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杂谈随笔 > 正文

杂谈随笔

今日中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影评小编2022-11-11杂谈随笔130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 是中国人的团圆佳节 【中秋节】 中秋凝结着历史。秋者,庄稼成熟之意杂文随笔杂文随笔 也。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中秋”,又称“月夕”,最早见于《周礼》。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逐步传到民间,到唐朝初期“中秋”成为固定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到明清时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赏 月 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 天高气爽,月朗中天 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 约始于魏晋时期 中秋之夜 人们仰望天空 将期盼团圆的情思 寄托在那轮明月之中 燃 杂文随笔 灯 “燃灯”是又一中秋盛事 邀三五好友 徜徉在花灯的海洋 一盏盏五光十色的花灯 将原本宁静的夜色 装点得分外好看 吃 月 饼 月饼象征着团圆 合家分食月饼 寓意月圆人圆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又到中秋节 也许你不爱五仁爱豆沙 或许你更钟爱枣泥黑芝麻 无论是什么馅 圆圆的月饼 都寓意着圆圆满满 一口咬下 流连于唇齿间的 是人们对团圆的美好期许 中秋积淀着文化,古代文人对中秋,也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分别两地的人,只能通过这明月寄去相思,多情的人啊只恨夜太久,让思念变得那么绵长。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是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多么美好的祈愿,相聚时难分别亦难,但只要心与家人在一起,多沟通,常联系,哪怕相隔再远天涯也如咫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明)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节选 中秋是个好时节 澄澈的月光 最易照见倚窗思念的人 当与远方的亲人 共赏一轮圆月 漂泊天涯的心灵 便有了归宿 有人说 成年之后 “年怕中秋,月怕十五” 其实人们“怕”的 是那份跨越山水的牵挂 在中国人的心里 无论走多远 家 是一轮圆月就能勾起的乡愁 也是一桌好菜就能触发的思念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只要我们心中有家国 内心便有了依靠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 今晚的月亮很圆 思念也很长 愿你思念的人平安长久 愿有人与你一起赏圆月、共婵娟 愿回到家中的你珍惜当下 愿在外奔波的你有人牵挂 只要心在一起 便是团圆 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