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车轮滚滚 电影车轮滚滚电影插曲
电影车轮滚滚的观后感
很多年前, 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想休假,所以他们决定晚上去城镇。他们叫来最信任一个人来照看孩子。当保姆来的时候,他们的连个孩子已经在床上睡著了。所以保姆只是看了看孩子是否睡的好,就坐下了。
深夜,保姆觉得无聊就想去楼下看电视。但是她看不了,因为楼下没有电视(因为孩子的父母不希望他们的孩子看太多垃圾)。她就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问是否可以在他们的卧室看电视,当然孩子的父母同意了。
但保姆又想要最后一个请求。
她问是否可以用毯子或者衣服盖住那小丑雕像,因为那使她感到很害怕。
电话沉默了一会。
(此时爸爸在和保姆通话)
他说 带孩子离开房间……
我们将会叫警察……我们从来没有什麼小丑雕像。
那小丑很可能是一个从监狱逃出来的杀人犯。
电话里沉默了一会儿。
(正在跟保姆通话的孩子的父亲)说 带上孩子们,离开房子……我们会通知警察……我们没有一个小丑雕像……
孩子们和保姆被小丑谋杀了。
结果是,小丑是一个从监狱里逃出来的杀人犯
如果你不在5分钟内转发这个贴子,这个小丑在凌晨3点时将会拿著刀站在你的床前。
我在这里发了,这就是恶魔般的小丑没有杀我的原因
从《车轮滚滚》到《五月的鲜花》,记得演员李克己吗?
【千名老电影人寻踪(227)——李克己】
No.1
说到电影演员李克己,大家应该不熟悉,因为作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66年届毕业生,虽然毕业后就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电影演员,但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众所周知的原因,他有近十年没有参演电影。
只是到了1974年后,李克己才陆续在《车轮滚滚》《长城新曲》《沙漠的春天》《芒果之歌》《风云岛》《苗苗》《五月的鲜花》《无枪枪手》等影视剧中主演、参演了角色。
借此机会,娱文娱视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电影演员李克己。
李克己,1945年11月28日出生于重庆。1962年,喜欢文艺的他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62班,学习四年后1966年毕业,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演员。
那个时候,包括长影在内的全国各个电影厂家几乎都停止了电影的拍摄,这样,一晃就过去了近十年。
作为电影新人的李克己,与全国所有演员一样,一直在“蹉跎”着,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走上大银幕。
No.2
李克己没有白白等待。1974年,他参加了今欣、尹一青执导,达奇、丁里、赵登峰主演的电影《车轮滚滚》。不过在电影中,他只是一个群众演员,演员表中并没有他的名字。不管怎么说,几个月的拍摄,让他对电影表演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接下来的几年,李克己先后参演了赵心水执导的《长城新曲》、朱文顺、刘中明执导的《沙漠的春天》、常彦、张普人执导的《芒果之歌》、张辛实、薛彦东执导的《风云岛》等电影。
其中在《沙漠的春天》中,李克己饰演了年轻人鲁新志,在《芒果之歌》中,李克己饰演了青年教师杨扬名。
1978年,李克己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师资班学习。1980年,他毕业后留在表演系任教,直到退休。
任教期间,李克己又先后在《苗苗》《无枪枪手》等电影中出演角色。他还主演、参演过《故道情深》《五月的鲜花》《明月几时有》《人间正道》《闻一多》等电视剧。
1985年,李克己主演了电视剧《五月的鲜花》,该剧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著名歌曲《五月的鲜花》编曲者阎述诗先生的生平事迹。
李克己还编剧、导演过电视剧《他们来自远方》《捡来的孩子》《明月几时有》《心中的爱》《黄鹤思归》《五彩石》等。其中,《五彩石》获铁路题材电视剧二等奖。
No.3
李克己的妻子是著名演员李羚,他比她大13岁。
1980年,来自中央实验话剧院的22岁演员李羚被选中在电影《苗苗》中出演女主角韩苗苗。由于她此前从未拍过电影,所以镜头感不强。于是导演王君正就将苗苗哥哥韩大明的饰演者李克己安排给她做老师。
但让导演没想到的是,两人合作过程中因戏生情,产生了爱的火花。
两人的爱情,却遭到了李羚一些朋友的不解,大家觉得她太傻,有那么多年轻帅哥追求她,她却看上了比自己大13岁的大学教师李克己,所以有人称她为“傻姑娘”。
不过,李羚不为所动,拍完《苗苗》之后,她与李克己走进了婚姻殿堂。
在《苗苗》中,李羚饰演了热情、有理想的青年教师韩苗苗,该片曾获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1984年,李羚凭主演的《黄山来的姑娘》中的农村保姆龚玲玲一角,一举夺得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7届小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女主角奖。
李羚还主演、参演过《陌生的朋友》《十六号病房》《上海一家人》《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等影视剧。
41年来,李克己和李羚夫妇相互扶持,恩恩爱爱,是一对影迷艳羡的“影坛伉俪”,更是朋友眼中的模范夫妻。
76岁的李克己早已退休,现在是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教授。虽然他多年未再拍摄影视剧,但却一直在注重影视人才的培养……
祝福李克己、李羚夫妇幸福安康!
