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崔永元怎么了的简单介绍

影评小编2023-03-31生活资讯61

一个重度恐慌症患者,用自愈的经历告诉你 如何行之有效地摆平焦虑

自去年崔永元与《手机2》相关人员冯小刚、刘震云、范冰冰在网络上打起口水官司以来,我们才知道了93年拍摄的《手机》对崔永元造成了多大伤害。

崔永元本是央视的实力担当,收视率的绝对保证,但可巧的是与电影《手机》里那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钱守一的人物背景有极端的相似性,导致了很多观众对号入座,纷纷对崔永元冷嘲热讽,激进的还跑到崔永元家门口进行人身攻击,使崔永元的家庭生活受到重创,女儿和妻子在外面也受到各种语言污辱,抬不起头来。

当事人崔永元更是精神崩溃,从央视离开直接住进了医院,成了一名重度抑郁症患者。他害怕见人,不敢出门,甚至无法睡觉。这种心理伤害导致人生理上的极度折磨,是没人能体会的。有人还会认为崔永元矫情,“像个娘儿们似的,这么几下就受不了啦。”

当然,没有经历过这些的人永远无法想象这些抑郁症和恐慌症患者正在经历着些什么。 这是对世界全部的不信任,是对个人信仰的全线崩溃 ,你们见过脑神经没有任何损伤却神经失常的人吗?那种状态与这种精神失常的人经历毫无二致,唯一不同的只是精神失常的人已经意识混乱,而抑郁症和恐慌症患者还是清醒的。但这仅存的清醒已不能让他们判断出真实的情况,也不能让他们做出理智的行为,他们像一部永远飞驰而无法停下来的失控汽车,时而惊恐时而嗜睡。

你可能会注意到,我们说的是抑郁,怎么又提到了恐慌?崔永元是无法入睡,怎么又会是嗜睡?

别着急, 抑郁和恐慌是焦虑的一体两面。一个人长时间过分焦虑,就会出现恐慌,进而惊恐发作。而一个人焦虑,身体长时间处于备战状态,经过了恐慌、惊恐发作,他的精力也损耗殆尽,人就会变得毫无精神,心理上又对自己进行自我厌恶,这时候就会抑郁嗜睡,而去又睡不着,于是,与焦虑的战斗就变成了与睡眠的战斗。

至此,一个人就不再有正常的生活,就在焦虑与睡眠两场战斗中来回切换,时而惊恐时而嗜睡,身体上也会出现各种不适,头晕、恶心、胸闷、神经痛,与生理生病的病症一样。

现在社会发展,人们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更多的人陷入了或正在陷入过度的焦虑中,大家寻求各种摆脱焦虑的办法,却收效甚微。更多黑心的商家与不良医师打着各种能彻底根除焦虑,快速治愈的旗号混水摸鱼,大捞一把,往往把这些患者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而英国的卡尔.弗农并非医师,而是一名重度恐慌症患者,他经过了15年与焦虑症和抑郁症战斗的经历,最终战胜了恐慌。他把他的战斗经历与大家分享,把那些对他有用或无用的治疗告诉大家,同时也把他战胜恐慌症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创造出“焦虑再平衡”的理念,帮助50多个国家的人克服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困扰。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就是卡尔.弗农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为例,讲述如何完全战胜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具体方法的一本书。他希望能让更多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看到希望,并用本书讲述的方法成功摆脱焦虑。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不是医师,不知道现行的治疗方案是否可行,所以他只说对他是否有用。也许治疗效果因入而异,但他认为依靠药物缓解焦虑症状,并不能让他彻底摆脱焦虑,真正自由,所以他认为必须战胜自己――真正从焦虑的泥淖里走出来――能坦然地面对生活――不需要依赖任何医学上的干预,才是正确的治愈之道。因此,他用自己的自愈,成功证明了确实有这样一种方法,能让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治愈,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那卡尔.弗农到底在这本书里提到了哪些对治疗焦虑与抑郁症的核心理念,对这些患者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帮助呢?现在我就来具体介绍一下。

