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瑞昌地震 瑞昌地震2005

影评小编2023-03-10生活资讯61

江西九江地震的地震历史

1、江西省在西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就有了地震的文字记载,距今有1700余年。

据查考历史资料,304~1971年间共记载江西境内地震事件280余次,确定震中参数(经、纬度)的破坏性地震(震级M≥4级)25次。其中4级地震9次,5~5.9级地震15次,6级地震1次。1971年,江西省建立了地震观测台网。

据地震台网记录,1971~2004年,江西省境内共发生ML2.0~2.9级地震523次,ML3.0~3.9级地震103次,ML4.0~4.9级地震12次,ML5.0~5.9级地震4次。江西省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是1806年1月11日会昌6级地震。

2、地震时空分布特征。

江西省史料记载和仪器记录破坏性级地震共29次,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纬向不均匀性的特点。若以北纬26.5°和28.5°为界划分赣南、赣中、赣北三个区域统计,赣南地区共发生破坏性地震15次,最大地震6级;赣北地区共发生破坏性地震12次,最大地震5.5级,地震强度和频次都略低于赣南地区;

赣中广大地区地震活动稀少,仅发生2次地震,最大地震5级。破坏性地震与江西省境内北北东和北东向活动性主干断裂带关系密切,表现沿断裂带成带分布。赣南地区地震主要沿石城_寻乌北北东向断裂带(即河源_邵武断裂带中段)分布,会昌_寻乌段是地震活动最强的地方。

1806年会昌6级地震,1941年寻乌5级地震和1987年寻乌5.5级地震等江西省几次较大的地震都发生在该地段。

赣南的龙南、定南、全南地区位于华南南岭纬向构造带与粤北山字型构造的复合部位,河源_邵武断裂带中段的西侧,是地震活动较频繁和地震原地重复发生率较高的地方,据史料记载,1577~1949年间,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12次。

上述地区是华南内陆地震活动频度和强度较高的地区之一。赣北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沿九江_靖安,武宁_铜鼓,白沙岭等北东_北北东向断裂以及鄱阳断陷盆地分布。1971年以来的中小地震活动空间分布与破坏性地震分布有类似的特点。

地震活动以赣南地区最为活跃,全省75%左右的ML2.0级以上地震,80%的ML4.0级以上地震发生于此。其中寻乌_龙南是地震活动相对最强和最为集中的地区,发生了1982年2月25日龙南5.0级地震序列,1987年8月2日寻乌5.5级地震序列和多个4级左右中等地震。

赣北地区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赣西北,其中九江_瑞昌_德安交界地震活动相对活跃和集中,发生了1995年4月15日瑞昌_九江交界ML4.9级地震。赣东北地震活动则较稀少和零散,1971~2003年仅发生ML2.0~2.9级地震14次,3.0~3.9级地震3次。

赣中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与赣北地区相当,地震活动主要沿石城_宁都_永丰_宜春北西向分布,地震活动水平主要为ML4级左右。赣南地区地震活动强度,频度明显高于赣中,赣北地区,这是江西省地震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

江西省破坏性地震活动时间分布主要在1562年以后,而在此之前有史料记载的1000多年漫长的时间里,仅有6次地震,显然史料记载存在大量的遗漏。1562年以来江西省共发生地震23次,20个有震年份,平均每22年有一次中强以上地震的发震年份。

赣南地区5级以上地震(组)发生时间间隔较均匀。

从1804年寻乌5级地震和1806年会昌6级地震组,1847年定南5级地震,1888年赣州5级地震,1941年寻乌5级地震,到1982年龙南5级地震和1987年寻乌5.5级地震,地震发生时间间隔为41年,41年,53年和41年,平均时间间隔为44年,即5级以上地震具有约44年等时间间隔活动的韵律性。而赣北地区中强地震发震时间间隔相对较长。

1971年以来江西省年平均发生ML≥2.0级地震19次,ML≥3.0级地震3.6次,。ML≥4.0级地震每2年发生一次。地震活动在时间进程上具有两大特点:一是3级以上地震成丛活动,二是地震活动的增强与减弱起伏交替。

