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杂谈随笔 > 正文

杂谈随笔

【新春第一篇】广州过年

影评小编2022-11-13杂谈随笔103
   广州花市 广州迎春花市是广东省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盛会,广州人民的一场嘉年华。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繁花似锦、人海如潮,热闹非凡。作为明代“广东四市”之一的广州迎春花市,早就名扬五洲,饮誉四海。迎春花市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景观。其不但呈现了古老的岭南地区汉族群众的春节习俗,更与广州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迎春花市融合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花卉语言。 年三十(今日立春)从高铁站出来去汉庭放下行李,直奔繁华的北京路,那里有越秀迎春花市,看完花不远就可以看到珠江夜景。 金桔贺岁,大吉大利,中国南方尤其是广东,过新年时,几乎家家户户大门、阳台上至少要摆两盆以上金桔,一些讲究的还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封(也就是常说的红包)。因为在粤语等语系中,“桔”、“吉”同音,“金吉”者,桔为吉,金为财,金桔也就有了吉祥招财的含意。 小姑娘当场写,人声鼎沸,有定力,蛮好的 小仙人掌披上节日的彩妆,妙变喜洋洋 我是北方人,第一次见哦 这是广东名吃名店,逛累了吃点 猪妈和小猪女,看见花市不分男女老少均带花和吉祥物,很喜庆,忍不住买了两对戴在头上,和当地人一同徜徉在北京路的欢乐中。 小猪女和老爸 天色渐晚,华灯初上,北京路上夜色甚美! 在一家商场一楼无意看到可爱的比伯娃娃,童心未泯,买两个,娘俩一人一个 珠江夜色:四年前闺女考入暨南大学,我和老公千里送女,心里不仅是喜悦还有担心,必竟离家好远啊!时间过得好快一晃闺女己毕业在珠海参加工作,已小有成绩,再来看珠江夜景,它不仅美而且秀,岭南的温润让一个不谙世事的北方小姑娘变得愈发灵秀。 纪念堂和越秀公园 春天到,玉兰花开了 踏着早春的节奏,慢步来到中山纪念堂 从杂文随笔 纪念堂出来过一个小马路就到了越秀公园,爬大约半小时的石台阶,就可以看见总理遗嘱纪念碑。 满天星 五羊石像 微距朱缨花 沙面 沙面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 沙面是广州重要商埠,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留下了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伟人的足迹,沙面已成为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岛上欧陆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 朱蕉又叫红叶铁树 沙面小学 炮仗花开喜庆自然来 蹭拍一张 沙面堂(教堂) 波兰驻广州领事馆,至今有些建筑有武警把守,不允许随拍。 西关人家(书店) 石竹 杜鹃花(南方多花,品种真多) 陶陶居(连锁名店):广东美食众多,吃在广东确是一件美事! 干炒牛河 山竹陈皮牛肉球 冰镇咕噜肉 陶陶居大虾饺 销魂卤水乳鸽 杨枝甘露 一口酥豆腐 陈家祠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其建立主要为参与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作为捐资的回报,这些陈氏宗族可以将其祖先牌位放到陈氏书院的神龛内供奉。 陈氏书院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杂文随笔 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 陈氏书院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杂文随笔 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其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此图来自网络) 北方建筑中以龙狮居多,岭南多兽,造型别致可爱。 盆景 剪纸艺术 (此图来自网络) 四季窗:通过不同玻璃看外面,四季变幻近在眼前,真是妙! 惠兰:岭南多花,在北方只在花市和植物园中才能看到,此行看花真过瘾! 精美的象牙雕刻 杜鹃 广州以它独有的魅力与北京、上海齐名,飞快的发展速度令内地人不再艳羡港澳的繁华;女儿己长大不再像小时拉着我的手,而是我此行的向导,拉着我到处走到处看,是生活的磨砺让她成长并逐渐成熟,由衷觉得:年轻的时候应该去远行!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