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兆禧年薪 陆兆禧财富
马云背后的大人物是谁
马云背后的大人物是孙正义。
事件介绍
1999年10月30号,孙正义给马云写信,相约在北京见一面,地点是孙正义投资的UT斯达康的楼上。马云回忆说 “聊了6分钟,孙正义要投3000万美元”。马云觉得3000万美元太多,只要了2000万美元。
而现在日本软银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占比34.4%。市场对阿里集团估值普遍认为在1500亿至2500亿美元之间,以2000亿美元计,软银持有股票价值668亿美元,历时15年,投资回报率约为3440倍。
马云后来回顾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门口排了一大堆人,等着见孙正义。那时孙正义因为投资美国雅虎、UT斯达康等企业,在互联网创业者心目,如同神一般。2000年互联网泡沫前夕,孙正义的身家一度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不过好景不长,随之而来的互联网泡沫让他的身家跌去90%。
孙正义当时投资马云,不止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谋取中国互联网的制高点。而“6分钟决定投资阿里巴巴巴”,原因就是马云就是他心目中的那个人。
扩展资料
马云与孙正义
对于马云来说,一生最幸运的事,或许就是遇到孙正义。1999年,马云35岁,一个落魄的互联网创业者。从北京创业失败回到杭州后,他在湖畔花园的民房里,创办了阿里巴巴。不到半年,公司濒临倒闭。经蔡崇信介绍,他得到一个见到孙正义的机会。在国际投资界,孙正义一直是一个神话般的人物,被日本国民称为“帝王”。
他创立软银帝国,从一个穷小子,成长为千亿美金运营者,近30年的时间创造无数财富奇迹。二人身份地位差别悬殊 一个是时任日本首富,一个是濒临绝境的中年男人。谁也想不到,6分钟的时间,改变了彼此的一生,也改变一个国家的购物、支付习惯。这是一个首富缔造另一个首富的故事。里面埋藏着真诚、信任、金钱和无法言说的缘分。
陆兆禧 从端盘子干起的CEO
从一个服务生到一个国内顶级上市公司CEO,有多远的距离?最新的励志大片显示是20年,这就是陆兆禧。1969年出生的他,在2013年5月10日正式接替马云,成为阿里巴巴集团CEO。
但或许对陆兆禧来说,从一个“门童”到一个“掌门”的这20年间,他的角色并没有变化,他或许还将扮演那个活跃在幕后的“服务生”。
安静和火爆的“投机者”
对于外界来说,这个阿里巴巴新CEO陆兆禧最大的新闻价值是他的励志效果,而对于他身边的人来说,陆兆禧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
从广州大学毕业后,陆兆禧的第一份工是在一家四星级酒店当服务生。对于那个时代可以真正叫做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卑微的工作,但对于学酒店管理专业的他来说,专业对口就好。陆兆禧说 “大学毕业在酒店端盘子,有时心里也不是个滋味。但转念想想,人生也和那条回家的小路有上下坡一样吧,总会经过顺流逆流,起起伏伏都是免不了的,要以顺流不骄、逆流不颓的心态去对待。年轻的时候多吃点苦没什么不好,挺一挺就过去了。”
短短几年时间,陆兆禧拾级而上,大堂经理、客房经理、餐厅经理一个个纳入囊中,在当时的同行看来,他的前途已经让人十分羡慕,可陆兆禧却因为看不惯外籍老板对中国员工高人一等的姿态而挺身而出,“辞职前我大骂了他一顿,让他应该先学习怎么尊重人”。
离职时,正是中国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代,1997年,陆兆禧和几个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家网络通讯公司,主要经营互联网长途电话业务,一下子从酒店管理纵身跳入了互联网这个八杆子打不着的新行业,可他却干得有滋有味,并击败了许多科班出身的对手,从零做起,重新学习,逐渐在圈子里做出了些名气。
“去和马云见见面。”一个在刚刚创办的阿里巴巴上班的朋友和在创业打拼中的陆兆禧说了这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坦言,当时连阿里巴巴是干什么的都不太明白,但是跟马云一番谈话之后,“觉得马云这个人很不简单,十分投机”。
