份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有细胞核的大细胞,10月下旬可能已有了多细胞生物。到11月底植物和动物接管了大部分陆地,地球变得活跃起来。12月18日恐龙出现了,这些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仅仅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个星期。除夕晚上11时北京人问世了,子夜前10分钟尼安特人出现在除夕的晚会上。现代人只是在新年到来前的5分钟才得以露面,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开始于子夜前的30秒钟。近代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在旧年的最后数秒钟内一个接一个加快出现,子夜来临前的最后一秒钟内地球上的人口便增加了两倍。
由此可见地球诞生后大部分时间一直在抚育着生命,但只有很短一部分时间生命才具有高级生物的形式。
地球什么时候有人类地球上出现人类是什么时候
人们对人类来源的真正答案,只是100多年的事。因为化石提供了事实根据,化石是古代生物遗留下来的部分遗体或活动的痕迹。找到人类骨骼化石和石器,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体质、智力和用具的发展水平。由化石发现的地点,可以知道古人类的地理分布及其所处的地质时代和生活环境。在各种化石中,头骨化石是最重要的。一般动物的面颅比脑颅大得多;人类则相反,脑颅要比面颅大得多。原始人和现代人比较,差别可以说主要就集中在头骨上。如原始人的头盖骨比现代人厚得多。正因为研究人类的头骨化石最能了解古人类的形态特点和体质发展水平,因而人类学工作者,对于寻找完整的人头骨化石特别重视。完整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被认为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项重大成就。100多年以前,科学家已经注意到用人类化石为证据,来探讨人类进化的历史。
第四纪时代出现了人类的祖先。最初亚非大陆温暖湿润,古猿在这种环境中演变成能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的人类。劳动使肢骨发达,双手更能创造万物,口腔发展了语言,也就推动了脑的发达。人类始祖直立猿人的出现,与别的哺乳动物尚用四肢爬行不能用手更无语言迥然不同,而变成支配世界的主人翁。
按人类的体质和其文化发展的顺序,可分为“猿人”、“古人”和“新人”阶段。近数十年来,世界上屡屡发现人类化石,使人类科学家从而了解人类体质特征和文化发展。可是仍有不少疑问,如猿人变古人的过程如何?古人变成新人的过程又如何?目前的发现尚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作完满的解说,这需要更多发现的事实继续补充。
世界上常发现的人类化石,几乎都是“古人”或是“新人”(也称“真人”),其中最著名并为科学界所公认的是1865年在德国发现的尼安得特尔人属于“古人”,1868年在法国发现的克罗马尼翁人属于“新人”。因此一般人就认为人类的祖先只有十几万年的历史,直到1929年,中国在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从而使人们相信人类的祖先40万年以前就有了。
地球的地壳,无时不在变动。从山地侵蚀下来的泥土和砂砾,最后沉积到大洋湖海里,形成深厚广大的岩层。大海上升为陆地,高山侵蚀成平原,大地上有生命的动植物,随时可被埋没在沉积层中,经过若干万年,变成化石。地质学家,根据这些动植物的遗骸,可以辨认地球各区域各时代生物演变的情形。
地质时代,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时期。太古代所知的地质史实最少,不象有生命存在。到古生代开始,才发现有生物遗迹,不过完全是下等动物和初级植物。下等动物最多的是三叶虫,珊瑚、海绵、水母也不少。中生代是爬虫最主要的时期,体形高大,且有铠甲作为保护。新生代是近代地质史上生物进化的重要时期;大爬虫已一去不返,留下来的只有鳄鱼、龟、蛇和蜥蜴等,此时是哺乳类大为活跃的时代。
第四纪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内的地球史上,出现了直立猿人。因此有人称第四纪为“灵生代”,因为这是人类的时代。同时第四纪也大大改变了自然环境,尤其明显地改变了动植物界。其次,第四纪有强大的冰川作用,并在地球表面,留下了很多痕迹。冰川的进退也影响了动植物的分布。 地面上突然冰期来临,靠采取果实生活的猿人,在冰天雪地中无处觅食,常为饥饿所迫,不得不剥兽皮,以作衣服;寻觅洞穴,找栖息之地;钻木取火,可煮食也可驱逐野兽。人类经过数度冰期的淘汰,智力益见进步。 远古人类的文化遗物,主要是一些自制的工具,这些工具基本上是石制的。古老时期的原始人类没有生产经验,所以石制工具简单而粗陋。但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制作工具的技能不断改进,所以说劳动是创造文化的原动力。石器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们大都是猎人和采集者。他们使用的工具多是河床圆砾,初用打制法,后用磨制法。到了冰期终结时,就开始了新石器时代。这时期完全用磨制的方法来制造石器,多凿有孔眼及环形的石器,种类繁多,有大斧、石刀、石凿等。这时期的陶器已很发达,农业工具也已开始,并有了原始的畜牧业。 新石器时代结束后,大约公元前4000~1000年,人类进入金属文化。先是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2000年就进入铁器时代,已开始用铁作犁了。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是交替而不是截然分开的。