怀旧老电影有哪些推荐的?
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儿女英雄
介绍一些战争题材的老电影吧!
1,《南征北战》。
《南征北战》为1974年由 北京电影制片厂 出品的彩色故事片,由成荫、 王炎 执导,王尚信、张勇手、 鲁非 、 白志迪 、田宝富等出演。
该片翻拍自1952年的同名电影,讲述了 解放战争 中,在华东战场上, 人民解放军 某部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正确运用毛泽东运动战的战略思想,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故事。
2,《车轮滚滚》。
《车轮滚滚》是 今欣 和 尹一青 执导的一部国产剧情片,主演 达奇 、丁里。讲述了一九四八年冬,在老民工耿东山及其养女--指导员耿春梅的带领下,运粮支前,途中与大地主郑子成为首的一股流窜的土匪进行了斗争的故事。
3,《战上海》。
《战上海》是1959年由 王冰 导演,丁尼、高岩、 李舒田 、 王润身 、 张良 、 胡晓光 等主演的一部电影。
该片讲述了1949年4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 包围了上海,与盘踞在上海的 国民党 30万军队作战的故事。
4,《智取华山》。
《智取华山》是 北京电影制片厂 摄制的战争题材惊险片, 郭维 执导, 郭允泰 主演,于1954年1月在中国大陆公映。
该片根据 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中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解放军侦察小分队机智、勇敢地攻取 华山 的故事。该片讲述了 三大战役 以后, 解放战争 的战略重点转向 西北 。 胡宗南 率部南逃,其残部方子乔( 方化 饰)走投无路,逃往西岳华山。五岳之中,华山以险居首。方子乔在各山口要冲布下重兵,负隅顽抗的故事。
5,《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是由 上海电影制片厂 出品的战争片,由 谢晋 执导,祝希娟、 王心刚 等主演,1960年7月1日上映。
该片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和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
6,《突破乌江》。
《突破乌江》是朱欣导演, 李久芳 主演的战争剧情片。讲述了红军强渡乌江迫使敌人缴枪投降,保证了全军向遵义进军作战计划的实施,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胜利的道路的故事。
该片于1961年在中国上映。
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
李双双,今天我休息,早春二月,野火春风斗古城,古刹钟声,争取华山,红日,祥林嫂,白蛇传,三进山城,铁道卫士,《羊城暗哨》,卖花姑娘,追捕。
《英雄儿女》
我们那时最奢侈的就是看露天电影,只要小喇叭里一通知哪大哪生产队有电影,跑上几里十几里,哪怕去晚了看反幕看人后背听声音,也是十分快活的。
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闪闪的红星,侦察兵,智取威虎山,渡江侦察记,英雄儿女,碧玉簪,虎口脱险,刘三姐,小二黑结婚,尼罗河上的惨案,南海风云,红灯记,祖国啊.母亲,平原游击队,奇袭,精武门,醉拳,少林十三房……
闪闪的红星、地道战、地雷战、霓虹灯下的哨兵,国庆十点钟、战上海、野火春风斗古城,侦查兵、奇袭、柳堡的故事、山间铃响马帮来,革命家庭、海魂、舞台姐妹、哥俩好、青春之歌、秘密图纸、鸡毛信、洪湖赤卫队……
英雄儿女,上甘岭,霓虹灯下的哨兵,李双双,铁道游击队。等
经典老三战电影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还有英雄儿女,红色娘子军,永不消逝的电波,战上海,秘密图纸,羊城喑哨,智取华山,林海雪原……
有条件有机会文前的电影都可以看,思想性艺术性,演员演技都很好,最大曲别当时的演员都不装,看那个角色你都会觉得他就那个人。
王菁华,小时候拍哭戏被掐哭,观众直呼演技真好,今50岁依旧单身
5岁就出道,演技精湛,貌美如花。
王菁华被观众称为“大众情人”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从《人世间》的马丽丽,到《父母爱情》里郭广平的妻子。
她所饰演的角色就很像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人物。
演技精湛,但又接地气。这是对她演技的最好诠释。
王菁华长得很漂亮,肤白貌美大长腿。
这一切都遗传了母亲的基因,母亲是歌舞团演员,不但能歌善舞,而且还是大美人一枚,据说当时去母亲家提亲的媒婆把门槛都给踏破了。
但是母亲唯独就看中了老实巴交搞科研的父亲。
母亲是享誉十里八乡的美女,父亲是科研人员,这样的家庭所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优秀。
因为父亲是科研人员,不但智商高而且动手能力很强,王菁华小时候的学步车,小玩具都是父亲亲手制作的。
加上母亲工作原因,经常带着她去歌舞团玩。