地震震源深度资料表明,我省地震发生在地壳中的康氏介面附近,但以康氏介面之上者居多,属浅源地震。

3、地震地质构造环境

江西省大地构造以北东东向萍乡——广丰深大断裂为界,北部是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以南是华南褶皱系的组成部分,是一个经历了多旋回和多期次地壳运动的地区。

晚第三纪末期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以断裂的继承性活动和断块差异活动为基本特征,可划分出鄱阳湖盆地沉降区,赣东北掀斜抬升区,赣西北断块差异隆升区,赣中—赣南大面积抬升区和武夷山断块隆升区等5个地面形变单元。现今构造运动除鄱阳湖等继续下降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以大面积上升为主。

江西省深大断裂发育,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中,大体上形成了东西向,北东及北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断裂。

东西向构造展布于我省的赣南,赣北两地。前者属南岭纬向构造带的组成部分,后者为一区域性的东西向构造。主要有"三南"(全南,龙南,定南)--安远--寻乌断裂带和瑞昌--湖口,修水--武宁断裂带。

北东及北北东向断裂是江西省境内最主要的断裂,规模大,分布广。有石城--寻乌断裂带,赣江断裂带,遂川--万安断裂带,大余--兴国--南城断裂带,永丰--抚州断裂带,婺源--余干断裂带,萍乡--广丰断裂带,宜丰--景德镇断裂带,宜黄--宁都--定南断裂带,乐安--于都--龙南断裂带等。

北西向断裂主要有鹰潭--余干--吴城断裂,黎川--抚州--南昌西山断裂。另外,在会昌--于都,兴国车背,吉安固江,宜春渥江等地断续隐约可见一些北西向线性构造。

北北东,北西向断裂和东西向构造是江西省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尤其是北北东向断裂与北西向断裂或东西向构造交汇的地方,更容易发生破坏性地震。主要构造带的地震活动具有重发性或多发性。

如石城——寻乌断裂带有8次,赣江断裂带有6次,又如赣西北的北北东向白沙岭断裂带,虽然规模不大,却发生了两次破坏性地震。该地区在中国东部属于少震区之一。历史上最大地震是1911年2月发生的九江Ms6.0级地震。因此,这次地震令人震惊和关注,在社会上影响很大。

从整体上看,江西-湖北-湖南北部一带,在中国大陆而言,地震活动水平相对比较偏低,一些大的地震是中强地震为主。就九江Ms5.7级地震而言,构造情况基本上是发生在隆起和凹陷交界的部位,这次发生在瑞昌和九江之间,是九岭山的隆起。

在湖南和江西之间有一个隆起,是九岭山隆起的东部,接近边界带附近,隆起的东面是鄱阳湖凹陷,地震发生在边界附近,靠近瑞昌,在这个隆起上。可能这点相对其他地方来说差异性大一点。

历史上,在江西境内发生过多次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其中发生过5.5级以上地震多次,最大一次为1806年会昌6.0级地震。1911年在九江附近也发生过5级地震,以及1361年九岭山以南的晋安发生过5。5级地震。公元319年在晋安西边也发生了5.5级地震。

从总体来看,这种地震是中等强度的地震,也就是中强震。其中近年来江西南部、北部地震活动相对活跃,1987年8月2日赣南寻乌发生5.5级地震;1995年1月24日寻乌又发生4。5级地震;同年4月15日在赣北瑞昌、九江、德安等三县交界处发生4.9级地震。

江西近年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1987年,当时寻乌县曾有过5.5级地震,这是1949年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破坏性不是很大。湖北和重庆交界处在1865年发生过一次较大的地震,形成了一个天然大坝,现在这里被开辟为地质公园,即小南海公园。

在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省九江市因板块内部地质构造活动曾引起5.7级地震。就历史来看,这次九江5.7级地震是江西地区百年来强度最强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

2011年9月10日晚23点20分,江西省瑞昌市和湖北阳新县交界处发生4.6级地震。据江西地震局新闻发言人11日上午通报 到目前为止没有大的余震发生;江西省副省长谢茹已赶赴震区,安抚群众;震区已经架设流动地震台,可加密和更精确监测地震,震中和震源深度或会有调整。

2015年6月17日21时29分,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北纬29.7度,东经115.7度)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震中距九江县21公里,距九江市27公里,距南昌市119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江西九江地震

历史上江西有过大地震吗?