投机,这个词是典型的多义词,在陆兆禧看来,加盟阿里巴巴是人生的投契而不是命运的赌博。陆兆禧的内部员工号是129,即第129位加入阿里巴巴的员工。这让其成为了阿里巴巴创业的元老。
2000年10月,加入阿里巴巴不久的他被投机的马云派到深圳出任华南大区经理,主做B2B销售业务,据说,这个经理职位是个光杆司令。
之后的互联网,虽然遭遇到了寒冬,阿里巴巴所奉行的电子商务策略却成为了过冬的利器,陆兆禧的职场生涯也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叙述 2004年12月―2008年3月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兼任支付宝总裁。陆兆禧硬是带着8个人,一手创建了支付宝。很快,支付宝成为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巨头,占有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市场份额超过50%。2011年2月21日出任阿里巴巴执行总裁同时继续担任淘宝网CEO兼总裁及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任期内,淘宝成交总额攀升了8倍。直到现在坐上阿里巴巴CEO宝座,陆兆禧完成了其人生的华丽转身。细细品味,不难发现,这一切,其实完全是一个陆兆禧酒店职场生涯的豪华版重现。
在陆兆禧上位后,凤凰科技做了关于“您是否看好陆兆禧出任CEO后阿里的发展”的调查,56.3%的网友表示“不看好,仍有很多棘手问题需解决”;而在阿里内部,却完全是一边倒的认同。理由很简单,外界不熟悉陆兆禧,因为他一直被马云的光芒所掩盖,然而对于阿里巴巴的员工来说,老陆是一个靠山一样的存在,而且还是一个沉寂期的活火山。
有文章称他是一个安静的执行官,可就如他当年怒斥老外那样,他的脾气并不安静,也有爆发的时候。圈内传说,当年接受一家媒体采访谈及淘宝盈利问题时,陆兆禧曾拍着桌子怒吼着发誓,“我骗你,老子不姓陆!”
执著且慷慨的“铁木真”
其实在朋友眼中,陆兆禧是一个很特立独行的人,不仅仅是安静中透着火爆,而且还有股子执著。
陆兆禧极度勤奋,每天要处理300多封邮件,有时马云劝他休息一下,他却不肯。2008年冬天,时任淘宝网总裁的陆兆禧身体透支得很厉害,朋友劝他少花点时间工作,他说 “我不图名,钱嘛,也够花了,剩下的就是责任和人情了,为了这个,我可以连身体也不要的。”也正因为如此,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马云就说 “陆兆禧把90%的时间都花在了淘宝上,我没有理由认为我比他更懂淘宝。”
在阿里巴巴社交网站“来往”上面,陆兆禧为自己选择的头像是手扶腮帮,隐蔽在黑暗中呈沉思状。而一旦思考成熟,他就会立刻出手。2008年陆兆禧任还不赚钱的淘宝网总裁,正是中国电商大发展的前夜,如果错过了这班船,也就没有今天的阿里巴巴。他谋定而后动,启动大淘宝战略,推出种种举措提高消费者体验,同时实行开放战略,联合商家、第三方合作商、物流等电子商务产业链上各个方面的伙伴,更好服务消费者,并推出B2C淘宝商城。在他的领导下,淘宝网巩固了中国网络零售领导者地位。
这或许是他选择“铁木真”作为自己在阿里巴巴集团里的绰号的来由。陆兆禧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阿里巴巴集团高层素有起武侠小说里名字的惯例。而《射雕英雄传》中的铁木真素来以“深沉而大略,用兵如神”著称。
根据阿里巴巴集团退市前的一份年报披露,在其2011年B2B公司高管年薪、花红及股票套现之中,陆兆禧以4757万元位居第一。可这个有钱的阔佬对自己却非常严苛。一直单身的陆兆禧很喜欢淘宝,不仅仅是因为业务的需要,还因为生活上的需要。2012年4月以4757.4万元合计收入居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之最的他自诩 “常在淘宝上买一打5元钱一双的袜子,慢慢穿。衬衣都是没有品牌的,但一定要整洁,我每个星期自己烫衣服”。
尽管对自己很抠门,对于员工,陆兆禧却决不是周扒皮。有一种说法是,马云在阿里集团的股份只有7%左右,大部分都分给了员工。在给员工分股权的事情上,阿里集团另一位大股东孙正义堪称“铁公鸡,一毛不拔”,所以,每次分配股权给员工,都是马云和管理层自己掏腰包散发。当然,穿5元一双袜子的陆兆禧每次都不吝啬,都会拿出很多自己的股份分给员工。
