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怎么限号 介休机动车限行
北京西回山西介休高铁经过哪些地方?
1.
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介休东、平遥古城、太谷西、晋中、太原南、阳泉北、石家庄、定州东、保定东、高碑店东、北京西。
2.
D2004:从介休东开车时间为10:02,预计到达北京西的时间为15:01,预计总用时04:59。途经站点依次分别是:介休东、平遥古城、祁县东、太谷西、太原南、阳泉北、石家庄、正定机场、保定东、高碑店东、北京西。
介休鸿之舞怎么样
介休鸿之舞怎么样,还不错,舞蹈室环境干净整洁。
介休市鸿之舞精品舞蹈培训中心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西关街道宏顺路22-5号,注册资本为10万人民币,成立于2021-07-26,目前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许可项目 从事艺术培训的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除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学科类、语言类文化教育培训)。
介休的简介,详细一点。
历 史 沿 革·
介休历史悠久,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总面积744平方公里,总人口37.25万人。 介休历史悠久,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录,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自公元前514年起,介休历史上先后东部建置邬县,西部建置平周邑,秦始皇设郡县,城区建置界休,以后改为界美、介休、平昌。东魏时,定阳郡一度侨治境内。北周时期,曾设置介休郡。隋、唐时期一度设介休郡、介州。邻县灵石公元590年建县前,一直为介休地域。隋、唐时设介休郡、介州时,兼领平遥县。孝义历史上曾几度并入介休县。宋、元、明、清时期,介休县域和领属关系基本保持不变。199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下文,介休撤县改设县级市,行政区域不变,依旧隶属晋中行署。现辖7镇3乡、232个行政村,5个街道办事处。
·自 然 环 境·
1、面积及方位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太行山北侧。地跨东径111°44′10″— 112°10′14″、北纬36°50′01″—37°11′04″之间。北起义安镇任家堡村,南至绵山顶端艾蒿坡;西起义棠镇圪塔头村,东至张兰镇南窑头村。东北与平遥、汾阳接壤,西南与灵石相连,东南与沁源毗邻,西北与孝义相望。东西最宽处38.5公里,南北纵长38公里,总面积74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47%。
2、地貌
介休整个地势形态呈南高北低,海拔在740—2487米。南部为山区,主峰有绵山、天峰山等,属太岳山脉,面积31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2.09%;中部为丘陵区,面积191.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5.86%;北部为平川区,面积为23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2.05%。
3、气候
介休处于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时数年份均在200天以上,
2500小时左右。丘陵山区少于平原,南部少于北部。据1954—1994年气象资料统计,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0.4℃,冬夏季气温变幅较小,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升高,由平川向丘陵山区降低。全市年平
均降水量为477.2毫米,一般集中在7至9月。无霜期平均为175天,其分布趋势为平川丘陵长于南部山
区。
·民 俗 文 化·
介休自古“商贾云集,民物浩穰”。明清时期,县城四条大街店铺林立,“俨如都会”。张兰、义安、洪山、义棠镇市面除有京货、杂货等商号外,还有钱庄、当铺、金珠铺等商行。张兰镇每年九月下旬古庙会,届时有文水皮货、沁州麻货、浑源挽具、上党药材、内蒙古骡马上市交易。介休历来挟资走外经商者众多,清代前期,被朝廷赐为皇商的介休张原村范氏为对日贸易中首执牛耳的洋铜商。道光年间,山西初期设立的15家票号中,介休北贾村侯氏领其中6家,资本计有七八百万两,为票号“汇通天下”的第一富户。同治年间,介休北辛武冀氏兄弟也将乾盛享布庄和德记布庄改为票号,跻身于三晋票号巨擘之列。
介休人文荟萃,旧有“三贤故里”之称(春秋时介子推、东汉郭林宗、北宋文彦博)。历代国手名人蔡邕、李世民、张九龄、李商隐、赵顼、顾炎武、傅山及本籍人茹伦常、宋廷魁、钮福全、田庄仪及“绵山四山人”董、梁、王、任等为介休壮丽山河倾倒,先后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绝句。介休达人代起,缘因历代当政者注重教育,善于教化。山西宋代以前有县学仅永和、介休、稷山数处,介休在唐咸享三年(672)始办县学,明代又在文庙旁建育才馆。清代介休考中进士人数达64人,仅次于安邑、平定、阳城,位居全省第四。
介休传统手工业源远流长。唐代以前,洪山采坪沟已开设三窑,即煤窑、泥窑、碗窑。唐末宋初,洪山陶瓷业和县城酿醋业已规模生产。介休陶瓷以洪山白瓷为主,其印花刻花器制作笔意泼辣奔放,不失民窑本色。唐、宋时期,介休已有烧造琉璃记载,到明代,介休琉璃烧造达到极盛,现存张壁古堡、城内城隍庙、师屯北广文济寺、灵石资寿寺等琉璃建筑皆为介休匠人杰作。介休陈醋具有色黑亮、味香美、不变质等优点,据传,明代安徽颍州的大升陈醋,清代山西清徐的老陈醋,分别为介休人侯大升、王来福传艺。清代咸丰年间,义安“咸亨涌”酿造的木瓜黄酒,醇香适口,色泽鲜艳,民国18年(1929)曾获巴拿马国际赛酒会银质奖。
十里乡俗不同,介休城乡历来为一日两餐,(70年代后城区机关因作息时间改为三餐),且人人有喝茶习俗。另外,据史籍,介休乡民朴直,急贡赋不敢后;士惧礼法,重气节与清廉。但邑人中也有竞相与奢和崇佛重祷之陋习。据历代《介休县志》记载,介休较大的寺庙堂祠有149外之多(含佛寺77处,道观47处),香火盛俗,昭昭若揭。