古代的人类,究竟发源于何处?这是争议多年的问题。有的说是起源于亚洲中部,象著名的考古学家安德鲁斯(R.C.Andrews)和地理学家泰勒(Griffit Taglei),就认为人类起源于亚洲中部,然后移向各洲。其理由是,中亚是人类牧养的家畜,如骆驼、犬、牛、羊、马等的起源地。既然适于高等动物的生存,依动植物为生的人类,也必发源于此。同时,中亚位置为各大洲之中,地势也最高。世界其他各洲平均海拔高度均在700米以下,独亚洲大陆海拔平均在1000米以上,居高临下,可与各洲相连。故谓人类起源于中亚,分散在各洲,其势最顺,其理至当。可是也有人认为人类的起源应在副热带潮湿之区,对农业起源研究卓著的索尔教授(Carl Sauer)就认为东南亚沿海地区,可能是人类最先发迹的地方。象泰国的考古发现及最近中国杭州湾河姆渡遗迹的发现可以佐证。这类讨论,尚需更多的地下发现,才能有完满的解释。
我们所了解的原始祖先,人数不多,疏落分散在一片土地上,以后人口增加,就向四周迁移发展。就地理学和考古学的知识,地球表面有许多海峡,阻断大陆间的交通。可是假如海平面降低90米,许多海峡就可变成陆桥,便利人类的交往。最著名的陆桥,包括沟通北美和亚洲的白令海峡,沟通英国和欧洲的多佛海峡,沟通亚洲和欧洲的达达尼尔海峡和沟通马来西亚与苏门答腊的马六甲海峡。其他的还有沟通欧洲和非洲的西西里海峡,沟通朝鲜和日本的对马海峡,沟通苏门答腊和爪哇的巽他海峡,沟通新几内亚和澳洲的托雷斯海峡以及沟通南部澳洲和塔斯马尼亚的巴斯海峡。假如在第四纪,此类海峡在冰期后退,海平面降低而成为陆桥,使陆地相连,则有利于人类祖先的四方迁移。这是无可置疑的。 人类祖先经过陆桥向各方移动而扩大了分布范围。由于地面上各处自然环境不同,在温度、雨量、阳光等的差异,又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体型的发展,就分化出来了现在世界上各色各样的人种。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保护皮下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免受紫外线的直接侵袭。长期居住在非洲赤道的人种变成黑种人,他们头发鬈曲、覆盖头部,是有隔热作用。而长期居住在高纬寒冷地区的人群,鼻子高而狭窄,使冷空气较慢进入气管和肺部。他们的体型比热带居民要粗壮,肤色也较热带的人为浅白。古代人类,交通不易,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各个人群长期生活在各个隔离的地理区域内,在体质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适应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代代遗传,以致人类在地面上分衍成各种有明显体质差异的种族
地球上什么时候有人出现的
差不多在大约200万年前。
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哺乳动物中进化出原始灵长类动物。在大约30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中出现的原始的猿类动物。10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出现。约800万年前,非洲出现了南方古猿。南方古猿被认为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研究发现表明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分界点是在500万-800万年前(这些证据暗示黑猩猩是我们最近的亲戚),人科动物的历史从此开始。
在250万年前,热带非洲的气候开始恶化。随着气候越来越干旱,稀树大草原开始逐渐变为灌木大草原,大多数南方古猿消失。某些南方古猿群体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一些成功的防卫机制而生存下来。正是这些南方古猿的后裔最终进化成人属。
约30万到200万年前,直立人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能使用更精致的工具,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这才是真正的人类。
智人(现代人)出现于约25万年前的非洲,并从北非走出非洲来到中东,并从中东向全世界扩散。其中就包括了大荔人、马坝人、丁村人、许家窑人、尼安德特人,以及后期的山顶洞人、河套人、柳江人、克罗马农人等。
世界各人种也是在现代人向世界各地扩散中逐渐形成的。
关于地球从什么时候有人类和地球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类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