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中国哪三家银行宣布破产 最近我国有哪三家银行破产

影评小编2023-04-05生活资讯70

中国银行破产了吗

时至今日,我国已经有3家银行宣布破产。

2020年8月6日,央行宣布包商银行进行破产清算,这应该是中国第3家倒闭的银行。第一家是海南发展银行,第二家是河北省肃宁县尚村农村信用社。从4月30日开始,工商银行就承接了包商银行的所有资产和债务。个人存款部分,由存款保险基金全权保障。之后,建设银行、徽商银行成立了蒙商银行,接管包商银行原有业务。

从理论上说,商业银行也是企业,是企业就可以破产。

我国《银行法》第七十一条,商业银行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管机构同意,由人民法院宣布其破产。所以,银行破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商业银行资不抵债;银行监管部门审核同意;人民法院宣布破产。而且,现在的国家政策也允许银行破产。如今银行保险制度也建立起来了,50万以下的银行存款可以全额赔付,这个额度覆盖了99.5%以上的账户。

不过,在中国,有6家银行是绝对不会倒闭的!

从2018年12月开始,在银保监会公布的银行名单中,称得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一共有6家。它们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还有交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这六大银行的资产规模都超过了10万亿,其中排名前四的工行、建行、农行、中行,资产规模分别达到32万亿、27万亿、26万亿、24万亿,这四家也就是传统上说的“四大行”。

除此之外,还有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非常安全!

这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有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招商银行的大股东是招商局,中信银行的大股东是中信集团,广发银行的大股东是中国人寿、花旗。如果说六大行是稳健担当,那这12家就是活力担当。

中国倒闭的银行有哪些

第一家,海南发展银行。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到1998年就宣布破产倒闭了。海南发展银行之所以会破产,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海南发展银行在成立之后,为了扩大自己的账面实力,兼并托管了30多家信用社,而这些信用社的不良资产是越来越多,这也海南发展银行增添了沉重的包袱。

另一方面,海南发展银行把贷款都投放到房地产领域,希望能获得高额的贷款收益,当时海南房地产泡沫正是吹大之时。后来海南房地产泡沫被刺破了,当地的房价出现了大跌,开发商也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留下了大量的烂尾楼,海南发展银行的贷款也就无法收回。于是,大量储户前来挤兑,最终海南发展银行只能走向破产。

第二家,汕头商业银行。该银行之所以会破产,主要的问题是高息揽存、挪用资金和账外贷款等。由于管理混乱,经营不善,这就导致银行后期无法兑付储户的存款。于是,汕头商业银行于2001年8月份被勒令停业整顿,到2011年时,汕头商业银行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重组为广东华兴银行。

第三家,河南肃宁县尚村信用社。由于盲目放贷,出现了大量坏账,资不抵债,尚村信用社早在2001年就对外停止营业了,直到2016年才正式进入到破产程序。主要是2001年时关于银行破产的法律尚不健全,而直到2015年我国才出台了允许银行破产的相关法律,于是尚村信用社终于走向破产。

第四家,包商银行。实际上,包商银行的名气要远比以上这三家要大得多。包商银行曾经被列入亚洲银行500强的前10名,一度成为全国模范性的地方银行。不过,包商银行由于经营不善,再加上大股东挪用银行的资金等原因,最终包商银行于2020年宣布破产,而由工商银行对其进行全面接管。

中国倒闭的三家银行除了海南发展银行还有两家是什么银行?

正式关闭的只有一家,海南发展银行,简称海发行。中国被关闭的金融机构不少,如广国投,华银等等。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海南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很多信用社通过高息揽存的形式发展业务。到1997年年底时,海南省已有几十家信用社出现资不抵债、无法兑付到期存款等问题,并发生多起挤兑事件。最终海南省政府决定让海发行兼并这些信用社,背起它们的资产和负债。

1998年3月22日,央行在陆续给海发行提供了40亿元的再贷款用于“救火”后,决定不再给予资金支持。

1998年6月21日,央行发出公告 由于海发行不能及时清偿到期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央行《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决定关闭海发行。

海发行关闭后,个人存款转由工商银行托管,由于公众对于工商银行的信任,并没有造成大量挤兑。

而对法人(公司)存款则进行债权登记,待清算完后再行兑付,但是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20年至今未完成清算。

扩展资料

事件启示

首先,在海发行关闭事件中,我们看到其原因包括经营管理混乱、承担接管问题信用社等。而在其背后,则是房地产泡沫崩溃可能导致金融失败的残酷事实。

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市场崩盘,导致包括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出现大量不良资产,海发行则不幸成为这轮房地产泡沫危机的“牺牲品”。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与金融体系关联更加复杂的情况下,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警示。

其次,在海发行遗留问题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金融机构的退出制度尚未建立起来,这在客观上阻碍了中国金融改革深化的步伐。长期以来。

中国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往往都是行政性关闭,或者是关闭后走向行政性主导的破产,因此往往被人戏称为“计划性破产”。市场化破产机制的缺位,使金融运行的规范化、程序化、市场化都难以完全建立起来。

再者,海发行关闭的直接原因,就是储户因为恐慌引起的“挤兑”所造成的。挤兑的发生往往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储户在缺乏银行的信息,二是由于存款缺乏安全保障,导致储户信心丧失。

其中的教训,一是要求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运作规范性和透明度,使公众能够充分了解内部的风险收益特征,二是要求尽快建立起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成为挽救储户信心的“最终安全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海南发展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