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李银河的博客 李银河的博客是谁

影评小编2023-03-12生活资讯59

谁能介绍一下李银河

姓名 李银河

生于 1952年2月4日

学历

[编辑本段]

1974-77 山西大学历史系,学士

1982-88 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硕士(86),博士(88)

李银河,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译作有 《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性社会学》,《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性的问题》等。

母亲李克林(1916-2003),原名李振瀛,也曾用李荧这个名字,河南邓县人,1916年9月生于岗岔楼村一个地主家庭。曾任人民日报农村部主任,是参加了人民日报创建的为数不多的女编辑(记者)之一。

经历

[编辑本段]

——中国首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中国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性革命———这是她研究中国性文化10多年来最大的感受。

——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嫁给了著名作家王小波,她得到了刻骨铭心的爱,也经历了大悲大喜。1997年丈夫王小波45岁因心脏病突发辞世。4月,李银河发表悼文《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悼小波》。

工作经历

[编辑本段]

1977-78 光明日报社,编辑

1978-79 国务院研究室,研究人员

1979-82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助研

1988-90 北京大学社会学所,博士后

1990-92 北京大学社会学所,副教授

1992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

[编辑本段]

1978 五四运动简史,山西人民出版社(合著)

1987 现代社会学入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译著)

1987 社会研究方法,四川人民出版社(译著)

1991 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合著)

1993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山西人民出版社(合著)

1993 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4 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性社会学,河南人民出版社(译著)

1995 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中国女性的性与爱,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 妇女 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三联书店(主编)

1997 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 同性恋亚文化,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 虐恋亚文化,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9 婚姻法修改论争,光明日报出版社(主编)

1999 性的问题,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 性·婚姻——东方与西方,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银河学术研究的领域是“性”,而这恰恰是中国人认为最隐私的东西。

博客专栏

[编辑本段]

李银河搜狐博客

李银河新浪博客 ;

李银河天涯博客

李银河中华网博客

李银河言行录

[编辑本段]

作为一名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李银河近年来有众多的言行惹人注目。

·2005年6月,针对都市白领族的“闪婚”,李银河表示支持。

·2005年7月,指出国学应该研究,但前提是批判。

·2005年12月,李银河“广州婚前性行为达86%”的观点引发争议。在另一次讲话中,指出“70%的北京人有婚前性行为”。

·2005年8月,主张实行卖淫非罪化,根治对性工作者犯罪。

·2006年3月,李银河的“同性婚姻方法”提案第三次受挫,仍表示继续提交。

·2006年3月,声援女子上班被强奸按工伤索赔。

·2006年两会期间,提出“采访15分钟内免费,一小时以上按每小时500元收费”引发争议。

·2006年4月,刘忠德炮轰超女,李银河表示不能取缔

·2006年7月,李银河为一夜情正名憧憬“多边恋”

……

李银河为什么要与一个跨性别者同居?

李银河在博客上发表《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声明,首次公开自己在王小波过世后已与一位Transexual(跨性别者)同居17年。但是声明同时强调,她是异性恋者,并非同性恋者。

李银河在博文中一再把同居伴侣称作“他”,并表示伴侣是一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李银河称,“他”是一位女变男的变性者,学名叫Transsexual,并解释“他”作为Transsexual跟女同性恋者的区别在于,“拉拉”生理性别是女性,自身的性别认同也是女性,并且爱的是同性恋女性,“而他的生理性别是女性,但是自身的性别认同却是男性,他无论从外貌还是内心看,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男性。他所爱的只能是异性恋女人,而不是同性恋女人。”

博文中还交代了伴侣曾经对她的追求过程,以及两人的相恋过程。文中提及工人阶级出身的伴侣为她写的情诗,以及自己是如何为之所动。她说,“爱情从来是超凡脱俗的,它根本不管什么阶级阶层,贫富贵贱,也不管美丑年龄,甚至使性别都变得无足轻重。”

据介绍,两人已同居17年。因为伴侣喜欢儿女亲情,他们从福利院收养了被父母遗弃的智力发育迟缓的男孩壮壮。现在三个人生活在一起。

在这篇“回应”发布的几小时后,李银河对于自己在文中强调自己的“异性恋身份”又做了一个补充声明,表示之所以强调自己是异性恋者,仅仅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并不觉得自己因此就比同性恋者更正常,或者道德上更优越。

李银河的博文发表后,立即吸引各方关注,有网友表示理解祝福,也有人表示困惑不解。李银河表示,她并不是同性恋者,也没有改变性取向,她是和跨性别者相恋的异性恋女性。

李银河的社会热议

“欲望上海”事件

事件的主要情节是一个外国男人在博客中炫耀自己与多名中国女人的性关系,遭到网络追杀。而李银河认为网络对这个外国男人的追杀是没有道理的,李银河的观点也引起了争议。

“艳照门”风波

“艳照门”风波冲击到众多品牌,很多人呼吁抵制当事明星所代言的产品,阿娇遭到网友的投诉和抵制,《梅兰芳》剧组接到通知,将不再拍摄阿娇剩余戏份。而社会学家李银河日前在博客里认为这是“受害人变成了罪人”。她批评那些“投诉和抵制”的网友 “你们没做过爱吗?如果你们一方面自己也做,一方面认为这是一件丑事、坏事,你们的神经是多么分裂呀!”对此,网友们展开热议,反击称当事人一边扮清纯,一边性混乱,那才是真正的人格分裂。

