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已是百年身 回首已是百年身小说
再回头,已是百年身什么意思?出处
“再回头,已是百年身”是一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原句为“再回头,已是百年身,更上一层楼”,意思是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变成了百年,而且还要更上一层楼,指的是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是什么意思?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的意思是当想起应该再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做做反省的时候才觉悟自己已经年岁太大了 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出处 明·杨仪《明良记》 “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 ‘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后来的清朝诗人魏子安的《花月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警世人们不要做将来会后悔的事,平常要多想想自己的过去,切莫百年之后才觉醒。
作者魏秀仁(1818-1873),字子安,又字子敦,号眠鹤主人、眠鹤道人,又号咄咄道人、不悔道人,福建侯官县东门外(今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东门村塔头)人,清朝作家。据《魏子安先生年谱》,他生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word=%22%D4%D9%BB%D8%CA%D7%2C%D2%D1%CA%C7%B0%D9%C4%EA%C9%ED%22%D4%EC%BE%E4ie=gbk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出自哪首诗?整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不是出自诗词,出自——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第二十五回。
原文 妙玉住的是栊翠庵,宝玉住的是恰红院;后来妙王观棋听琴,走火入魔;宝玉抛了通灵玉,着了红袈裟,回头是岸。书中先说妙玉怎样清洁,宝玉常常自认浊物;
不想将来清者转浊,浊者极清!”痴珠叹一口气,高吟道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随说道 “你这凭据,我也曾寻出来。还有一条,是栊翠庵品茶说个‘海’字,也算书中关目。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的意思是为一个人只要做错一件最重要的关键,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即使重新来过,许多时机也无法追回。
扩展资料
此书流行于清末狭邪小说及鸳鸯蝴蝶派小说浪潮之前,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到狭邪小说的过渡环节,像徐枕亚的《玉梨魂》从小说名字和内容都是学它的。
此书是清朝继《红楼梦》之后的又一部长篇言情小说,是我国第一部以妓女为主要人物的长篇小说,写韩荷生、韦痴珠与青楼女子杜采秋、刘秋痕的爱情故事。书中的韩荷生才兼文武,屡见奇功,终得封侯,杜采秋也受一品夫人封典。
韦痴珠则怀才不遇,穷困潦倒,落得个一病身亡,刘秋痕也自缢殉情。作者通过这一穷一达两对人物的描写,寄托了自己的不平和追求。其中关于韦、刘二人的描写,凄婉动人,颇具艺术感染力。
此书描写韦痴珠、刘秋痕和韩荷生、杜采秋这两对才子与妓女的故事,叙述他们空达升沉的不同遭遇。韦、韩角逐官场,流连妓院。韦风流文采,名倾一时,而怀才不遇,终身潦倒;秋痕也因不得嫁韦,以身殉情。韩则飞黄腾达,累迁官至封侯;采秋终于归韩,亦得一品夫人封号。
全书布局巧妙,行文缠绵,文笔细腻、哀艳凄婉。其中刘秋痕,虽堕娼门,但不甘沉沦,以死殉情,是中国古代小说中少见的一处身遭侮辱损害而奋力抗争搏斗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花月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