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门店斧头事件 大板斧店铺
板门店的相关事件
板门店事件
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政治、经济上面临了深刻的危机。美国为了找一条出路摆脱这个危机,在朝鲜半岛比任何时候都加紧进行了侵略战争活动。1974年和1975年,美国在空中、地面和海上分别制造了23800多起和28150多起军事挑衅事件。美国仅在1976年1月至7月间,在板门店共同警卫区对朝鲜进行了400多起敌对行为。
1976年8月18日发生在板门店的“砍树事件”,被朝鲜方面称之为“板门店事件”,韩国称为“板门店虐杀事件”。朝鲜方面认为这是美帝国主义在板门店共同警卫区有计划地制造了板门店事件。
这天上午10时45分许,美方派14个士兵用斧头砍共同警卫区的树。17名朝鲜军人出现,他们奉领导朴哲大佐之命要求美军停止砍伐,但是美军的警备中队中队长阿瑟·伯尼帕斯(Arthur Bonifas)上尉下令继续工作。朴哲大佐对此十分不满,又调来数十名警备兵力,并再次要求美军停止工作,但美军仍无视他们的警告。这时朴哲下令攻击,朝鲜士兵手拿木棍及砍伐杨树用的斧头向美军扑去,集中攻击美军指挥官,当场击毙伯尼帕斯上尉,重伤小队长马克·巴雷特(Mark Barrett)中尉(后伤重不治),并把八名美韩两国士兵打伤,三辆军车被破坏。
事情发生后,驻韩美军司令官理查德·斯迪威尔(Richard G. Stilwell)下令进入3级戒备状态,并制定砍伐那棵杨树的计划,这个作战计划名为“保罗·班扬”。
在整个计划作战期间,美军进入2级戒备状态。美军从美国本土调来了可以搭载核武器的20架F-111战斗轰炸机、驻扎在关岛的三架B-52轰炸机和驻扎日本冲绳县嘉手纳空军基地的24架F-4鬼怪II战斗机,任务期间在朝鲜半岛上空执行警戒任务。搭载65架舰载机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一艘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也相继驶入日本海。
美国还准备了具体的军事行动“偶发计划”,如果在“保罗·班扬计划”中发生交战,韩国的炮兵与美国的炮兵便会炮击位于开城的朝鲜军基地和炮兵部队;如果战争扩大,那么可向开城进军;如果发现朝鲜人民军的坦克部队,则考虑使用战术核武器阻止他们的行动。
韩国总统朴正熙对这件事情感到愤怒,任命少校金宗宪为特攻队队长,下令摧毁四所朝鲜哨所。韩国军队另外制定“诱导挑衅计划”,派特种部队与美军一起作战,并摧毁四所位于军事分界线南边的朝鲜哨所,但朝鲜并没有对此作出任何反击。
由于砍树而发生沙漠化的事件
1976年的朝韩“砍树事件”
1976年8月18日,美军在朝鲜半岛板门店附近的“共同警备区域”(JSA)里砍伐杨树时,遭到朝鲜军人的攻击,两名美军军官被斧头砍死的事件。美方立即指责朝鲜“蓄意谋杀”,要求驻韩、日和关岛等地的美国战略空军三级戒备,召回全部休假人员。而金日成也立即发布“北风1号”战争动员令,陆海空三军进入战争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白杨树事件”,或“斧头事件”。
在朝韩“军事分界线”板门店地段,作为联合国军美军在“共同警备区域”里的第5观测站观察第3哨所及非武装地带。第3哨所附近的有一棵杨树,那棵杨树是很久以前在“共同警备区域”生长的。这杨树的树枝长达12米,阻碍了双方相互监视。考虑到第3哨所被3个朝鲜哨所所包围的状况,美军决定砍掉这棵杨树。
第二工兵营士兵开始伐树前,联合国军方面在1976年8月6日的停战委员会会议上向朝鲜方面通报了砍树这件事。
1976年8月18日上午10点,6名美国军人与5名韩国军人等11人到了不归桥南边的第3哨所,来监督砍伐杨树的5名韩国工人。
