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艾滋病后院 艾滋病人出院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影评小编2023-03-12生活资讯44

怎么测试艾滋病

滋病的症状和诊断

)、艾滋病的国际诊断标准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没有任何症状。此后,7至8年内将有50%人发展为艾滋病。

一、 艾滋病的国际诊断标准

艾滋病的诊断标准国际上常用的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分类和Walter Reed的分类。其最主要的条件是卡波氏肉瘤和机会性感染。实验诊断为CD4细胞下降和艾滋病毒抗体阳性。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91年11月发布公告称 自1992年4月11日发布公告称 自1992年4月开始,采用新的艾滋病诊断标准——特别强调CD4细胞数,指出“凡CD4细胞数低于200/微升者,不论有无症状,均被认定为艾滋病人”。此定义简单、明确,但尚未成为国际公认标准。

2)、中国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中国目前艾滋病的诊断标准是 血液检查艾滋病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症状中任何一项者,可确诊为艾滋病人。

1、 近期内(3至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摄氏度。

2、 近期内(3至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至5次)一个月以上。

3、 卡氏肺囊虫肺炎。

4、 卡波氏肉瘤。

5、 明显的真菌或其他机会性感染。

因此想做艾滋病测试的人可以作HIV抗体检测

艾滋病确诊病例的标准

①HIV感染者需具备抗HIV抗体阳性。

②艾滋病病例具备有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中任何一项和实验室检查中抗HIV抗体阳性,CD4细胞少于200/mm3或200-500/mm3及可找到上述各种合并感染的病原学或肿瘤的病理依据。

爱滋病的早期症状,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厌食、恶心、肌痛、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艾滋病的介绍

首先我们要正视到,艾滋病他不是性病,在医学上的定义为一种可传染的不可治愈的慢性病。大家也可以注意到,中国以前把这病叫“爱滋病”而现在叫“艾滋病”就是因为以前对这个病在认识上有一定的误区。

艾滋是通过体液交换感染的,这里说的体液交换是指感染者的体液通过被感染者的皮肤的伤口进入被感染者的体内与之反正混合,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交换.(也就是说所有的感染,必须建立在伤口,交换,还有达到一定量的病液之上,否则就感染不了)

一般无T情况下,女传男的机率是0.033-0.1%,男传女是0.1-0.2%,而男同性恋中感染的机率为0.5-3%.

接受了受污染的血液制品,单次介于90-100%

母婴可以在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等情况下感染,机率为30%

医疗暴露,单次的机率为0.3-0.5%

既然说到是要伤口,很多朋友咨询到关于伤口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整理了很多我以前论坛的回帖和相信自己医生的回答,可以简单地归纳为 皮肤组织上正在流血的开放性伤口对于艾滋而言是危险的,黏膜组织来说,有破损的情况下对艾滋而言是危险的。

对普通皮肤组织来说,不是正在流血的开放性伤口,病毒一般是无法突破从而导致感染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结痂的伤口也不用担心的道理。皮肤破损和通常意义的伤口是不同的概念。举例来说,很多人会有蜕皮的情况,褪皮部位的皮肤是有破损的,外层是老皮/死皮(表皮层),内层是新皮(表皮层)。但这不是伤口,没有血流出来。整个皮肤组织相对来说是完整的,角质层(表皮层)保护着皮下的血管和毛细血管不暴露在外。艾滋病毒是只能生存在人的体液中,也只攻击人体内的淋巴细胞。所以不流血的伤口对艾滋病毒有很好的抵御作用。开放性的流血伤口就不一样了,角质层(表皮层)不完整的,血管或者毛细血管是直接暴露在外的,遇到含有病毒的体液或者血液就会有感染风险。

对人体腔口部位的黏膜组织(尿道口、鼻腔、口腔、眼睛等等)来说,相对于皮肤,黏膜壁是非常薄的,因为黏膜部位都是没有角质层(表皮层)的。一但有破损,即使看不到血流出来,但是已经给病毒造成侵入的入口了。

从皮肤组织学上分析:人的皮肤有若干层,第一层是表皮,即便破裂了,仍然有第二层也就是皮肤黏膜(真皮层)高度保护你,即便是流血的开放性伤口,也要考虑病毒含量.