微博认亲

2010年11月24日,李银河就透过王菲的微博,对李亚鹏隔空喊话 “李亚鹏你关注我,我们可能是亲戚!”李银河在王菲的微博里留言 “李亚鹏,你好。你的父亲是不是河南南阳人(邓县)?如果是,我们可能是亲戚,估计没出五服。我姓的是母亲姓。我的外祖父叫李超千……”王菲的粉丝随后纷纷把此留言转发给李亚鹏 “问你话呢,不过她发错信息了,帮忙转一下!”因为两位名人都涉及“老家河南”的话题,引起不少热心读者的关注。

怒斥张艺谋

2013年5月10日,李银河更新微博谈论了“张艺谋超生”,李银河斥责张艺谋不该带头违法,并指责其“可耻”。李银河在题目为“张艺谋,shame on you(为你感到丢脸) ”的长微博中首先指出“越是名人越要带头遵纪守法,而不是带头违法。”其次李银河表示张艺谋如果喜欢孩子大可以像布拉德皮特一样收养孩子。如果觉得自己基因好,想多传些人,就应该以大哲学家人民日报王若水先生为榜样,王若水忍痛让妻子做人流。最后李银河指责张艺谋的行为可耻,“这种行为不能说明你很牛,只能说明你很可耻。你应当就此向公众道歉。”随后李银河用自己此前曾写过的一篇关于“名人富人超生”的文章来说明其对张艺谋事件的态度,她认为名人富人超生是在挤占公共资源,如果不重罚就会造成社会不公,跟过去有钱人的“为富不仁”是同等性质。 2014年12月,网上流传一篇《李银河“拉拉”身份曝光》的文章,称李银河与一名中年妇女同居十余年却蓄意隐瞒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披着“为性少数群体维权”的光环,欺骗和利用中国同性恋。

对此,2014年12月21日下午,李银河在博客上发表《对所谓拉拉身份曝光的回应》声明,首次公开自己在王小波过世后已与一位transexual(跨性别者)同居17年。但是声明同时强调,她是异性恋者,并非同性恋者。

李银河在博文中一再把同居伴侣称作“他”,并表示伴侣是一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李银河称,“他”是一位女变男的变性者,学名叫transsexual,并解释“他”作为transsexual跟女同性恋者的区别在于,“拉拉”生理性别是女性,自身的性别认同也是女性,并且爱的是同性恋女性,“而他的生理性别是女性,但是自身的性别认同却是男性,他无论从外貌还是内心看,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男性。他所爱的只能是异性恋女人,而不是同性恋女人。”

博文中还交代了伴侣曾经对她的追求过程,以及两人的相恋过程。文中提及工人阶级出身的伴侣为她写的情诗,以及自己是如何为之所动。她说,“爱情从来是超凡脱俗的,它根本不管什么阶级阶层,贫富贵贱,也不管美丑年龄,甚至使性别都变得无足轻重。”

据介绍,两人已同居17年。因为伴侣喜欢儿女亲情,他们从福利院收养了被父母遗弃的智力发育迟缓的男孩壮壮。现在三个人生活在一起。 在这篇“回应”发布的几小时后,李银河对于自己在文中强调自己的“异性恋身份”又做了一个补充声明,表示之所以强调自己是异性恋者,仅仅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并不觉得自己因此就比同性恋者更正常,或者道德上更优越。 观点一、女权主义在中国被妖魔化。解读女权主义,就是男女和谐地相处。所有主张男女平等的人都该是女权主义者;

观点二、女权主义中有不同的流派,在观点不同、主张不同的各种女权主义流派当中,却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主张男女平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女权主义的,因为男女平等是人们的国策;在这个意义上,不但绝大多数的中国女人都是女权主义者,而且绝大多数中国男人也都是女权主义者。人们完全用不着羞于承认这一点。从五四以来,恰恰是一批男性知识精英首先引介西方女权主义思想进中国,为女性权力代言。共产党执政后,男女平等一直是主流意识形态,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历史事实。女权主义在中国一直是主流意识形态,人们对女权主义的暧昧态度其实是一个虚构的冲突。

观点三、在中国,人们应当郑重其事地为女权主义正名,为男女平等的意识形态正名,反对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价值观念当中的男性沙文主义,反对对女性这个性别的歧视,努力提高女性在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领导班子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女性在社会生产劳动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女性平均收入水平,提高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在整个社会全面实现男女平等的女权主义主张,创造一个女权主义的男女平等的理想社会。

观点四、由观念习俗所主宰的乡村日常生活仍带有强烈的男权制色彩,而这种男权制体现在农村女性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 作为女儿,她们在营养、教育、医疗、继承权等方面拥有的机会和资源较少;作为妻子和母亲,她们在性、生育、家事的决定、外遇与离婚、家庭暴力、丧偶与改嫁等方面,也都与男性有不同的境遇,处于较为不利的一方;作为劳动者,她们无论是在劳动分工、收入还是在村庄的政治参与方面也都与男性的对比中处于劣势。

观点五、中国婚姻制度中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习俗是“婚后从夫居住制”(即女人在结婚后住在丈夫家,与公婆同住)。这种居住制度本身就造成了妇女的低下地位 结婚不单纯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结合,而是两群人甚至两个村庄,通过“女人”这个渠道进行的一场交易——男方要交彩礼钱,他们“买”到了一个女人。在这个交易中,女人沦为了一个“物”。

哪位网友知道我们国家比较著名的性学家有哪些?

吴阶平、王光超、史成礼、潘绥铭、李银河、张北川、马晓年、刘达临

中国著名性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潘绥铭教授

他的新浪博客

马晓年 目前任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世界华人性学家协会副会长

李银河博客

张北川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