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定元院士逝世 汤定元学生中有几位院士
2019年去世院士人数
2019年逝世的两院院士共33人 于敏、梁敬魁、金国章、王业宁、沈自尹、汤定元、孔祥复、李济生、查全性、卓仁禧、卢永根、陈家镛、章综、王补宣、张嗣瀛、曾融生、陈星弼、陆士新、田波等1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涂铭旌、高长青、阮雪榆、孙伟、容柏生、李恒德、宁滨、孙忠良、季国标、李玶、韩其为、胡亚美、孟执中、林宗虎等1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1年共和国已痛失9位院士,他们分别是谁?
是32位院士。
我从来没有崇拜过什么人,但是我却对这些人比较敬畏,他们就是处于各个领域前沿阵地的院士们,他们用毕生的精力默默无闻地从事着科学研究,毕生为努力改变这个世界而奋斗,他们是真正的国家栋梁。2019年,共和国痛失32名院士,这是国家的巨大损失。
逝世的32名院士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有19人,分别是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著名物理化学家梁敬魁、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金国章,凝聚态物理学家王业宁、全国名中医沈自尹、著名物理学家汤定元、陆军军医大学教授孔祥复、原总装备部科技委正军职常任委员李济生、著名化学家查全性、卓仁禧、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湿法冶金学家陈家镛、著名物理学家章综、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王补宣、自动控制专家张嗣瀛、著名固体地球物理学家曾融生、半导体器件及微电子学专家陈星弼、著名病理生理学家陆士新、微生物研究专家田波。
中国工程院院士13名 逝世,他们是四川大学教授涂铭旌、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高长青、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阮雪榆、著名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孙伟、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容柏生、著名材料科学家李恒德、北京交通大学原校长宁滨、东南大学教授孙忠良、化学纤维工程技术管理专家季国标、著名工程地震学家李玶、泥沙与河床演变专家韩其为、儿科血液学专家胡亚美、气象卫星专家孟执中。
他们虽然离开了,但是他们的成就依然影响着这个世界,他们的研究成果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他们的贡献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向这些杰出的院士致敬!
2021年一共有11位院士去世,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在我国大力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诞生了非常多的院士,他们呕心沥血地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但奈何岁月不饶人,没有人可以躲得过生老病死。2021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疫情才开始得到控制,人们的生活才开始恢复。我们国家有很多院士也在这一年离开了我们。
王绶琯,1月28日逝世,享年98岁。他是我国射电天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在20世纪90年代与苏定强等人共同提出“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方案。
沈忠厚,出生于四川省大竹县,2月5日逝世,享年92岁。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钻井和水射流技术专家,也是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水射流研究中心主任。
程镕时,出生于江苏宜兴,2月7日逝世,享年93岁。他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也是我国高分子物理学科的开拓者。
周毓麟,出生于上海,3月2日逝世,享年98岁。他主要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中的数值模拟和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我国核武器设计中数学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
周又元,出生于上海,3月12日逝世,享年82岁。他主要从事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的研究,同时涉及宇宙学和宇宙大尺度结构等的研究。他是我国最早开始这类研究的学者之一。
彭士禄,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3月22日逝世,享年95岁,他是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沈善炯,出生于江苏吴江,3月26日逝世,享年103岁。他是微生物生物化学家、遗传学家。
谢毓元,出生于北京,3月27日逝世,享年96岁。他是药物化学家,也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李京文,出生于广西陆川县,3月31日逝世,享年88岁。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
闵桂荣,4月28日逝世,享年87岁。他主要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
刘兴土,5月6日逝世,享年85岁。他是我国的湿地学家,也是湿地学科的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