肉刺来说,皮肤表皮破损了,但皮肤黏膜(真皮层)未必破损,如果没有流血就是安全的。

对于没有流血的破损皮肤,比如蹭掉了皮之类,虽然皮肤角质层(表皮层)破损了,致使皮肤粘膜暴露,在酒精之类刺激性液体接触会有明显的痛感,但这对于艾滋而言并不危险。酒精涂到伤口会疼是因为皮肤黏膜(真皮层)暴露了,酒精对之有刺激作用,而不是因为皮肤一定有开放性破损。但没有血就是安全的,因为病毒学要血液做载体。简单的例子,如果装了防盗装置的门,如果小偷碰到这扇门,门就会报警。如果小偷已经破门而入了,门也会报警。但这两种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从病毒结构学上讲,任何病毒需要一个基本载体.比喻病毒性感冒病毒,它需要空气的推动,才能进入人的鼻孔或口腔,梅毒螺旋体需要血液或体液装载运行,艾滋病毒也是一样,除非你非常肯定有血进入了伤口.即便进入了,也不代表一定感染.血液由多种成分构成,艾滋病毒偏爱淋巴细胞,如果进入的那滴血中,淋巴细胞很少的话,艾滋病毒也没有兴趣到你伤口那里去”玩”.

如果以危险度来划分,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a,皮肤破损了(表皮层破损或者说角质层破损),皮肤黏膜(真皮层)暴露了,但不流血--没有危险。(伤口结痂也属于这种情况,没有危险)

b,皮肤破损了,流血了(表皮层和真皮层(皮肤黏膜)都破损了)--有很小的感染风险,请满了6周去做检测。

c,黏膜部位破损了(口腔,尿道口等等),流血或者不流血--有很小的感染风险,请满了6周去做检测。

拿更通俗易懂的说法来说

对人体的皮肤来说,分为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

如果是表皮层损伤,是不会出血的,因为表皮层中没有毛细血管,这种情况肯定不用检测。这种情况属于皮肤破损中最轻微的,但肯定对刺激性液体会产生痛的感觉。

如果是真皮层(皮肤黏膜)破损,毛细血管会出血,接触到感染者血液有微小的感染可能性。另一种说法是 因为毛细血管的创面极小,毛细血管收口是非常快的,一般通过血液接触感染的可能性是基本为0的。如果是大面积挫伤(比如摔跤挫伤),很难说整个创面都只破损到真皮层,所以这种情况如果出血,而且接触到感染者血液,会有感染的风险。皮藓是由真菌引起的,在表皮层之下。只要不出血,整个表皮层是不开放的,接触了感染者血液也没有感染可能。

如果是破损深入到突破3层皮肤组织而到达皮下的血管,那么就属于流血的伤口,流血的伤口接触感染者血液就有感染的可能性了。

由此可以看到,艾滋的感染条件也是柯克的。所以请大家正视艾滋,不要谈艾色变。

HIV抗原抗体检测

很正常。 这个从医学角度上来说, 叫做 飘零。 因为仪器存在偏差,不可能为零。 任何人都不可能。 十个月过去了,你没事。你没HIV。 听清楚了,我给你保证,你没有HIV。 因为你做的是化光, 所以说,化光都是有数值的。 不信,你再去做个酶联,就没这个数值了。 结果也是一样,阴! 你阴到底了!!! 你在广八做的检测??? 再说了,你以为HIV了医生会放你走了??? 真正的HIV,如果阳性的话,医院是没有资格出单子给你的,是会告诉你,初筛可疑,需要送到CDC确诊。 然後再次采集你的血样,再验。 所以说,阳性不出单。 阴性出单给你,让你回家。 就是这麼个流程。

1年前,膝盖上有新鲜伤口,带着套和女的做爱会得艾滋吗?

应该不会看来你是很担心的,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你到权威的医院作一个权威的检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