介休人民有光荣斗争传统。公元304年,匈奴族刘渊起兵反晋,派将乔 攻陷介休,介休县令贾浑夫妇抗节不屈,以身殉国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彪炳中华青史。八年抗日斗争中,介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建起军队,开辟了根据地和堡垒村,在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与日本侵略者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到解放战争中,介休县中共党员队伍发展到986人,民兵队伍壮大到3100人,154名优秀干部随军南下,参加了解放全中国的行列,8376人组成的支前队伍参加了解放太原战役,《人民日报》曾头版刊登《介休民工支前立功》报道。战争年代,介休有1694人惨遭日本侵略军杀害,县委书记商功叔、县长高剑平、工人游击队指导员韩奎等一批好干部为革命出了宝贵生命。
2022年介休初中学区划分
为严格遵守国家、省、市关于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的有关政策规定,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县,落实廉洁山西建设要求,创办廉洁教育系统与廉洁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依照《介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管理办法》(介教字(2021)69号)之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
(一)入学条件
小学:年满6周岁的(2016年8月31日及之前出生)本市或随在本市务工父母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任何学校不得接受未满6周岁(2016年8月31日后出生)的儿童入学。
初中:2022年在我市小学六年级毕业的学生:2022年在本市外就读小学并毕业的本市户籍小学六年级毕业学生;2022年随在本市务工父母非本市户籍小学六年级毕业学生。
(二)招生办法
2022 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实行全市统一招生机制,严格规范推行服务区分割招生制度。
1.小学:依托幼儿园学籍信息按服务区分割升入小学一年级。分两批组织入学。
第一批次:入幼儿园学习有学籍信息的。
依托2021年1月核定的幼儿园中班幼儿学籍信息,按照小学服务区免试划拔方式,规范分割、依序拔入就读小学入学。
(1)农村适龄儿童,按规定服务区,依照法定第一监护人户籍及居住地,划拨对应小学就读。两集中撤并农村小学服务区一年级新生,按两集中方案对口划拨规定小学一年级就读。
(2)城区适龄儿童,按照规定服务区,依照法定第一监护人户籍及居住地,划拨对应小学就读或划拔招生缺额指定学校就读。
第二批次:入幼儿园学习无学籍信息或未入园学习的。
(1)农村适龄儿童,按规定服务区,依照法定第一监护人户籍及居住地,到对应小学登记入学就读。
(2)城区适龄儿童,第一监护人持户口本、身份证、房产手续、出生证明、社区证明到教科局义务阶段学校招生办公室登记。按照规定服务区,依照法定第一监护人户籍及居住地,划拨对应小学就读或招生缺额指定学校就读。
城区适龄儿童居住地界定按下列规定执行。
第一,在城区有房产,暨2022年7月31日前入住(不含租赁房)的。
第二,在城区无房产租赁居住的,不安排城区小学就读,划拨回法定第一监护人户籍及居住地对应农村小学就读。
第三,非介休户籍随父母居住的划拨到指定学校就读。
2.初中:2022年初中七年级招生实行严格服务区分割招生制度。
(1)农村小学六年级毕业生对口升入规定服务的初中学校七年级就读。
(2)城区小学六年级毕业生按照规定服务区,依照法定第一监护人户籍及居住地,划拨对应初级中学校就读或招生缺额指定学校就读(以2021年1月核对学籍信息为准)。
(3)两集中撤并初中辖区小学六年级学生,按两集中方案对口升入规定初中七年级就读。
(4)今年初中招生严格执行分割招生,严禁跨学区流动。
说明:
(1)本市户籍、学区内有房产(旧房入住,新购房按交付使用并入住计),房产、户口与父母(法定第一监护人)一致,不一致但能通过其他佐证材料确认。
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学区内有房产(旧房入住,新购房按交付使用并入住计),房产、户口与父母(法定监护人)一致。
(2)适龄儿童少年具有本市户籍、市区内租房并已经在城区九所小学就读的根据居住采取相对就近方式划拨入学就读。
(3)所有当年适龄儿童少年,根据本人报名条件,只允许在一所学校就读。
(三)保障特殊群体入学
1.随迁子女入学。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市有房产的,随迁子女按服务区招生入学;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市没有房产的,依据公安机关核发的父母(法定监护人)的本市居住证,随迁女根据住处和学校学位空余情况划拨相对就近入学就读。
2.残疾儿童入学。以市残联备案的名册为依据,对服务区内残疾儿童零拒绝、全覆盖分类划拔入学。能够适应普通学校就读的安排各学校随班就读;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入学条件的到介休市特教学校报名就读;重度或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统一安排特教学校建立学籍,并实行一人一案,送教上门。
3.留守儿童入学。各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施全程管理。以校做好父母外出务工情况、监护人变化情况登记。农村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求,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
4.政府优惠对象入学。对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性规定的学生(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子女、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综合性消防救援人员子女、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含企业高管子女)。首次入学时可在全市范围内一次性选择中(小)学就读。符合上述条件的,8月1日前携户籍、身份证以及相关部门出具的介绍信、证明等材料到市教科局教育股登记并安排入学。