这时,17名朝鲜军人出现,他们奉领导朴哲大佐之命要求美军停止砍伐。但是美军的警备中队中队长阿瑟·伯尼帕斯(ArtherBonifas)下令继续工作。朴哲大佐对此十分不满,他又调来数十名警备兵力,并再次要求美军停止工作。但美军还是无视他们的警告。这时朴哲下令攻击,朝鲜士兵手拿木棍及砍伐杨树用的斧头向美军扑去。他们集中攻击美军指挥官,当场打死警备中队中队长阿瑟·伯尼帕斯(ArtherBonifas)大尉和小队长马克·巴雷特(MarkBarrett)中尉,并把8名美韩两国士兵打伤,同时3辆军车被破坏。
事件发生数小时后,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议长柳炳贤中将便与驻韩美军司令斯蒂威尔上将协商对策。18日下午,柳炳贤向总统朴正熙汇报说 “斯蒂威尔认为此事无法容忍,为防止(朝鲜)再次挑衅,我们有必要采取报复行动。”朴正熙冷冷地说 “共同警备区发生北(朝鲜)美武装冲突也不是一两次,美国人总是口头嚷嚷,他们不会下决心再打第二次韩战的。”不过,当晚朴正熙就打电话给韩国国防部长 “这次无论如何要给北韩(朝鲜)一点厉害,绝不能再把我们当‘纸老虎’了,如果美国人认为有必要,可以美韩联合作战形式实施报复”。与此同时,美韩联合司令部宣布取消驻韩美军和韩军的休假,进入战时状态。
8月19日深夜,斯蒂威尔和柳炳贤等人召开联席会议,确定一份名为《突发计划》的联合作战方案,核心内容是针对“白杨树事件”可能升级为局部战争,美国第2步兵师和韩国第3集团军将携手进攻并拿下朝鲜边防重镇开城。
朝鲜以人民军最高司令的名义向停战委员会发去声明,对8月18日的事件表示遗憾,强调己方绝不会率先挑衅,但如果遇到挑衅绝不会坐视,此后,朝鲜一直维持着“准战时状态”,一年半后才解除。
8月23日,美国认为声明并不代表道歉所以拒绝接受,但是第二天改变态度接受此声明,之后《突发计划》也停止执行。
事件发生后,朝鲜半岛局势一度紧张。美方要求驻韩、日和关岛等地的美国战略空军三级戒备,召回全部休假人员。
而金日成也立即发布“北风1号”战争动员令,陆海空三军进入战争状态。经过充分部署后,美军派出64人,在36架武装直升机和700名韩军士兵的支援下,前往警备区强行砍倒那棵白杨树,并且泄恨般捣毁了数所朝军哨所。但全副武装的朝军士兵在朝鲜高层的要求下,一枪不发,使得一场大规模冲突迅速化解。
板门店事件的案件背景
作为联合国军一员的美军在“共同警备区域”里的第5观测站观察第3哨所及非武装地带。第3哨所附近的有一棵杨树,这杨树的树枝长达12米,妨碍美军观测站的视线。何况第3哨所被3个朝鲜哨所所包围。美军决定砍掉这棵杨树。
1976年8月18日上午10点,6名美军与5名韩国军人等11人,到了“不能回家的桥”南边的第3哨所来监督砍伐杨树的5名韩国工人。这时,17名朝鲜军人出现。他们的领导朴哲大佐要求美军停止砍伐。但是美军的警备中队中队长阿瑟伯尼帕斯(Arther Bonifas)下令继续工作。
朴哲大佐对此十分不满,他又调来数十名警备兵力,并再次要求美军停止工作。但美军还是无视他们的警告。 这时朴哲下令攻击,朝鲜士兵手拿木棍及砍伐杨树用的斧头向美军扑去。他们集中攻击美军指挥官,当场打死警备中队队长阿瑟 伯尼帕斯(Arther Bonifas)大尉和小队长马克巴雷特(Mark Barrett)中尉,并把8名韩美两国士兵打伤,3辆军车被破坏。
朝韩非军事区的冲突事件
2007年7月18日,美韩两国士兵在板门店非军事区站岗标定分界之后,非军事区发生了多次冲突事件。这些事件包括
1966年10月─1969年10月 爆发了朝韩非军事区冲突。一系列在非军事区沿线的小规模冲突导致43名美军士兵、299名韩国士兵以及397名朝鲜士兵阵亡,这一连串的军事冲突也有“第二次朝鲜战争”之称。
1968年1月17日 爆发了青瓦台事件。31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特种部队人员伪装成韩国士兵,成功越过军事分界线侵入位在青瓦台的韩国总统官邸,企图暗杀当时任职韩国总统的朴正熙。但最后该次任务失败,29位特种部队队员因枪战阵亡、一人自杀而最后一人则被俘虏,而另一方面总共有两名韩国警察和五位平民被杀害。其他报告则表明有多达68名韩国人死亡、66人受伤,在这其中又包括约24名平民。在非军事区附近阻止突击队逃回朝鲜的战斗中,又有三名美国人丧生,另外还有三人受伤。