一、了解造成焦虑与恐惧的根源,然后排除它

当我们处于危险环境或害怕处于危险环境时,就会产生焦虑,生理和心理就会作出“是战斗还是逃跑”的反应。所以说, 焦虑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跟快乐或悲伤一样,是我们得以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情绪。

但任何一种情绪,长时间占据你的头脑,让你无法摆脱,就不正常了。甚至在没有能引起这种情绪的触发剂时,这种情绪却毫无预兆地突然而至,就说明你已经失去了掌控自己情绪的能力,你的人应该是生病丁。这就像一个国家奸臣当道,皇帝已成为傀儡,情况是极其危险也极其糟糕的。

那我们为什么会让焦虑情绪失去自己的掌控呢?一般说来,是因为长时间的生活煎熬与心理伤害,使我们的情绪过久地呆在了焦虑的世界中。当生活回归正常时,我们焦虑情绪的反应却无法回归正常。 深度焦虑就像一个弹簧,长时间受到超负荷的拉力,当你放手,这个拉力不存在时,弹簧依然回不到正常的位置。

因此,想修复焦虑情绪反应系统,必须了解我们在不该焦虑的时候到底在焦虑什么,然后把这些假想敌一一粉碎,我们才可能慢慢战胜焦虑的控制,正常的生活。

焦虑就是因为未知的恐惧引起, 那那些陷入高度焦虑的人,到底在害怕什么呢?

作者为了自愈,检视了他日常经历和内心深处的所有角落,最终找到了自己 恐惧的深层根由,就是害怕死亡和他人。

艰难的生活让我们害怕活不下去,让我们在人群中备受煎熬;心理伤害让我们失去与人相处的勇气,对他人产生排斥心理。我们得了焦虑症后,以为焦虑过度带来的种种身体不适是得了不治之症,因为很明显治疗这方面疾病的药物根本起不到什么实际的效果。得了焦虑症后,我们种种身体上的反应与心理上的反应与正常人完全不同,显得与大家格格不入,我们就在自我怀疑与自身确切的身体反应、感受之间摇摆不定,因此时而恐慌时而郁闷,不敢出门。

但事实上,这些焦虑给我们带来的不适,真的会让我们在不确定的时候死去吗?当然不会。如果不信,你可以去找你信任的心理医生和疾病医生确认一下,这样会给你增添信心。说到死,谁又不会呢?别人能如此轻松的生活,我为什么就不能呢?

还有,在我们得了焦虑症之后,与他人的交往时,总会有些人怀疑你、鄙视你,甚至敌视你,但你想想,你还不是总有几爱你的家人和关心你的朋友,始终都在为你担忧?不被所有人喜欢很正常。如果你大胆走出去,真有人能吃了你吗?当然不可能!

因此,死亡和他人并不足惧。

二、放弃本能,坚持跟着理性走

所有人都知道,改变才是一个人最难以接受的。不管自己目前的生活是如意或是不如意,大家都不想改变,都不知道改变后自己会是个什么样子,能不能适应。这种害怕是潜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很多人宁愿苟且的活着,也不愿有丝毫改变。

改变,对于深陷心理疾病困扰的人尤其难。因为改变,首先要在心理上有一个全心的认识,然后再以积极的行动去达成。而深受心理疾病困扰的人,前提是他本是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他如何能去接受一种新的思想、新的认知?他们因为深陷焦虑,早已把自己的生活空间一再缩小,又如何去积极行动?

但不改变,对于深陷心理疾病困扰的人却是致命的。如果坚持不改变,他们的一生就只能痛苦地在莫须有的恐惧中过活,生不如死。你要问问自己 你到底是愿意走出去寻找可能的快乐,还是躲在狭小的空间里,直到痛苦的死去?