所以小时候的王菁华不但性格活泼开朗,而且还很聪明。
因为长得可爱,加上母亲又是歌舞团的红人,所以整个团里无论是领导还是演员。
都特别喜欢这个小女孩。
之后长春电影制片厂正在筹拍《车轮滚滚》,导演找到歌舞团领导问团里有没有会演戏的小女孩。
领导顺势就给导演推荐了王菁华。
就这样,5岁的王菁华便就早早登上荧幕,成为了剧中“小雪莲”的饰演者。
但是孩子拍戏还是挺难的,因为你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哭什么时候笑。
让一个5岁的孩子做到演员三秒落泪属实有点苛刻,但是需要哭戏的时候王菁华却怎么都哭不出来。
最后还是母亲狠心,在女儿的胳膊上掐了一下,结果王菁华直接哭成了泪人。
可能也是确实发自内心的疼,所以这部剧播出之后,观众还都觉得这个小女孩演的真好,哭的撕心裂肺的。
有了这一次的经历,母亲发现女儿在表演方面确实还挺有天赋,于是也有了让她成为一名演员的想法。
而事实证明母亲的选择也没错。
在《车轮滚滚》播出之后,便有其他导演找到王菁华拍戏。
之后王菁华接连出演了《排球之花》、《黄英姑》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童星”。
除了遗传了母亲长得漂亮演技好之外,王菁华还遗传了父亲的高智商。
在她17岁的时候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
成绩好,长得漂亮,刚入学王菁华就收获了众多的追求者。
但是那个时候的她一心忙着学习。
根本没有时间去谈恋爱,但是她越是这样,追求者反而越觉得她高冷有女神范。
所以喜欢她的人不减反增。
但即使这样,王菁华依旧没有在大学期间谈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毕业之后王菁华去了北京电影厂工作,原本是作为工作人员,结果当时拍摄《黄飞鸿之王者之风》的导演一眼就看中了她。
于是邀请王菁华出演剧中“苗三娘”一角色。
盛情难却,王菁华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为什么说是硬着头皮。
这部电影听名字也知道是一部功夫动作片,剧中的打戏自然不能少,而“苗三娘”在剧中也有几段打戏片段。
这对刚毕业的王菁华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本以为王菁华作为一个女生,而且又是新人,就算用替身也是能被理解的。
但是王菁华没有,她要求所有的基础动作全都要自己亲自上场,只有自己完成不了的,才会不耽误剧组进度而动用替身演员。
评价这股肯吃苦,不怕疼的作风,她很快和当时的赵文卓成为了“好哥们”。
本以为俩人经常一起吃饭,戏里戏外都在一起,按照 娱乐 圈的风向,因戏生情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是两人就是单纯的朋友,因为都是东北老乡,所以两人才走得近,两人在一起不像情侣,反而大有一种“相见恨晚,结拜兄弟”的江湖气息。
之后王菁华在圈子里慢慢小有名气。
签约了徐克工作室之后她的资源也慢慢变多,出演了《老马家的幸福往事》、《不朽的时光》、《那是一个春天》等多部作品。
王菁华在剧中的演技一直很稳重,虽然说不上惊艳,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很舒服。
事业上发展迅速,感情也有了起色。
在一次拍戏过程中,她结识了常戎。
常戎长得帅,有才华,虽然年纪比王菁华大了九岁,但是却胜在了成熟稳重。
两人都是演员,有一样的圈子和梦想,又都因戏结缘,所以两人很快便走到了一起。
放眼这个 娱乐 圈,现在能拍动作戏的女演员是少之又少,而王菁华虽然没有接受过武术方面的培训。
但是拍起武打戏来却是有模有样。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拍戏不用替身,一次次的经历也就自然而然磨炼出了她的演技。
在一次拍戏中,因为动作难度较高,而王菁华又不想麻烦替身演员,所以决定自己亲身体会。
虽然最后镜头效果确实不错,但王菁华的胳膊也因此被划了一道口子。
而也是这次,让原本对这个女孩不感兴趣的常戎注意到了她。
毕竟,现在的 娱乐 圈,这么拼命的女演员不算多。
就这样,两人在一起了。
两人成为恋人之后很甜蜜,眼看马上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两人却分手了。
原因也很简单,性情不和,王菁华性格直爽开朗,所以朋友不少,没事的时候便经常约着三五好友出去聚会。
但是常戎是一个低调喜静的人,他没事的时候都是呆在家里看书。
一动一静,两人又都不愿意做出让步,加上两人都是演员。
平常接的通告时间也不一样,聚少离多成为了生活日常,最终这段感情在两人结婚前夕划上了句号。
之后没多久常戎结婚,娶了同为演员的张远。
婚后还生下了一个漂亮可爱的女儿。
而王菁华在分手之后慢慢退出了观众的视野,为了舒缓心情,她跑去 旅游 。
从国内到国外,从国外又转回国内,如今兜兜转转,王菁华已经有50岁了。
虽然在父母的逼迫下去相了几次亲,虽然男人对她很好很温柔,但是她感觉还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
或许心有所属,或许心有不甘,虽然对爱情婚姻充满向往,但是又不想委屈求全,不将就不凑合,这也是王菁华对待感情的态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