这成就了陆兆禧和员工之间的情感,即使是“铁木真”也是有感情的,就如射雕中和郭靖惺惺相惜那样。这些执著和慷慨,让员工们亲切地将他称之为老陆。
年轻的老“救火员”
在平均年龄28岁的阿里巴巴,44岁的他确实老了点,老到每次阿里巴巴出状况,马云一定让老陆去当救火队长。
2011年2月,因阿里巴巴B2B部分供应商欺诈丑闻,CEO卫哲引咎辞职,陆兆禧成了救市的第一人选。很快铁木真的风范立刻呈现,别看他送股份那么大方,但对害群之马却决不手软。
比起马云对卫哲“挥泪斩马谡”这样的大招,陆兆禧加大了淘宝打假的力度,运用狠招反腐。但这些招数却处处对准了自己的老同僚、老合作伙伴的切身利益,比马云的大招更加伤人,也容易被反噬,可陆兆禧没有迟疑。他在整顿完内务后,又一口气成功完成B2B由香港退市的任务,使股价长期低迷的阿里巴巴平稳着陆,未引起股市和投资人动荡。火灭了,消防队长又有了新任务。
2012年9月,在谷歌公开施压封杀阿里的手机操作系统云OS之后,作为首席数据官的陆兆禧转战新火场。移动互联网是阿里巴巴最大也是最新的蓝海,必须要重新规划、理清云OS的发展规划,避免与安卓的冲突,否则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手机操作系统,不仅仅是和宏�这样的手机厂商的合作,而是阿里巴巴在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毕竟占据智能机半数以上操作系统市场的安卓一旦认真起来,入口将被立刻减半。
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陆兆禧不负众望,迅速淡化了此事影响。谷歌没有继续敲打阿里巴巴,火苗被熄灭于萌芽。这一连串的救火成绩,也成为陆兆禧这个IT“外行”成功从其他几个IT“内行”中胜出并荣任掌门人的关键筹码,而且他也依靠“救火员”的角色扮演,无意中成为在几乎所有阿里巴巴现有业务都做过负责人的“知情人”。
当然成为接班人,外界还有一个猜测,那就是陆兆禧和马云足够互补,他能够读懂马云并知道如何与他共事。如果说马云是一个外扩型的领导者,那陆兆禧就是一个内敛型的实践者,他甚至给自己贴上了“内向安静”的标签。在创业和守成的转型过程中,阿里巴巴需要从外扩到内敛的平稳转变,而这最终成就了陆兆禧,也是一向天马行空、不按常理出牌的马云,为阿里巴巴未来发展打出的一张情理之中的安全牌。
陆兆禧曾经说过 “我们正处于快速变化的时代,压力和挑战并存,但我们必须牢记客户第一的出发点,延续‘平凡人做非凡事’的一贯风格,以开放、透明的原则,向全社会分享阿里巴巴集团的资源。”
其实,平凡人做非凡事,过去对马云版阿里巴巴并不适用,因为他一直在前台,一直很活跃很有话题,这仅仅适用于过去的陆兆禧,但也适用于现在的陆兆禧版阿里巴巴和未来的陆兆禧。
CEO
阿里巴巴p7级是什么级别?阿里的分类是怎样的
转载自网友
阿里巴巴P7=专家
P是技术路线,应届生如果是本科毕业,在技术部一般是p4,研究生时p5,p6时资深开发,p7一般是架构师,工作一段时间只有(1-3年)可以晋升。目前阿里应该很少招聘本科生了。
整体上来说从P1开始到P14都有人的。
P1,P2不太了解。其他的职称是这么评价的,你的title+工种。比如P7产品经理=产品专家一般到P3为助理
P4=专员
P5=资深专员
P6=高级专员(也可能是高级资深)
P7=专家
P8=资深专家(架构师)
P9=高级专家(资深架构师)
P10=研究员
P11=高级研究员
P12=科学家
P13=首席科学家
P14=马云
同时对应P级还有一套管理层的机制在
M1=P6 主管
M2=P7 经理
M3=P8 资深经理
M4 =P9 总监
M5= P10 资深总监
M6 =P11 副总裁
M7=P12 资深副总裁
M8=P13 子公司CEO 或集团其他O
M9=P14 陆兆禧(前马云)
在阿里早些时候P级普遍偏低,专员可能是P2这样,后来有了一次P级通货膨胀,出现了更多的P级。
在阿里只有P6(M1)后才算是公司的中层。不同的子公司给出P级的标准不一样。比如 B2B的普遍P级较高,但是薪资水平低于天猫子公司的同级人员。同时到达该P级员工才有享受公司RSU的机会。(低于P6的除非项目出色有RSU奖励,否则1股都拿不到)
据我所知,支付宝和天猫的平均工资高于其他子公司同级人员。不过具体公司还要看自己的本事。
这种级别制度基本上大的互联网企业都在使用,腾讯,百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