如果你愿意改变,就必须行动起来。但我们知道这何其难。我们要以自己不习惯的方式、不愿意的行为去行为,这实在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

我们知道,既然有病,就得医治,但医治本就是一个痛苦的事。不经过一次生不如死的手术,我们又如何能切除肿瘤获得新的生命?同理,摆脱焦虑的控制,同样我们要经历一次脱胎换骨的疼痛,同样要以理性的坚持,而非本人习惯的意愿去行事。

这 就是要与我们的本能开战,做到战胜自己。只有战胜了自己,我们在人群中才能开开心心,做真正的自己,不受其它人的掌控,不受自己无聊情绪的干扰。

有人说,人不能完全放弃本能,总还需要一点感觉。但在这里,导改深度焦虑的感觉都是错误的,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我们还有必要跟着它走,走到一个无底的深渊吗?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如何是自己的心灵回复柔韧,感觉恢复正常。

深度焦虑者,一般都伴有不间歇的惊恐发作。惊恐发作就是情绪莫名进入“战斗还是逃跑”的状态,作出快速反应。行动的第一步,就是要打败惊恐发作。

你要明白,惊恐发作不过是思想对感觉的投射,它并非真实现况。那么,当下次你走在人群中,惊恐就要发作时,你可以对它说 “我不会再被你骗了,你来吧,但我绝不向你妥协。留下来看看结果是否像你想象的那样。”

你这样做后,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威助你生命的东西存在。你站在那里,世界依旧,你完好无损。

在平常的时候,当一种越来越强烈地焦虑就要抓紧你的时候,你可以采用一种代表疗法。 所谓代表疗法,就是用一种能换起你感恩思绪的物品,唤起你心中的感恩。

作者说, 感恩是自然为焦虑提供的解决方案。 可见,感恩的代表疗法对于作者的意义。满足当下,享受现有,不追忆过去,亦不恐惧将来,是赶走焦虑来访的最好方法。你可以用一张照片、一首歌曲、一段视频唤起你的感恩情绪。

微笑是对心情的最好改变,可能你很久没有笑过了,现在学着笑起来有些古怪。但这跟所有事情一样,学着学着就会了。你不仅要放松心态,还要放松你长期处于备战状态的的紧张身体。把紧握的手慢慢打开,舒缓你的面部肌肉,打开你的双肩,进行深呼吸,你的感觉会好许多。

三、对焦虑适当放手,对身边的事物适当关注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吸引力法则,吸引力法则告诉了一个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基本原理,那就是 你越关注什么,就越能获得什么。

当我看到这句话,想想还真是。现在都说计划生育搞得很多人只用生一个孩子,怀孕的女人越来越少。但当我怀孕的时候,我看见满大街都是孕妇。;后来我得了坐骨神经痛,竟然发现到处都是被这种疾病折磨的人。

焦虑症患者正是过度关注自己的焦虑,抓住自己的焦虑不放,无法把心思放在其他事情上。这就让们他们越来越焦虑,直到被焦虑完全控制。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在不同时间有不同关注的点,这是正常的,这让我们能够顺利度过人生的各个不同时期。但如果总是过度关注某一面,长期忽略生活的其他方面,就会让我们容易跌倒。就像我刚学自行车时,死死地看着龙头,生怕它跑偏,结果我摔跤了。但当我不关注自行车本身,眼睛看向前方时,我就骑得非常平稳了。

长时间对焦虑过度关注,会让人换上焦虑症,以致抑郁。但没有关注点,人生毫无目标,也会让人陷入毫无方向感的生活,引发严重的焦虑。所以, 有自己的人生方向,适当关注,才是治愈焦虑症的健康解决之道。

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就是专注于当下,不一味追忆过去,也不盲目等待未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生活就像骑自行车,如果要保持平衡,就必须不断向前。

而焦虑症患者正是躲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连门都不敢出,整天除了睡觉还是睡觉,逃避着与这个世界的任何接触。他们整日整夜时睡时醒,作息时间混乱;懒得用心准备吃食,饮食方面草草应付,只要不致饿死就好。

