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纳凉六十年
手摇蒲扇
自从记事以来,有六十多年的暑来暑去。酷热难耐的日子,避暑纳凉的经历,夏天降温的工具,消暑解热的食品,都在记忆中。
室外纳凉
五、六十年代,夏天一把蒲扇手中晃,只求凉风驱热浪。曾记得,小时候夏天理发,剃头铺里特制的门帘,用绳子拉放扇风。到晚上,郧阳老街连片的竹床,木板拼床。深更半夜,曾有人梦中一声"狼巴子来了",惊醒众人,引起从东往西几百米的人们奔跑仓惶。
还记得,七、八十年代,夏日晚上太热时,爬上楼房房顶铺席睡觉。蚊虫叮咬,蒲扇拍打"巴答巴答"不停的声响。
华生电扇
八十年代初,电扇进入了百姓人家,座扇,吊扇逐步普及,但不算宽俗的收入,舍不得的电费,限制了人们的消费。热的受不了了,吹一吹。而电扇的消暑能力有限,高温时热风仍不给凉。
吊扇
九十年代开始,空调开始进入普通人家。从轰轰声响的窗式空调,到壁挂空调,柜式空调,中央空调。从那时为省钱电扇有时舍不得开,到如今为舒服空调不停机一直转,既有降温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有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
酷暑时节最怕的是停电停水,那些年,城市供电超负荷,分片拉闸限电,让人热不堪言。如今亲民为民,人性化的城市管理,遇到电荒,先保民生。生产为生活让电,机器按下暂停键,空调不停照常转。
格力窗机
2008年8月,漫步在上海的商业街上,商场店铺内的冷气沿门而出,路人能感到凉爽,当时我在想十堰何时也能这样。这几年夏天,山城十堰的商城餐厅也是冷气大开,大爷大妈有的一呆半天,享用着免费的清凉。发展有时差,进步有快慢,都在向前进。
暑天 的消暑饮品食品,变化也很大。早些年用刚打的井水,来拔凉"凉面","凉粉""绿豆汤";后来可以买到冰棍,汽水,酸梅汤;再后来用了冰箱,有了自制的冰镇西瓜,冰镇啤酒,冰镇饮料;如今可以自己制作和购买花样繁多的消暑降温饮品食品。
消暑饮品
湖北十堰,今年暑天有点长,酷暑长达几十天,竹山县还连续几天高温,位居全国榜首。
?高温来袭,"侯鸟"们奔神农架,恩施山里避暑。上班的、在家的这些人,这前后四十多天,大多空调全开,不与热浪较劲,只求身体凉爽。
苏马荡车流
到海拔较高的山区租房,买房避暑。这几年,湖北神农架,恩施等地的夏季人气爆棚。利川苏马荡,建始花坪的人流骤增,带火了当地旅游和房地产业。
海尔挂机
室外睡凉床,楼顶夜乘凉,我都经历过,座扇吊扇呼呼声响,仍难变凉,至今还有印象。窗式空调,空调挂机,柜式空调都先后买过。如今家里是一拖四,可远程控制的变频中央空调。
夏日避暑降温纳凉,本人经历了一个甲子的变化,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人们从温饱到小康的变化过程。暑期纳凉,过去凑合过,如今很舒适,将来会更好!
美的中央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