5.布局调整服务区内学生入学。按照今年义务教育学校优化任务要求,妥善做好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工作。
6.落实双胞胎(多胞胎)或二孩,三孩与兄(姐)同校就读政策。关心农村在职教师子女入学,合理安排其入学就读。
7.在自愿的原则下有序完成服务区生源超额校学生向服务区缺额校流动。
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规范入学全落实
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民办中小学校招生政策和规定。不得随意变更轨制或超计划招生,实行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具有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小学阶段1学年及以上(以后逐步递增至6个学年)本校学籍,且愿意直升本校初中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可直升本校初中。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办法、程序及时间安排,严格执行《晋中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市教基字(2022)11号)政策规定。
三、工作要求
(一)义务教育招生时间节点全同步
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要严格按照《介休市2022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日程表》规定的时间及主要任务,做好各项工作。
按时完成规定任务,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招生环境。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二)坚决落实招生工作“十项严禁”
2022 年中小学招生继续按照教育部“十项严禁”规定,严格规范学校办学及招生行为。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招生结束后,学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挂钩的“捐资助学款”;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严禁初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考成绩排名、宣传中考状元和升学率,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对学校中考情况进行排名,以及向学校提供非本校的中考成绩数据,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
(三)坚决遏制产生新的大班额
各学校要充分发挥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的主体责任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保障服务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坚决遏制产生新的大班额,保证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控制在标准班额(小学每班不得超45人、初中每班不得超50人)。
(四)层层落实控辍保学责任
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联控联保机制,做好劝返复学工作。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报教科局备案。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或造成辍学,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继续执行阳光招生均衡编班
继续实施阳光招生、均衡编班。所有两轨制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都要参加由市教科局统一组织的阳光招生、均街编班仪式。邀请相关部门人员参与编班全过程,坚持“三公开”“三不动”原则,现场公布编班结果。
小学、初中新生由于生病、外出等原因未能按时报到入学的,学校根据学生情况建立补报机制,报教科局教育股备案组织补报学生均衡编班,学校不得私自安排入班。
(六)严格执行中小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严格执行《山西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暂行)》(晋教基[2019)19号)规定的注册程序和时间,按照“严格计划审核、规范录取(入学)手续、明确注册时限、逐校审核”的办法进行,确保学校招生录取名单和学籍注册名单相统一。教科局将加大学籍监管力度,严控学籍系统设置的招生人数,任何学校不得擅自违规招收学生和违规办理学生转学手续;严禁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对学生未在录取学校就读的,同时追究“借读”学校、录取学校双方责任。
(七)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纪问责
2022年新生招生工作由教科局统一组织实施。招生程序与时间节点严格按规定执行,通过组织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方式加强监管,对于过程中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核实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姑息。对引发较大社会影响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约谈有关责任人,并依据相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