要使生活继续向前,必须要使自己的日常生活变得规律起来。起床可能是给焦虑症患者最大的挑战,所以要生活继续,不管你愿不愿意,还是坚持在早晨挣扎着起床,开始洗漱做起吧。

洗漱过后,心情会有所改善,那就抓紧时间吃个早餐吧。吃过早餐,你也许精力充沛,并不急着睡觉,那就找点自己愿意做的事打发时间吧。无事可做?那就好好打扮一下自己吧,或者也可以为自己精心准备一顿丰盛的营养午餐。你也可以试着打开门,去路上走一圈,外面的光线和热闹也许你已不太适应,但不要紧,如果觉得倦了,你就去吃点东西后去休息吧。

只要你下决心行动起来,一天向前迈进一点,你总会找到可以打发你时间的事,慢慢开始正常的作息时间,越来越少的依赖在床上睡觉来打发时间。也许你还会发现, 自己以前有许多想做的事都没做、许多你想做又不敢做的事也都没做,那么你现在可以尝试做起来,有什么要紧的呢?反正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打发,反正你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失去。

我们一步步行动,就是要把曾失去的快乐一件件找回来,把人生失衡的天平一点点拉回来。过去这架天平一端的托盘上,快乐曾被一一搬空,只剩下另一端托盘上装着已盛得满溢的焦虑。现在,我们要把曾丢失的快乐一点点地在重新放上去,让人生的天平渐渐回归平衡。这就是卡尔.弗农自创的“焦虑再平衡”的原理。

我们心里的容积有限,当那些存在于心里的焦虑不再被重视、不再被过度关注,它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退回到自己该呆的角落,再次变回那个听话的孩子,只有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它才会出现。

老子说 “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一个世界,所有的人都照顾好自己,在自己的位置上各司其职,世界才会安乐祥和。而个人,又何尝不是一个完整的小小世界?

各种情绪、感受、认知等同聚一个人的身上,它们都各在其位,各负其责,一个人才可能是一个平和的人,一个自信的人。一个人能平等地对待存在于自己身体内的各种情绪、感受、认知等,它们才不会恃宠生骄,恃强凌弱,引发人的各种疾病。

虽然它们之间会偶有斗争,但只要这个人能公平、理智处理,不过度保护也不过度打压,就不会有强者肆意膨胀、喧宾夺主,弱者一再退让,甚至躲得销声匿迹。要想活得健康、活得自在,我们就要用好自己的权利,不要丢失了自己。因为这样,最终倒霉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在深度焦虑者惊恐发作时,我们的认知屈服于焦虑的淫威之下,毫不作为指鹿为马,任凭焦虑的胡闹,让我们的身体做出错误的反应。每个正常人看了,都会觉得不可理喻,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经常看到这样不可理喻的社会现象?

《我是怎样摆平焦虑的》这本书,是一本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实用手册,更是一本指导我们生存的哲理之书。作者创立的“焦虑再平衡”,意在告诉我们一个失衡的世界是如何变成的,我们又该如何让一个失衡的世界回归平衡。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不要高深的学问,也不要先进的方法,更不要技术的不断创新,就是把本该坐在自己位置上的一切放回原位即可。

崔永元怎么样了(崔永元的处境有多危险)

崔永元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中国娱乐圈,这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娱乐圈数百家公司因为崔永元而关闭,范冰冰付出了将近9个亿人民币的代价。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利益冲突都在上演。没有人能够碰触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而全身而退,哪怕你是正义的那一个。

崔永元的处境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利益集团的反扑已然显现。崔永元在微博上受到审核就是端倪,而耿直的小崔哪怕成了老崔也不妥协,宣布离开微博平台,转到今日头条的平台。在今日头条小崔也获得了广大粉丝们的支持。

恨小崔的人很多,但是他们能拿小崔怎样呢,如果害怕利益受到损害,小崔又何必要揭发阴阳合同的事件呢,以小崔的头脑又怎么肯能想象不到这样做会面临怎样的局势。网络上支持小崔的名人和粉丝也不在少数。