1968年10月 130名朝鲜突击队员攻入韩国江原道南部的三陟市和蔚珍郡地区。结果最后该突击队有110人阵亡、7人被俘以及13人成功逃脱。
1969年3月 六名朝鲜渗透人员成功越过边界,在江原道边界附近杀害了一名站岗的韩国警察。
1969年10月 朝鲜渗透人员在靠近南部边界的非军事区枪杀了四名美国士兵。
1970年4月 在京畿道金川郡处发生战斗,战斗中三名朝鲜渗透者皆被击毙,另外还有五名韩国士兵受轻重伤。
1974年11月20日 第一条朝鲜秘密在非军事区下挖掘的渗透隧道被发现,但在探索该隧道时韩美联合调查队误中地雷,两人当场炸死(包括一名美国人),另有六人因此轻重伤。
1975年3月 第二条朝鲜渗透隧道被发现。
1976年6月 三名朝鲜渗透人员在非军事区东段以南和韩国士兵交火,最后三人皆遭击毙,另有六名韩国士兵阵亡、六名韩国士兵受伤。
2009年3月12日,美军士兵在距非军事区9公里处训练
1976年8月18日 爆发板门店事件。美军在朝鲜半岛板门店附近的“共同警备区”(JSA)里砍伐杨树时,遭到朝鲜军人的攻击,其中两名美军军官被斧头砍死,另外有四名美军士兵和五名韩国士兵受轻重伤。该事件发生后三天,朝鲜半岛局势一度紧张,支持朝鲜的苏联和中国与支持韩国的美国也一度在外交上散发出火药味。这起事件又被称为“斧头杀人事件”、“杨树事件”等。
1977年7月14日 一架CH-47直升机误闯了北方非军事区后遭到击落,三名机组人员因故死亡,另有一人存活遭俘虏。这也是自《朝鲜停战协定》签定以来,第六起类似的案件。
1978年10月 第三条朝鲜渗透隧道被发现。
1979年10月 三名朝鲜渗透人员试图渗透非军事区东段时被拦截,其中一人遭到击毙。
1979年12月6日 一个美军巡逻队无意中越过了非军事区,在军事分界线内又误闯朝鲜所埋设的雷区。地雷爆炸后导致一名美军士兵丧生,另有四人受轻重伤。
1980年3月 三名朝鲜渗透人员试图跨过汉江时被击毙。
1981年3月 三名朝鲜渗透人员在江原道被发现,一人遭击毙。
1981年7月 三名朝鲜渗透人员在临津江上游中遭发现并当场击毙。
1982年5月 两名朝鲜渗透人员在东海岸被发现,其中一人被打死。
1990年3月 第四条朝鲜渗透隧道被发现,美国与韩国军方预测类似的渗透隧道在非军事区应该还有17条左右。
1992年5月 三名穿着韩国制服的朝鲜渗透人员被击毙在江原道北部的铁原郡,另外还有三名韩国人受伤。
1994年12月17日 一架OH-58奇奥瓦侦察直升机误闯朝鲜境内将近10公里后,遭朝鲜军方击坠。
1995年10月 两名朝鲜渗透人员在临津江被拦截,其中一人被当场击毙,另外一人则顺利逃脱。
1996年4月 数百名北朝鲜军人进入了共同警备区域和其他三处非军事区内,这已经严重违反了停战协定的内容。
1996年5月 七名朝鲜士兵越过非军事区,但在韩国军队进行警告射击时撤退回朝鲜。
1997年4月 五名朝鲜士兵于铁原郡处越过了军事分界线,韩国军队对此进行了警告射击。
1997年7月 14名朝鲜士兵越过了军事分界线,双方进行了将近23分钟的交火。
2000年10月26日 两架美军飞机在观察韩国军队的军事演习时,一度不小心越过了非军事区。
2006年5月26日 两名朝鲜士兵闯入朝韩非军事区,越过了边界且一度进入了韩国领土。在他们即将返回朝鲜时,韩国士兵鸣枪警告。
2006年10月7日 在韩国士兵鸣枪警告下,朝鲜士兵短暂地越过边境一侧。
2009年10月27日 一名于韩国通缉的猪农透过非军事区围栏的破洞叛逃到朝鲜。
2010年3月4日 数名朝鲜人民军士兵为寻找一名叛逃的朝鲜逃兵,越过了作为在非军事区分隔韩朝的军事分界线。韩国军队遂即对这批朝鲜队伍鸣枪警告,然而在朝鲜队伍正准备撤离时却误击一人致死。
2010年10月29日 两名朝鲜士兵在韩国华川郡开枪示威后,韩国军队立即开了三枪来作为回复。
2015年8月4日,韩国国防部发言人称,2名韩国士兵4日在按常规巡视韩朝非军事区(DMZ)时遭遇明显的地雷爆炸,导致腿部被炸,身体严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