江西 历史 上是有过的 , 那么江西 历史 上出现过多少地震呢?

江西地势以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少,以九江地震为例,在湖南和江西之间有一个隆起,是九岭山隆起的东部,接近边界带附,隆起的东面是鄱阳湖的凹陷,这个隆起点对其他地方来说差异大,所以地震在其边界发生。

江西 历史 上发生过多少次地震不太清楚,就来说说九江的地震吧。九江在江西省来说处于地震多发区,据相关资料统计,近40年来九江一共发生过30余次有感地震,其中有3次是4.5级以上的较大地震,包括1995年瑞昌4.15地震(4.9级),2005年九江-瑞昌11.26地震(5.7级)和2011年江西瑞昌-湖北阳新9.10地震(4.6级)。

1995年瑞昌4.15地震(4.9级)

上述三场地震,本人都有亲身经历。1995年时本人8岁,那次地震发生在凌晨5点多钟吧,反正天还没亮,睡梦中被父母一把捞起,迅速被抱下了楼房,到楼下时发现全是乌泱泱的人群,大家都在讨论地震的消息,由于父亲是地质工作者,了解地震第一次是最大震级,之后都是余震,但也是在楼下等到天亮,当天好像还停课了一天。

2005年九江-瑞昌11.26地震(5.7级)

2005年的瑞昌地震是发生在上午8点多钟,本人正在附属医院附近从事大学实践活动,由于正在走路没有特别明显的震感,但周围的人都比较恐慌,而且当时通讯信号中断了一段时间,电话都无法打通,后来是在车上听广播才知道是瑞昌地界发生了地震。当天还经历了好几次余震,其中一次余震听到了像是地底下传来的“轰隆”一声,至今还有点心有余悸。

2011年江西瑞昌-湖北阳新9.10地震(4.6级)

2011年的地震发生在晚上9点还是10点钟吧,躺在床上突然发现床和窗子摇晃得厉害,父亲立刻意识到是发地震了,不到5分钟楼下的马路上就汇集了很多人,纷纷不敢回家,有车的把车开到空旷的广场上,很多人都睡在了车上。

以上是本人对3次九江地震的记忆,欢迎小伙伴们补充!

1.南昌古代 历史 发生过的地震

1.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二月、十二月,豫章发生二次地震。最高震级5.1级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西北附近

2.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三十六日,南昌地震。

3.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南昌地震。

4.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七月十八日,南昌地震。5.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十月十六日,南昌地震。震中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南矶乡鄱湖湿地到南昌县蒋巷镇一带。

6.1917年1月24日,南昌地震。

7.1917年2月23日,南昌地震。

8.1917年3月,南昌地震。

9.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1950~1970间),南昌地震

10.二十世纪未二十世初,南昌余震

主要震点 1.飞鸿山(西山,梅岭)一带。

江西省周边市级引起的南昌余震(新中国成立后)

1.二十世九十年代(1990后)九江地区地震,南昌有余震震感

2.2005年11月26日九江市九江县5.7级地震,南昌有强震感及多次余震

3.2008年受四川汶川8.0级地震影响,南昌有微震感。同年有1~2级微地震

4.2009年9月12日晚九江市瑞昌市5.4级地震,南昌有余震

5.2011~2014年间九江市庐山一带小型震,南昌微震感。同时上饶余干一带也地震,微影响南昌进贤

6.2015年6月17日中考间九江市瑞昌市3.7级地震,南昌有震感

平均每1~2九江一带都有地震,佘震到南昌。

在江西赣北九江庐山-九狐山地区是一个地震带,还有赣南南岭一带也是,其中最大为寻乌周边的6.0级地震。

江西省内无大地震带 南昌地壳较稳定据了解,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中国东南部。江西省会——南昌是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唯一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的城市。1000多年来,南昌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地震形势是乐观的。从地质构造上看,南昌市地处欧亚板块腹地,没有活动性断裂带通过,地壳比较稳定。在“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中,可以清楚看到 不论是地震带还是曾发生的较大地震地点都非常“巧妙”地避开了江西。所以地震不大,但预防之心永远不能掉、防震建设与逃生演习不能少!!!