除了那些跟风蹭热点的人,真心想要帮助小崔的人也不少,正义的行为上你永远不会独行。更何况小崔为国家做了这么大的贡献,挽回了巨额的税收,以及对娱乐圈的影响和警示。国家不会放任那些想要伤害小崔的人。

小崔的处境会很艰难,但是小崔无所畏惧。哪怕会有再多的波折又能怎样,一个顽强的小崔是我们所需要的,相信有关于小崔的负面新闻会层出不穷,但是我们也不会偏听偏信,小崔做了一件好事我们永远忘不了。

崔永元与冯小刚刘震云恩怨是怎么产生的?

报道称,崔永元因公开合同,炮轰冯小刚刘震云范冰冰的事情频繁上热搜,他还多次公开合同,揭露明星巨额片酬。5月30日,崔永元也接受某媒体采访,揭露与冯小刚刘震云恩怨。

他表示在2003年时,冯小刚执导了电影《手机》,在电影里影射侮辱了自己,对他本人和家人都造成了恶劣影响。

据崔永元透露,当时冯小刚还邀请了他去家里做客,由徐帆亲自包的饺子。当时冯小刚还说服他去演,但是崔永元表示自己不会演电影,电视台也不允许,但是他还是提供了许多帮助。

此后,冯小刚并未向他道歉,只是说了这件事的原委,他的解释是说我们想跟小崔开个玩笑,但是他不上这个路,他不接受这种开玩笑的方式,他觉得有点遗憾。而刘震云曾三次道歉,崔永元也随后原谅了他。

但是没想到《手机2》又要开拍。崔永元之后曾给刘震云发微信“哀求”,大概意思是“你别再恶心我了,你那次恶心我的事是我女儿上小学一年级,现在是她大学毕业,我刚把她从学校接回来,在家里回来不到两天,你为什么要老送我女儿这样的礼物。”而刘震云自己也说了 “不叫《手机》了,叫《朋友圈》了。”崔永元以为就过去了。没想到此后海报一出,还是《手机2》。

当问到“是否希望《手机2》停拍?”崔永元表示 “所谓,不用停拍,我觉得那样显得我太软弱了。我觉得我在跟刘震云对话的时候,我已经以一个父亲保护女儿的身份,一个丈夫保护妻子的身份,一个同事保护自己另一个同事的身份,已经说到了,都差不多可以快给你跪下了。 但你还这个德行,所以你爱怎么写怎么写,你不用《手机2》,你就直接叫《崔永元传》都行,无所谓。”

对于询问 “如果他们没有拍《手机2》的话,其实当年的事情也就算过去了?”,崔永元表示 “当然已经过去了,对。”。这次崔永元表示自己不会再接受道歉,自己有一抽屉合同,已经做好了打网络持久战的准备,会慢慢放出更多大招。

来源 娱情记事本综合

崔永元有抑郁症是怎么好的?

当然是靠坚强的意志力!!!!!!!!!!!!!!

11年记者生涯、10年主持人经历,使崔永元成为中国电视界的名嘴。

崔永元说 “这次春节晚会我在《说事》里演小崔,真是自己,抑郁症,睡不着觉,给人家使点儿坏,最后又被人家坏了一把,非常像我在生活中工作中的状态,我演起来得心应手,甚至忘了是在表演,是在做一个节目。

我在媒体上袒露自

己得了抑郁症后,收到了好多信和电话,那些抑郁症病人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在这之前他们不敢说自己有抑郁症。等到我放开说后,他们也觉得没事了。你看崔永元也有抑郁症,他还算混得不错的呢,那我们怕什么呀?”

崔永元说,抑郁症患者基本上都比较偏激,爱钻牛角尖。《实话实说》追求完美、追求真理、追求真诚、追求善良,让崔永元对自己很苛刻,也造成了崔永元身心疲惫,整天为节目如何出彩而忧虑,承受着心理抑郁和严重失眠的双重折磨,以至不得不中断了《实话实说》的主持。(《新民晚报》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