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乐不思蜀的典故及用法介绍
乐不思蜀是什么意思,乐不思蜀的典故及用法介绍
一、乐不思蜀的意思
“乐不思蜀”是指人们沉浸在快乐之中,忘却了时间和现实,不能自拔。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们对于某种事物过于迷恋,以致于忘记了时间和工作,终导致了损失。
二、乐不思蜀的典故
乐不思蜀的典故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三国时期的蜀汉国君刘备有一个爱好,就是在繁忙的政事之余,到一座名叫“博望坡”的山上,观赏江山美景,品尝美酒佳肴,吟诗作画,享受着人生美好的时光。但是,每当他在博望坡上畅游数日后,都会被太守的紧急文书召回朝廷,处理大事。
有一次,刘备又在博望坡上玩得太过痛快,忘记了时间。此时,他的大臣诸葛亮在下面焦急地等待着国君的回信,却迟迟没有回音。于是,诸葛亮便写了一封信,告诉刘备“君乐于博望,忘其政事,臣恐为大难。”这封信传到刘备手中后,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立即下山,处理大事。从此,人们就用“乐不思蜀”来形容人们迷恋某种事物,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责任。
三、乐不思蜀的用法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用法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形容各种场合和事物。比如,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一个人对于某种嗜好过于迷恋,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工作。也可以用它来形容一个人在某种事物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导致了其他方面的损失。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一些年轻人迷恋游戏,沉迷其中,不顾及学业和生活;一些工作狂热者过度追求工作,导致身体和家庭状况恶化等等。这时,我们就可以用“乐不思蜀”来形容他们。
总之,“乐不思蜀”这个成语虽然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但是它的意义和用法在今天依然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当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责任,才能够更好地平衡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取得更加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