江西会有地震,特别是大地震我感到是个不可思议,且很奇葩的问题。但N年前江西北部靠近长江边,却确实发生过,但震级不大,全省多数地区感觉都没有,不像西北及北方地震,地动山摇大片相邻地区都有震感。

江西没有大的地震,还真要感谢上苍的按排及大自然造物主的恩典。江西自然条件良好三面环山一面面江,就是这个神秘的构造,让江西成为国内少有的地质构造稳定省份之一,所以江西人对地震之说很佰生,有听说也知不是发生在江西,更别说四川汶川等那样大的地震了。

上天都钟情于江西,江西没有理由妄顾不感恩。所以江西应再接再励发展的更好,实现美丽幸福的江西梦。

根据我国地震断裂带分布情况来看,江西所处的板块相对稳定,地层发育齐全,不过江西的地质板块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北台南槽”,北部属于扬子准地台,南部属于华南板块,两大板块在绍兴--古丰--萍乡一线形成分界。北部扬子准地台发育有九江坳陷带、萍乐坳陷带、浙西坳陷带等多条坳陷,而南部华南板块上则发育有武夷褶皱带、罗霄褶皱带等多条褶皱带,换个说法也就是断裂带,断裂带在地质上也称之为地震带,因此 历史 上江西肯定发生过大地震。

没有文字记录的大地震,我们不去揣测,仅说说有文字记录以来江西发生过的一些大型地震(以6级为界)。先说北部,1911年九江发生过6.0级地震,震源位于九江庐山与瑞昌之间,基本属于九岭山隆起造就的板块运动。最近的一次2005年,九江和瑞昌之间又发生过5.7级地震,与1911年的震源大体相同,这说明九江局部地区的地质运动还是相对活跃的,不过这里的地质运动多是板块内部构造运动引起的。

再说说南部,相比于北部,江西南部的地震频率要高一点,特别是赣州地区,基本被武夷山、雩山、诸广山,以及南岭的九连山、大庾岭等环绕,因此该地区的板块内运动也相对活跃。1806年,赣州下辖的会昌县就发生过6.0级地震,另外1982年龙南发生过5.0级地震,1987年寻乌5级以上地震发生过3次,这充分说明江西南部地区,地质板块活跃度要比北部高。

当然还是那句话,与全国省区相比,江西境内并没有特别大型的断裂带贯穿,所以江西的地质结构相对稳定、地震活动水平偏低,与隔壁的湖北、湖南一样,都属于地震少发区。江西境内发生的大型地震多是以中强震为主,且都是大板块内部地震,虽然有一定破坏性,但比起我国西南地区的板块间8级地震,破坏程度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南昌历史上发生过地震吗?

发生过。

据档案记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西省地震活动呈现活跃的态势。先后发生了1982年龙南5.0级地震、1987年寻乌5.5级、5.2级、5.0级地震。2003年以来,先后发生了会昌4.2级地震、寻乌3.5级地震、南昌3.2级地震、德安-瑞昌4.1级地震,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据了解,南昌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地震形势是乐观的;从地质构造上看,南昌市地处欧亚板块腹地,没有活动性断裂带通过,地壳比较稳定。不论是地震带还是曾发生的较大地震地点都非常“巧妙”地避开了江西。

扩展资料

地震后在最短时间内展开自救互救,尤其是家庭、邻里间的自救互救是减少地震伤亡的有效措施之一。震后互救应遵循安全第一,采用科学的方法积极参与互救。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要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坚强的意志;保持理智和清醒,几人同时被埋压时,要互相鼓励,设计方案,得以延生和脱险。

保存体力不要哭喊盲目行动,冷静观察自身所处环境,努力创造可供生存的安全空间,当听到外界有救援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传播求救信号。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地震基本烈度 南昌为全国省会最低

人民网-汶川地震十年了 这些自救知识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