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湟影评博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生活资讯

谓言挂席度沧海下一句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的意思

影评小编2023-03-09生活资讯55

什么是“三平尾”?

尾三平又称“三平足”或“三平脚”,是指七言律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中,第五字应仄而平;五言律句“仄仄仄平平”中,第三字应仄而平,造成收尾三字均为平声的情况。近体诗要求一句之中要平仄错落,但要做到每个字都符合平仄要求是困难的,因此就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即在一句中的偶数字上要严格按照平仄的要求,而对奇数字的要求则可灵活。由于格律诗一般都是在双句押韵,所以“三平尾”都是出现在压韵的句子末尾。三平尾在古人律诗中极为罕见,应该是律诗创作的大忌,五七言律句式对联基本上沿用诗律,故也以三平尾为大忌。

现在一般概念是,格律诗有三平尾是败笔。对知道这个禁忌的人而言,现在习作格律诗,就会刻意地去避开三平尾。

“三平尾”与“孤平”被认为是诗家“大忌”,主要是从诗歌的音律上考虑,如果犯了“忌”,在吟诵时,就会感觉不协调,破坏了诗歌的音律美。看到一种说法 唐诗自李商隐后不见三平尾,宋诗中自陆游后不见三平尾,元明清的格律诗基本没有三平尾。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三平尾为什么不好,似乎谈及的不多。三平尾从何时成为诗人的回避,也不很清楚。

从格律诗的平仄规律看,平仄相错,韵律感成就了韵律美,形成固有平仄格式。又因上下对平仄互粘,一般不易出现三平尾或三仄尾。这样,按理写诗时应无需刻意地回避了。

但是我们检查一下唐代的格律诗,往往会发现一些犯忌的句子。有人做过统计,在全唐诗里,五言格律诗中犯“三平尾”的共256句,占1%左右,七言格律诗中犯“三平尾”的共87句,占0.2%左右。应该说至少在唐代“三平尾”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像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都有“三平尾”的现象。现举几例

***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李白)

渥洼汗血种,天上麒麟儿。(杜甫)

昨日施僧裙带上,断肠犹系琵琶弦。(韦庄)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杜甫)

水槛虚凉风月好,夜深谁共阿怜来。(白居易)

振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白居易)

祥云辉映汉宫紫,春光绣画秦川明。(杜牧)

谓言挂席度沧海原文 东鲁见狄博通原文及翻译

1、《东鲁见狄博通》,作者 李白,朝代 唐

原文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2、译文

去年我们相别,有人传话说您游江东去了。

又说您挂帆东海,直渡沧溟,一路上平安无事,风平浪静。

东鲁见狄博通译文 | 注释 | 赏析

东鲁见狄博通 [唐代] 李白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去年我们相别,有人传话说您游江东去了。又说您挂帆东海,直渡沧溟,一路上平安无事,风平浪静。

注释 东鲁 鲁郡之别称,唐属河南道,即今山东兖州市。如鲁国、鲁中等。狄博通 户部郎中光济之孙,李白的好友。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是梁国公狄仁杰的孙子。江东 长江流至芜湖,呈南北走向,江以东为辽东,即今安徽、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挂席 挂风帆。沧海 此指东海。却来 返回之意。“谓言” 这两句意为 本说渡海,而今返回,当是无长风之故。

鉴赏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运用铺叙手法,讲述诗人与久别重逢的友人狄博通的亲切慰问,突显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别我向何处”、“传道游江东”为李问狄答,增加了诗人与朋友间的相思离别之苦。诗词新颖别致、平淡无奇,又给人以信增亲切之感,似是客套之话而实为肺腑之言。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紧扣上文,拉近朋友之间的距离,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诗人对友人狄博通的关爱之情,嘘寒问暖,无微不至,抒写了诗人对友人狄博通的深切怀念和重逢的喜悦之情。“度沧海”能表达李白凌云之志,“长风”,则形容在大浪袭来时的情景,飘逸洒脱,无拘无束,豪情万丈。诗人运用“长风破浪”的意象来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这恰恰是突显出诗人所追求的人生气质。

创作背景

长风的古诗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处) 《行路难·其一》

(作者) 李白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通 馐;直 通 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 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 一作 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出处) 《关山月》

(作者) 李白

(原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

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出处)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 李白

(原文)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览 通 揽;明月 一作 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 一作 消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日,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思的今日,令人烦忧多多。

万里长风,送走行行秋雁。面对美景,正可酣饮高楼。

先生的文章正有建安风骨,又不时流露出小谢诗风的清秀。

你我满怀超宜兴致,想上青天揽住明月。

抽刀切断水流,水波奔流更畅;举杯想要销愁,愁思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无法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出处)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作者) 辛弃疾

(原文)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译文)

今夜可爱的月亮娇媚千般,你向什么地方走去,悠悠慢慢?是不是天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刚刚看见月亮升起在东边?茫茫的宇宙空阔无沿,是浩浩长风将那中秋的明月吹远?是谁用绳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悬?是谁留住了嫦娥不让她嫁到人间?

据说月亮是经海底运转,这其中的奥秘无处寻探,只能让人捉摸不透而心中愁烦。又怕那长鲸在海中横冲直撞,撞坏了华美的月中宫殿。蛤蟆本来就熟悉水性,为什么玉兔也能在海中游潜?假如说这一切都很平安,为什么圆月会渐渐变得钩一样弯?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出处) 《东鲁见狄博通》

(作者) 李白

(原文)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译文)

去年我们相别,有人传话说您游江东去了。

又说您挂帆东海,直渡沧溟,一路上平安无事,风平浪静。

1